幻灯二

小微企业创业成功案例(企业成长故事【小微企业成长故事】林学军:专研+创新,让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

年42岁的林学军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却异常惊人;16岁时读完初中就辍了学,涉足机械行业;经过26年的行业摸爬滚打后,到现在公司产品已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气动工具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

1起步:从为她人做“嫁衣”到创立自主品牌

林学军从小在路桥长大,他所在的村几乎家家户都涉足机械行业。林学军在16岁时就辍了学,买了几台机器在家里做来料加工。1998年,他在家乡创建了泰田机械厂,专业生产各种机械零配件,为工业领域装备提供零配件。

创业路上总是充满荆棘,作为零配件供应商,随着行业的竞争加剧,市场越来越难做,作为一个非常小的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发货收款受制于主机厂的限制,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风险。林学军暗自下定决心:“我要创立自己的整机产品,将来要把它们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只有自己做产品,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迎接更多可能性,让企业做得更大更强。”

2000年,林学军看到气动工具的商机毅然决定转行,他选定了气动扳手作为研发的第一款产品。作为气动工具中难度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在台州甚至国内都毫无经验可借鉴,他迎来了转行后的最大挑战。公司整个团队加起来只有10来个人,没有技术人员,他们就硬着头皮一步一步自己研究。林学军从国外公司购入几台样品,从产品入手,对其工艺、技术和性能进行研究,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进行解剖。整整两年,几乎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研究工具使用的材料、刀具、量具、装备等相关的工艺,林学军亲历亲为,当时他开着一辆柳州五菱,两年跑了10万公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林学军的付出结出了硕果——产品研发成功,开始投入生产,填补了气动工具在国内市场的空白。当时他们的价位是台湾的一半,日本的三分之一,价廉物美,同时在服务与售后上为客户排忧解难,产品一面市就大受欢迎。

2突破:技术研发与装备升级并举

      2007年,林学军接受椒江区招商引资,将公司总部迁至太和工业区。公司一步步壮大,他开始考虑如何使产品由单一化朝着多元化发展。同年,他在太和工业区设立汽车保养气动工具事业部,投身于新一轮产品研发。2014年公司成功收购一家中型企业,成立泰田集团有限公司,坚持装备投入和管理提升的发展思路,使气动扳手年产销量达到80万台。

任何产品的研发,都离不开创新。机械制造领域的创新,在于技术的更新和装备的提升。由于气动工具的特殊性,常规设备无法满足产品生产要求,于是需要特制装备来实现产品所需精度和品质,作为团队的主导者,林学军一直致力于装备的研发、改造和提升,而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从技术讨论到出图纸,试制,再到调试,整个周期往往需要3到5个月时间。更严峻的是,很多时候理论上装备已经达到了要求,但是实际出来效果不行,又得从头再来。只要稍不注意,一点小小的技术故障都可能造成产品精度不够,有时是因为机床自身问题,有时是工装略有偏差,一旦这些情况出现,就意味着前面几个月的努力全都白费。

除了时间上的耗费,装备的研发过程还伴随高昂的资金投入,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林学军的理念是,如果成果是99分,宁愿重新归零,推倒重来。林学军记得,有一台装备大概经历了近十次报废才得以成功研制,历经5年的时间,花费上百万元,才实现了批量生产。

泰田集团始终将技术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打造勇于创新的技术团队。目前拥有研发人员60多人,并先后组建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装备研发中心。目前,团队已自主研发油压脉冲扳手、转矩控制型螺丝起子、节能压缩机等高端产品,打破长期被国际品牌垄断的局面,获得20多项专利,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3提升:推进精益化生产,实现产品升级

传统制造业如何通过创新驱动迈向智能制造,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2007年开始,泰田集团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并通过机器换人稳步推进装备自动化,实现产品升级。

泰田集团花了2000多万元从奥地利引进了全自动渗碳淬火生产线,它实现了人机分离,操作更安全。“以前在生产中因为人的因素造成质量极不稳定,比如不及时进炉,不及时出炉,造成原材料组织的一些变化,一旦出现问题每炉保费的产品价值3-5万元人民币。通过设备的全自动化升级以后,没有出现质量事故”。热处理生产线线长周勇说。

引进精益生产后,产品都在同一个车间的生产线上一气呵成,这样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报废率降低。在人员管理上,公司规定流水线上的操作员不得随意调动,每个操作员都严格按照生产程序和生产工艺做好上料、下料、放置三道工序。操作简易上手,每个工人只需要培训3天,学会上料、下料以及打检测报告就可以上岗了。机器换人也降低了车间的用工需求,实现自动化生产之前,车间通常是每个工人操控1台设备,而如今一个工人就可以控制5至10台设备,效率大大提升。装配制造部设有物料短缺和质量异常报警系统,每一台产品都要通过流水线进入检测区进行性能检测,确保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2014年,泰田集团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同时机器换人也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4未来:打破国际垄断,掘金高附加值领域产品

“干实事,做小事,干就要干好”。这是伴随林学军成长的座右铭,也是他一持秉持的原则。“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贸然转行,但其实这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慎重考虑后的决定。做气动工具虽然前景光明,但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去把每一件事做好。”林学军说。

说起未来的打算,林学军心中已勾勒出一幅蓝图。“这19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制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投入更多人力精力,冲破国际垄断,递增人均产能。”林学军说,自己的初步打算是在原有汽车维修气动工具事业部的基础上,再设立工业(装配)气动工具事业部和螺杆压缩机事业部。

接下来,公司将着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并成立产学研培训中心,作为储备干部的孵化基地。“这个中心将配备资深技术人员,对统招进来的大学生进行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后,再根据他们的性格、兴趣、特长、技能掌握情况分配到合适岗位。”林学军说,公司将会以最快速度建立该平台,预计每年在该中心投入300万元,用于培养技能和文化兼得的年轻人。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为了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开展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

从8月份开始

本公众号每周推送一篇企业成长小故事

与大家分享创业经验

这是第十一家企业的成长故事

他山果业:从日售几十单到淘宝销量领先

刀尖上的“舞者”:神钢赛欧科技徐炳坤

新睿电子:“机器换人”时代的领跑者

得乐康:绽放在旷野里的报春花

管敏宏:便洁宝要做中国智能马桶的标杆

陈丽敏“赶海”记

飞鹰鞋业:插上质量和品牌双翼 做展翅翱翔的“雄鹰”

德质兼修 紫风铃的20年品牌创新之路

林君生:从闯关东的补鞋匠,到年产值2亿元

丰立:国内小齿轮行业的领军者

动动手指把赞送给奋斗的创业者们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