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亲子教育故事(孩子的成长故事范例一位清华学子的幼年成长亲子故事案例分享)

个人简介:

小吴同学,1992年出生于贵州的一个小山村,2010年考入清华大学,2017年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毕业时荣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起起航奖金奖。

幼年成长回忆:

小时候父母要早出晚归干农活,主要是姐姐们照看我。晚上,妈妈和姐姐们负责做饭喂猪;爸爸和我做游戏,并给我讲诸葛亮、毛泽东、薛仁贵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上小学之前,爸爸就给我买了小作业本和铅笔,提前开始学写阿拉伯数字。一年级第一学期,我的语文和数学分别考了三十和四十多分,但没有受到责骂,反而被鼓励到比同村的只考几分的小姑娘要厉害。在这期间,我觉得以下几点帮助较大:

1.相对充足的营养。早些时候生活困难,但爸妈坚持让我吃上一日三餐。

2.自由探索的空间。小时候是我姐照顾我,只要没有安全风险,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周围的事物。

3.父亲英雄主义情节的影响。父亲很崇拜历史上的英雄,讲起故事来很生动,小时候最喜欢听他抑扬顿挫讲故事。这种熏陶让我也觉得自己就是与众不同的。

4. 独立思考的空间。后来等我稍微大一点了,姐姐也要开始帮忙干一点活,我就自己一个人玩,在此阶段我觉得获得了独自思考的能力。

5.正向的心理暗示。在学习上,我没有因为学习不好而受到惩罚,基本都是类似“你本来就应该很好,要继续保持甚至要更好”这样的暗示。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有爱的家庭,孩子拥有家人给予的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是正能量的爱和以孩子为本的爱。考试分数的高低都不会改变家长对孩子的爱。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其乐融融。孩子不仅享受着无条件的父爱和母爱,还得到姐姐的疼爱和关心。在家庭经济有限的情况下,家里尽量保障小吴成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这也是父母做得很好的方面。

美国教育专家查普曼指出,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爱的容器。只有当爱的容器盛满时,才能确保孩子的身心灵的健康发展。查普曼还说:你可能很爱孩子,除非让他/她感觉到,否则不是真爱。小吴同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来自家长和姐姐的爱。无条件的爱让孩子自尊自信地长大成人。

孩子拥有充分自由探索和发现的时间和空间。这恰好体现了英国著名怀特海关于教育节奏的论述。幼年处于生命大周期的浪漫时期。浪漫时期需要各种各样的刺激和体验,去激发孩子的智力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同时,把时间交给孩子也体现了教育留白的重要性。家长不能强制性地填满孩子的课外时间,把孩子变成流水线上的劳工,不能思考,不会思考,也没有机会思考。

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值引发了孩子的自我实现预言,也就是让孩子自己的预期成真。这样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帮助孩子“心想事成”完成由内在的信仰转化为外显的行为。自我实现预言是20世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来的。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积极正面的肯定和期望对孩子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小吴的爸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他讲英雄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就目睹伟大与崇高,这对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存高远以及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影响。怀特海曾经说过:如果不经常目睹崇高伟大,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英雄人物作为榜样,对幼儿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总之,小吴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他的家庭为他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于其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他从小被爱包围着,并且这份爱是无条件的、正能量的以及人本中心的。他还被给予了激发惊奇的机会,在家长的信任和期望中,逐步地走向了预期。经常性地接受榜样的熏陶,潜移默化下,不断地按照榜样的形象塑造自己,最后成就了一位清华才子。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家长的觉醒和促进家长的领悟。在家长的觉醒和领悟的前提下,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也是普通家长都可以做到的。当然,亲子养育需要家长长期的心力付出和坚持。

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是家长最有价值的投入。我们关爱孩子的幼年就是投资我们的老年。希望家长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今天的用心陪伴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有能力有孝心地对我们说: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