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分析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对女性成就动机产生的影响(一个女m的成长故事一个女孩的性启蒙故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

爱情是往返的梦境,情色天然。可以穿越生死,可以冲破伦理。有生之年若等不到你,那我就以死来殉你。待来年花开,你再以生来赎我。《牡丹亭》传情绝调,世间男女置若罔闻。

游园那天,杜丽娘像往常一样麻木的做着顺民,除了跟着个迂腐的老先生读书,就做着深闺自持的大小姐该做的女工,百无聊赖。丫鬟春香说“小姐读书困闷,怎生消遣个?”"春香,你教我怎生消遣那?""小姐,也没个甚法儿,后花园走走罢。"

孟夫子说的好,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放心”。虽然生在程朱理学的时代,偏偏青春期就是如此叛逆、如此怀春、如此的多愁善感,终究是"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像个怀才不遇的书生,没有伯乐来欣赏,只觉春色恼人。这一点倒是与她未曾谋面的远方恋人,不谋而合。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荡春如线。"女人的心性啊,真是矛盾,刚刚还闲春恼人,却又看见艳阳下空中浮起小虫的游丝,顿时又不觉得那么寂寞了。梳妆打扮一番,却又失落起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明明有一颗妖艳的心,却偏偏要被爹娘关在这深闺,无人知无人问,曼妙容颜,何止浪费。有花堪折直须折啊,好怕无花空折枝啊...

看着这园林的百花像弃妇一般、像她一般,无人欣赏。亦嗟叹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一段在百年后的《红楼梦》二十三回,黛玉同样的产生了共鸣,不仅点头赞叹“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再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时赞叹道: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使我感慨缠绵、心动神摇、乃至如痴如醉,站立不住,干脆在山石上坐下来,细品曲词,不禁‘心痛神痴,严重落泪’。

朋友说:这样的感情,我们现代人也许体会不到,当代人热爱唱歌就去唱了,热爱肉体就去尝了。我想,到也不尽然,这样的感情也类似像等着某个人的爱,期待着一个真正心爱的、适合的人出现,才能了却幽闺自怜。这个人并不是过尽千帆后才能选择出来的人,而是深刻知道不喜欢什么,拥有了宁缺毋滥的勇气后,才能选择出来的人。

少女的秘密花园,就像被禁锢的囚牢。无形中被父母洗脑、被社会道德而束缚,置于内心深处。可是谁又能完全的置于心中而不外漏呢?心中渴望美好才爱好天然,爱好天然才赞叹天然:“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䕷外烟丝醉软,生生言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所有感官上的美好都能捕捉到,只有敏感的人才会感叹世间一草一木的美妙,但懂得世间美好的人皆是情怀重于现实的人,都会被看作是异类。可悲的是,那些注重现实的人,才能左右世界的走向。那些醉心在争权夺利的欲望都市之人又怎会有闲心欣赏这天然的美景。正如杜丽娘所说:“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惊梦那日,杜丽娘醒来又羞又喜,像每个初次做了春梦的少年般,在脑中拼凑着梦中的点滴。积压的渴望早就将她凝脂般的身体熬成一把干柴,遇见他便不可抑制的燃烧。

梦中,从园子的一头偏偏走来一个英俊书生:“小姐,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恰好花园内,折得垂柳半折。你既通诗书,可做诗以赏此柳枝乎?”好唐突的男人.“这生素昧生平,何因到此?”低眉信步间,她偷看了一眼,不慎撞上了四目相对。这生的眼神太炙热,惹得她怯生生的回避。女孩眼神的躲闪,不是因为不在意而回避,而是怕内心的翻江倒海被人识破。书生大喊:“小姐,咱爱煞你哩!”她并不怪罪这厮的冒昧,欣然的跌入爱情。

他伸出手来向她发出邀请:“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美人儿,你正是我寻觅的意中人,而你却在深闺自怜。来,我们去那边说说话吧。杜丽娘半推半就的跟他走着,也许女孩的半推半就就应该是欣然顺从了吧!虽然知道是套路,但也管不住自己含苞待放的心。书生接着说:“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胡山石边。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 揾着牙儿苫,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云雨后,她向仰望星辰般仰望着自己的完美情人,书生柔声道:“这一霎天留人便,草籍花眠。小姐可好?则把云鬓点,红松翠偏。小姐休忘了呵,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恍惚间,只听得他说:“姐姐,俺去了,你可十分将息,我再来瞧你。”即便是一场梦,也那么的惹人动情,热情还在体内未散,你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失落袭来便要了杜丽娘的命。“忽忽花间起梦情,女儿心性未分明。无眠一夜灯明灭,分煞梅香唤不醒。”

死后第三年,她的梦中人——书生柳梦梅,在赶考途中贫病交加被杜丽娘的迂腐先生救入梅花观。就算是生死相隔,命运也会将他带到你面前。 在很久之前,书生也做过一场梦,梦里有位美人儿,轻唤着:"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正因如此,书生更名为梦梅。 命运生来就踏于足下,我们只需怀着勇气等待。

穷极无聊间,他走入园林,在太湖石缝里捡着一匣子,匣里是一位女子的春荣图。"成惊愕,似曾相识,向俺心头摸。"在帧首之上,还有一排密密的小字:"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不在梅边在柳边,这不是我的名字吗?难道是在说我吗?有时候爱情不是因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了才看到。

这排密密麻麻的字,像一把尖刀深刺入柳梦梅的心里,他坚信与画中人注定的姻缘。"美人,美人!姐姐,姐姐!向真真啼血你知吗?"她听见他的呼唤,每一声都牵动着她的心。夜晚,她的魂魄走入他的厢房。书生问了几句,便留下了她。想来也是,即便是魂魄,也不失为一次艳遇。哪个男人能抵挡的了呢?"奇哉,奇哉,人间有此艳色!夜半无故而遇明月之珠,怎生发付!"

几日鬼混后,看到墙上挂着自己画像的杜丽娘,终于向他坦露"前日为柳郎而死"。而柳郎也不顾触犯法律,义无反顾的为她开棺,冲破重重阻碍的杜丽娘“今日为柳郎而生。”

“姻缘诧,姻缘诧,阴人梦黄泉下。福分大,福分大,周堂内是这朝门下。齐见驾,齐见驾,真喜洽,真喜洽。领阳间诰敕,去阴司销假。”

最终二人合欢,柳梦梅高中。以前的戏,看不到考状元是不肯散的,情节随俗套,但也成就一番佳话。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构思多年的《牡丹亭》终于完稿,从明末一直延续到整个清代,文人学士案头无不置一册,尤其被深闺才女所推崇。算是女性意识的经典读物,书中强调女子追求情色满足的正当性,也宣扬女性之才智与领导能力不让于男性。虽然《西厢记》与《牡丹亭》,皆为传情绝调,但《牡丹亭》的情已不再是热恋着的儿女和封建家长的冲突,而上升到了以情抗理的层次。

文章有限,猫宁只是把五十五出中的两出《游园》、《惊梦》讲了讲,又略带了一点事后发展,但没讲到的还是多数。如果你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些许《牡丹亭》的魅力,就去看看原著或者进入剧院看看昆剧吧!白先勇说昆曲是“百戏之母”,《牡丹亭》则是“昆剧之母”。这么经典的作品一定要安利大家。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