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排屋的好处与坏处(自我成长故事在排房院长大的岁月里一一我的回忆录(续))

记录在本篇中的感悟:

所谓的《在排房院长大的岁月里一一我的回忆录》,实质上是我的自话自说(自言自语)的载体。

苏格拉底说过这样的名言: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没有搞清楚自己前,就去世了。

我给自己的回忆,找了十二条理由。总结起来就是要学会自爱!而其前提是:自己关注自己;自己审视自己;自己要探索自己。我回忆中的人丶事丶情,就是围绕这一核心前提,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历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情感怀,可以行宽容。从而在不断的增长的见识中,让自己的思想认识丰富起来;让我在接人待物中谦和起来。所以文中的每个家庭,只是引发我感悟的一个参照物。而无什么生活原型可对号入座之考证。

二0一0年至一三年我常回家,帮助行动已不便的父亲下楼锻炼。在乘车途中,我读了两遍《白鹿原》。并对一些刻画人物的章节反复品读。之所以爱不释卷的原由:一是通俗易懂。象我这没文凭的人,读《红楼梦》费力费神又费解;二是有亲近感。书中描写的农耕年华,印证着我儿时的记忆。其成年人的生活情景,不是亲身经历,就是耳闻目睹过;三是书近代史并略写了建国后及"文革",引导我对照自己的成长经历。读《白鹿原》让我对人性的认识获益匪浅。

《人间正道是沧桑》丶《人世间》两部电视剧,让我从多维(丰满、立体、客观丶全面》角度审视人间百态(但总感觉不如读原著,臭们来到我身边就没时间无精力了)。所以说回忆排房里一幕幕的喜怒哀乐,使见怪不怪成稀松平常事一样。也让我确立了养老的指导思想为:谦和丶宽容丶知足丶自乐!

自己关注自己,让我想起两个河北籍的家庭。他们各自把次子丶次女留在原籍的农村,不知为何家的长辈实现“顶门立户"的夙愿。在小农意识里,此举虽不光彩,可不失"亡羊补牢”之功用。

我也曾是此类“候补”人选。但被父亲明智之举,让我永别“面对黄土背朝天”之命运。儿时我两次看到,这已能独自出门的男女,来排房探望亲生父母。他们穿着得体,也洋溢着少年之快乐。现在想来同为五零后,他们在农村生活的再富足,恐怕也比不上我手握养老金而活的安稳自在吧…。

人在社会变革中,一旦被传统观念所禁锢,必然会作出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滑稽事来。我在太原也能看到,越是钱财多的家庭,重男轻女的言行越荒诞。“招女婿”不成,便在孙辈上改姓,以似延续香火而家财不外流。殊不知,姓氏就是个可随时更换的符号。我的基因是刘家的血脉,可身份偏要盖上郭姓的章…。

感恩父母,就是追寻快乐!怨恨父母不仅与事无补,还会道德伦丧…。

自己审视自己,就是在找回本分的我。富家滩站行李房,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且奇人异事迭出而方显英雄本色。眼下若用臆测来解读这奇葩人事,在按需分配的年代,行李房就是个用来交换价值的商场。去的各色人等为利而往;守株待兔的行李员,在不断的偶然中算计着就有了谋利的必然。天时地利成就着头恼灵活丶工于心计,又一心想要改变生活困境的人。这本也无可厚非。

我在介休也赶上了托关系甩车皮,揽工程如此等等的明正言顺挣外块的燥动;也常听到不受邀的频频的酒局。我自岿然不动或淡然处之,便是自知之明。你不是那商海中的弄潮儿,你守着本分就是守着自己的福份!

《朋友马金樑》是我以悼文告慰亡灵!若金樑的儿子看到了,我希望提示他们追寻父辈的荣耀铭记并续写家史;若金樑事业上的朋友看到了,他们也会在顾念旧情中更全面的了解金樑。

我之所以把这粗浅的回忆发到圈子里,是想得到高人的指正。如四排住着的孟振雷(建国前村里的武委会主任,退休待遇高于一般人)的长子的小名,被我误叫成大女十几年,他结婚后也这么答应着。这不被邻居老弟纠正为叫蛋泥。谁不如拉儿,狗喜子(狗都喜欢的孩子),二狗子那样叫小名,就知其父母的心愿,但还愿事的真象才能正本清源。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