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帮我放一下孩子成长的一百个故事(孩子成长故事“从出生到独立”,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完整故事)

文:刘亮我们的新书《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终于上架啦!说起来,这本书的出版于我而言确实有特殊的意义。记得2020年七八月份,在我的第一本个人著作《父母做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出版后不久,有好几家出版社找过我谈出新书的事。“我还能写些什么呢?”这是当时我给所有找我的人,还有给自己的一个问题。对啊,在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好不容易写完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之后,我还有什么可以写的呢?“写青少年心理问题啊!这是现在大家都关注的大热点”,当时不少人给我建议。然而,当时的我也不知为什么,就是提不起动力去写。虽然我知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确实是当下热得不能再热的话题,虽然平时我的大部分来访者都是青少年,虽然我手头上就有大量现成的资料,但我就是没法让自己动起来。直到2020年下半年的时候,在一次学术会议里,孟馥老师召集我们几个同道搞了一场围绕家庭生命周期的研讨会。在那场研讨会里,姚玉红、张翔、沈世琴、李闻天和我,我们在孟馥老师的“统筹安排”下,每人“认领”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包括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各自讲解了个体及其家庭在这些重要阶段里应该做的事情。

而当时我认领的就是青春期(13-18岁)这个阶段。一是因为我手头上有大量关于青少年的临床和研究资料,二是因为我认为:青春期虽然是个体一生中最动荡,和家庭冲突最激烈的阶段,但同时也是最丰富精彩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上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他们开始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对世界和他人的一套看法。他们看似固执任性,但却同时充满可塑性。他们有时看上去沉闷不安,但却也同时充满活力。他们看似放荡不羁,我行我素,但却也充满同理心,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异常敏锐。而我平时也很喜欢、很享受和这些青春期孩子们的谈话,因为我既能从他们身上体验到我曾经年少时的青春回忆,也能借他们的眼睛看到我年少时体验不到的,专属于他们这个年代的独有精彩。也正是在那次研讨会后,我们启动了《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这本书的出版计划。记得当时孟老师好像是在我们的讲者群里说了一句:“咱们争取把研讨会的成果进一步扩大”之类的话。说实话,当时我看到这句话内心好像并没有立刻出现很强烈的激荡。然而,有趣的改变却在慢慢发生,我之后居然开始整理手头上和青少年心理相关的资料,为这本书的写作做准备。之后在陈发展、王继堃两位加入后,我们大家便很快投入到了这本书的写作中。

现在想来,我当时之所以没有独自出一本专门讲青少年心理的书,其实是因为我内心一直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此刻所做的、所感知的每一件事,不仅和我们当下正在经历的事件相关,也和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前后相连。换言之,要谈青春期,不能只关注青春期,我们还需要把青少年当下的行为放到他们经历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去看待。比如,一个看上去情绪难以管束的青少年,如果把他的生命时间轴拉回到童年期,可能会发现他有一对同样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如果再把他的时间轴往回拨一拨,可能还会发现他在婴幼儿期曾经被养育者忽视或虐待。带着这样连贯的视角,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为何当下会是这样,以及将来ta可能会变成怎样。这样我们的看到的关于ta的故事,才是相对完整的故事。所以,如果仅仅只是写“春期的故事”,在我看来那是一个不完整的故事这或许就是为何当时孟老师一召唤,我就在行动上立即应召的原因之一吧。现在想来,能和大家一起完成这本书,就像是我们一起写了“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完整故事”一样在这本书里,大家可以从个体心理学和系统家庭治疗双理论角度,跟着各位作者通俗易懂的语言,去理解孩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要经历的挑战和改变分别有哪些,也能知道家庭应该做哪些相应的调整去支持孩子的成长。换言之,这本书讲述的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故事,而且还是家庭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家有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父母们,或许多多少少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点领悟、一声共鸣、一丝感动、一点新意和一股希望。那我就先不剧透了,赶紧来看这本书里究竟讲了些什么吧!目前这本书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站均有售卖。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