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成长故事200字左右(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年度精选 | 这八个世界名人成长故事,给我们带来太多人生启发、教育思考 ...)

橘子:初四快乐!过去一年,每周二我们都会和大家介绍一个人物,真实的人,或者影视剧里有意思的人物。通过观察别人的“成长故事”,得到有益于自己的启发。
第三期年度精选,橘子选了人物专栏传播面比较广的8篇文章。趁着假期,停一会儿,看看世界上各式各样的人生,或许会发现:人的活法,原来真是多种多样。想明白了这一点,也许有些事就不会那么纠结。
儿子是顶级企业家,这位母亲说:
我很忙,你的人生自己负责!
前段时间马斯克(Elon Musk)又火了一把—彭博社发文称他以1950亿美元身价成为世界首富。虽然后来《福布斯》发文说“还不是”,但是他非常有钱真的是事实…去年,在大家被马斯克SpaceX公司载人火箭发射成功刷屏的时候,我们就深扒了这位牛人。


他光芒耀眼,却以悲剧收尾,
或许还是要看看他的原生家庭…
我们还和大家介绍过另外一个“别人家小孩”的故事。这个故事,读到最后,蛮让人唏嘘的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谢家华,英文名 Tony Hsieh,关注财经新闻的大概知道他的事儿。

我们发现,最后也许还是和原生家庭有关…
也许有特殊才能的人,想法、活法就跟普通人不一样。也许,所有的人类也都一样,渴望爱、渴望温暖、害怕孤独 ... 这些东西,是无价的,和金钱、成功无关。

遇到这样的父亲,一个儿子当了总统,
一个却丧失了生活信心…
回顾去年的热门事件,美国总统大选应该榜上有名。在大选那段时间,我们除了日常吃“瓜”之外,顺带也多了解了一些特朗普的“身世”。有个PBS四年前拍的纪录片很有意思,叫 《选择:希拉里 VS 特朗普》。

在这个严厉的父亲、好勇斗狠的弟弟特朗普主导的家族中,跑偏的哥哥活得实在有点苦。
有人说:家庭教育有时候是有用的,有时候是没用的,还有时候是会适得其反的!这和教育方式有关,也和每个人的内在天性有关。
遇到了老弗雷德这样的父亲,天性相符的特朗普如鱼得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对于天性相反的哥哥弗雷雷二世来说,人生活成了一场悲剧 ...

左为哥哥弗雷德
做了爸妈的人,只要有点精力能力,都会把孩子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去对待;然而,这个过程中多少会有点疑惑:我全心付出、努力“鸡”娃,有用么?
这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畅销书《教养的迷思》里给了回答:
她认为一个人的人格不完全由家庭的教养所决定
她认为,一个家长,不应该为子女想得太远,太多。为什么?因为有很多很多事情实在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
这个观点,一直有争议。不过,特朗普和他哥哥的故事,好像也的确在说:就算是同父同母,就算是相同成长环境与教育方式,两个孩子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特朗普的事儿大家比较熟悉,本文会重点讲讲他哥哥 ...

特朗普说他是班上最差的学生,
这位“学渣”的故事能为你减几分焦虑…
既然说到了特朗普,就不得不提他的竞争对手,也就是现任的美国总统拜登。回顾去年11月份美国总统大选那时候,虽然我不是非常关心美国政治、谁当总统,但是当时看新闻时一句话还是“刺激”到我了。第一轮辩论时,特朗普和拜登争论谁更聪明.....特朗普指着拜登说:你是你班几乎成绩最差的学生,别在我面前提“聪明”两字。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那时候她刚从首相位置上下来,和记者聊自己成长、教育、职业生涯,看了这篇还有她的其它演讲、访谈、传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反反复复出现的这个词:原则 Principles…她的人生信条、治国信条里,满满的都是“斩钉截铁”的“原则” ...比如,在她看来,有“不为所动的原则” 是第一领导力。现在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想想孩子的班级家长群 ...),如果我们养孩子没有一些条条框框的原则,真的会很难拥有不受干扰“心灵之安宁” 。这里就和大家安利撒切尔夫人这么一个从小到大,依靠“原则”生活、工作、治国的人 ... 体会“原则”的力量。点击阅读故事全文NO. 7我是妈妈,我要拿诺贝尔奖我还要幸福家庭 ...聊到女性、母亲,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关心“职场妈妈”这个群体。我们分享过一个女性“事业和家庭两全其美” 的故事。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女科学家,一位是来自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一位是本篇文章我们“八卦”的主角,美国伯克利大学教授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 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左)和美国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 Jennifer Doudna,右)因在“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做出变革性贡献而获奖。Doudna和我印象中那些诺贝尔奖得主的画风不太一样,她不像是一位整天待在实验室的科学家,神采奕奕的模样,更像是电影明星 …一打听,Doudna 并不是“了无牵挂、孤身奋斗”的女强人。出生于1964年的她,今年56岁了,有一个相识29年的老公,还有一个17岁的儿子,明年要上大学了…我很好奇,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位女生好像很幸运啊,在科学领域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也有一个和谐小家,活成这样,也真是让人羡慕了 ...要成就,也要家庭,真的是不可企及的么?至少在詹妮弗·杜德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于是我们搜集了不少国外资料,试图发现她兼顾事业与家庭的“秘诀”。总结下来,有三条,非常清晰,感觉能给所有女性以启发。明智地选择婚姻伴侣…
崇尚简单生活,并对生活充满热情
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不断寻求突破
点击阅读故事全文NO.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