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豆芽的故事课程案例反思(幼儿园成长故事惠城区诺亚舟惠外幼儿园微课程故事--小班《豆芽成长记》)

惠城区诺亚舟惠外幼儿园微课程故事--小班《豆芽成长记》

课程缘起

一天午餐有豆芽菜,玉函说:“老师,我不吃豆芽。”钧浩说:“我妈妈说豆芽菜有营养”,洢宁说:“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昕宝说:“我妈妈说过,豆芽是豆子发出来的”。一群小朋友都被吸引过来并纷纷讨论开来,既然大家这么感兴趣,不如让我们一起开启豆芽成长记探索之旅吧。

课程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其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经验源于生活。”小班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强,对某种事物很感兴趣。对于幼儿好奇的豆芽开展一系列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兴趣爱好和强烈的探索欲。

经验铺垫

首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尝试生豆芽,让幼儿观察发豆芽的过程,并用涂鸦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大家来园一起分享。

豆芽成长的观察与探索

第一天

一、挑豆子

静怡说:“妈妈说要把坏的豆子挑出去”。

楷涵说:“外婆说如果有坏的豆子会臭的”。

洢宁说:“妈妈说不能用转基因的豆子会不发芽的”。

二、泡豆子

钧浩说:“妈妈说绿豆要用开水烫一下,黄豆用冷水泡就可以了”。

猪猪说:“我妈妈说要给黄豆施点肥,增加营养”。

玉函说:“泡好后要把它盖上被子”。

豆芽成长的观察与探索

第二天

换水

小朋友早早来到幼儿园,放下书包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看豆子,揭开面纱,哇!豆子胖胖的啦,真的变样了。老师我们赶紧给豆子换水吧!开始换水模式...

子琪说:“妈妈说豆芽喜欢湿湿的环境,每天都要早晚都要给它换水,才能快快长大”。

豆芽成长的观察与探索

第三天

长出小芽了

豆芽会变成什么样呢?

有没有长大呢?

在孩子们的细心照顾下,一颗颗豆子都发芽了,白白的小芽真可爱。

孩子们每天轮流给豆芽浇水,小豆芽越长越高,冒出绿绿的脑袋啦!

豆芽成长的观察与探索

第四天

换个舒适的家

牧洵说:“老师,我的杯子已经装不下豆芽了,能换个大的东西装吗”?

伊一说:“我的也是”。

很多孩子都发现自己的容器已经装不下豆芽了。

原先豆芽的家太小了,豆芽长大了已经住不下了,于是我们给它换一个舒适宽敞的家,让它更好的长大!

换个舒适的家

给生活加点甜

反思与总结

通过第三天第四天幼儿对豆芽的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这一现象很感兴趣乐于探索,在观察豆芽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其明显的特征变化,黄豆比绿豆大、绿豆芽比黄豆芽长得快、长得长,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原先的豆芽已经容不下豆芽,知道要给豆芽换地方,激发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专注力和独自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丰 收

周一早上,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来看豆芽,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豆芽长好了。

语斐说:“豆宝宝变成了长长的豆芽啦,豆芽密密麻麻的”。

星航说:“就像许多的兄弟姐妹抱在一起,心连着心,永远不分开”。

萌萌说:“快看,豆芽越长越高了,所有的豆子都已经脱去了外壳”。

哇,种子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思考与反思

为了幼儿能更好的记录豆芽的成长,于是设计了《豆芽种植观察记录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目前只处于涂鸦阶段,幼儿只能用简单的涂鸦方式表达出来。

收 获

分 享

把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给老师们,然后我们一起美美的品尝着香香的豆芽!

思考与反思

对于怎么种豆芽这个问题幼儿各抒己见,虽然幼儿关于种植的实际经验不怎么丰富,但幼儿的前期铺垫经验有一定的基础,讨论出种豆芽的步骤,并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实践中幼儿发现怎么种豆芽跟换水的时间和容器有关,还利用生活经验让豆芽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使得种植的豆芽长得更高更长,幼儿遇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成功种植了豆芽,丰富了自己的种植经验。

陈鹤琴先生提倡“活教育理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教材,孩子适合在这样活的环境中学习,这是我们班幼儿第一次种植豆芽,虽然种植经验比较少,但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基于儿童本体,在“活的环境"中对“活的内容”进行一次次的探索,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思考,运用“活办法”解决问题,寻找结果,积累新经验,让幼儿的学习回归大自然,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成长!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