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周杰伦(周杰伦成长故事周杰伦,我们追了你20年)

音乐诗人李健曾在华少的采访里这样说道:“多少人模仿周杰伦的音乐,包括咬字、曲风、编曲都很像,但是市场上只需要一个周杰伦就够了。”

80后、90后的两代人,是周杰伦伴随着他们长大。《我的地盘听我的》的嚣张跋扈唱出了他们的年少时的青春叛逆,《七里香》的夏日童话唱出了他们少年的恋人未满,《夜曲》的浪漫凄清唱出了他们对爱情的告白,《Mojita》的异域风情唱出了他们对夏日欢快的渴望。周杰伦的每一首歌都有一种情感在流淌,这种情感,歌迷朋友都能通过无限波的传递和耳膜的震动,深感同受。

杰伦自己说:最大的突破就是没有突破。他在出道的20年时间里,一直在原创自己的华语音乐。他的最大突破,就是在华语乐坛里,一直处于巅峰位置,无人超越。如果山峰上只能站一个人,那一个人肯定就是他自己。

在拍摄《不能说的秘密》时,杰伦在接受采访时说:“电影只是一个跳板,我的野心是让全世界听到我的音乐。音乐才是我真正的初衷。”如果不是对音乐的这种虔诚的热爱,如果不是坚持了最初梦想的执着,或许不用20年,2年的时间,喜新厌旧的娱乐观众就会把吐字不清的周杰伦抛置脑外了。然而,周杰伦之所以是周杰伦,他之所以被粉丝喜欢了20年,是因为他坚持做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音乐。

做真实的独一无二的自己,真的很不容易。就像是在这个六便士遍地都是的现实社会上,做自己就是那最难以奢望的一轮明月。周杰伦一直在音乐的路上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他坚持着并相信着自己的曲风,不随大流。他说,“要我不玩音乐不可能,因为音乐是不死的。”好好琢磨一下这句话,当杰伦把热爱的音乐当作生命来看待时,不唱歌会死,你能说他不配做歌迷20年的偶像吗?他不配80后、90后,甚至新新人类00后的追崇吗?

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追星,学校老师会教育他们要理性追星,不要盲目追崇流行文化,举例说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流行病。可追周杰伦的20年里,我看见太多在追星过程中自己追成的明星的事例。他们的故事很励志,他们也是在偶像身上看见了力量,他们越是去靠近偶像,就越像是靠近一束光一样。

艺人王俊凯多次在微博上互动周杰伦,说周杰伦是他的偶像;

奥运冠军孙杨说周杰伦能够给自己树立能量,能给年轻后辈力量;

艺人anglebaby杨颖在采访里说她至今有周杰伦出道的每一张碟;

演员王珞丹接受采访时说周杰伦的歌她每一次都会哼唱;

歌手刘瑞琦学习唱歌后翻唱《明明就》后,参加了中国好声音。

......

或许,不管是公众明星,还是普通人,大家在20个春夏秋冬里追着周杰伦的歌。不仅是因为他代表着几代人已经逝去了的或者即将逝去的青春,还有他自身作为偶像的精神气。杰伦的成长故事我们都清楚,他的成就并不是靠运气所能概括的。他是实力派明星,他是明星心目中的明星。

记得杰伦有一次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一个男生,可以不帅,可以不念书,可以没钱,可以不善言谈,但是一定要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认真!否则,你的一生也就这样了。”若干年后,杰伦是这样告诫年轻的后辈们。他二十岁出头走的荆棘丛生和泥烂土地,他二十岁出头对音乐和自己的较劲,就是铺就他如今华语乐坛巅峰的台阶。

他说,“他比较少给自己留后路,所以也是一个好处。对,就是没有后路走,就只能往前走。”正如他在《蜗牛》里唱的那样: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

20年前,我们也许还是心中执剑的少年,20年后,如今我们混迹在市井之间。这20年时间里,我们从青葱懵懂爱哭爱闹的小孩子,变成了不动声色将情绪调为静音模式的成年人。我们好像告别了奔跑的青春模样,我们好像变的更加体面更加成熟,但无论时间怎样的流逝,我们唯一没有变的是还在听周杰伦在唱歌,我们把听周杰伦的歌当作是浪漫主义对平淡生活中的某一种抗争。这一种抗争是源于我们对青春的怀念,是源于我们对自己内心的虔诚。

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希望你在你的音乐列表里永远有着周杰伦的歌。因为你需要在日渐荒芜的世界里,有着一份对青春芳华的回忆。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蜗牛》这首歌,愿你能和蜗牛一样,在生活里漂流,从青春到白流,都不放弃对自己喜欢事情的虔诚。

BGM;《蜗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