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音乐学家贝多芬简介图片(贝多芬成长故事好文分享|学音乐的你,一定要看看贝多芬的故事。)

为什么在主题中把音乐学者的教育和作曲家贝多芬关联在一起?通过下文作曲家贝多芬少年时期的生活与学习的描述反响到现代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首先要提到的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他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他是一个碌碌无为、嗜酒如命的人。

他的父亲经常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和气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长孙的音乐才使老人感到些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

善良的祖父在小贝多芬3岁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钢琴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

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

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一直喝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像一个神童父亲,于是谎报了他的年龄。

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

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像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通过了解作曲家贝多芬的一生,我想让音乐学者和他们的家长们知道,当音乐者在降生的那一天起,家长们是如何为孩子规划未来的?在我学习音乐的这20多年我看到的一些教育模式是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攀比,那么攀比什么?

他们首先在攀比双方家庭的孩子在降生那一天起谁能在最早的时间开始学习音乐,比如:钢琴、声乐、弦乐类、古筝等;那么第二个攀比就是所谓的哪个家庭的孩子学的艺术特长多?接下来攀比之路和“竞赛”之路就成了孩子们痛苦之路的开始,家长在盲目的、在没有认真观察与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时就以一种急躁迫切的心开始了孩子幼年时期的应试音乐艺术之路。

在孩子精神最压迫的时间段中,盲目的家长们逼迫着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等级考试、给孩子一种更大的压力。我想说家长们,您让孩子这样去学习或者说这样去让他们把那么美好的音乐世界就这样一点一点、一层一层的破坏了。

音乐的美好往往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中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引发灵感的桥梁,也是一种在孩子伤心难过时的一种精神寄托。那么就这样把他们唯一能觉得是放松的、愉快的爱好或者喜爱的方式打破了,那他们这一生或者他们从起点开始时就会存在顾虑和压抑。

那么如何能让音乐者、幼年时代的孩子们愉悦畅怀的学习音乐?如何能让家长们通过与孩子的正确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怎样发掘孩子们所存在的音乐天赋和后天学习音乐的特征?因为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由家长的格局、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那么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是物理环境,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作曲家贝多芬都没有在这两种环境被满足,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在拼搏与这种不良环境在做的斗争,那么我们的家长是否知道了或者说了解了这样的情况会由此改变一些给孩子在教育和生活中的环境呢,如果孩子在一种温欣舒适的环境中感受美好的音乐学习,从内心喜爱音乐的一种方式去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是在艺术与生活中多么和谐的一种方式。家长就不会出现下了班之后与孩子在家里做无意义的“斗争”、做无效的“教育”、做无效的“指责”。

家长在赞美和鼓励是才正面教育原则的体现。卡耐基成功的教育秘诀就在于善于鼓励人、乐于赞赏人、营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氛围。人性中最深切禀质是赏识的渴望,鼓励和赞美属于力量,属于生机,属于希望。这也是西方的心理学家们所提到及赞同的教育模式。

提到西方的教育,说到音乐艺术方面。中西方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受其影响,中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必然不同,因为音乐是特定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的产物。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族、地域的差异,会让音乐艺术存在差异。就像不同语言之间语法、词汇的诸多差异,中西方音乐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

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究其原因,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根本在于中西方人们的宇宙观、世界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塑造成型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具体来说,则是中西方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就是哲学体系上的差异,中国的哲学体系经过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诸多哲学派系长期作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一般是“砌砖式”,即越加越高,越加越长;然而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却是“细胞分裂式”,即越变越多,越变越长。

我国在近现代基本采用的是国外的一些音乐教育方法和内容,并在1952年教育部颁行的教学计划中规定音乐为中小学必修课。为了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1989年国家教委设立了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后改设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这是我国第一个主管艺术教育的职能机构。1989年,国家教委制定并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有关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文献,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学校艺术教育目标、任务、管理、教学、师资、设备和科研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从这种意义说,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的审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今天,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年里,音乐教育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和长足的进步,也缩短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和普及全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以及音乐社会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功能也在转变。

中国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技能学习,而国外的音乐教育注重的是悟性开发,即给被教育者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自己教育自己。

中国人强调的死记硬背,而西方人重视的是引导解决的方法,给他寻找钥匙的方向和思路,而不是直接打开门就让他进去。在我国音乐教育中,比如在声乐教学中长期存在老师贯穿给学生的东西学生不能消化,而学生又不能另辟蹊径,如果和老师的方法技巧等稍有差别,便被认为不尊师,从而使不能按照自己的条件方法训练,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不得不承认,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的音乐艺术,在国际乐坛中的影响力及生命力,已经远远不及西乐了。人们常说,国内培养“钢琴师”,国外培养“音乐家”。这里不是说中国的教学模式错误,西方如何的好,但确实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地方,怎么把我国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更好的提高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是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我们都知道也都了解国内音乐艺术之路是较为艰难的,想考取国内有名望有质量的音乐院校是要“排队”或者说是要走何种“内部程序”总之是较为麻烦,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心态学习,那么家长么也会因此感觉到精神上所带来的压迫。

那么现在的时代有一些有见识、有广泛认知的家长们会在孩子有启蒙音乐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后到达成熟的技术,随之将孩子们送出国外进行无“污染”无“压力”无“竞争”的环境中去学习他们热爱的音乐艺术,再此建议家长与孩子们在国内的优秀、有正能量的音乐老师培养教育后可以认真思考、打开内心世界的去为孩子正确的规划他们的未来,让他们在自由、“绿色”的环境中学习,希望和谐的家庭、幸福的家庭由此可得到更多的爱。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