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平凡的世界(个人成长故事每一个平凡人的自我成长,就是世界的成长 | 种瓜故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关于成长,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成长时刻。

值此五一劳动节这个休闲放松的时刻,特为大家带来两个从事不同职业人的成长故事。他们中,一位是在职教师、一位是退休工人。关于工作,关于成长,今天的他们又有着怎样一份思考——

李晓燕家书

“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我叫李晓燕,是一名职高数学老师。之前的我,只把教师这个职业作为谋生的工具,不懂得这份职业背后担负着引导学生成长道路的重大责任。

职高学生基础较差,我却仅仅是每天按部就班的讲课,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有时候学生前面的内容还没学会,后面的内容就更是学的一头雾水,纵然有向学之心,但奈何跟不上我机械的进度,加之身边同学大多数也在玩,就放弃了学习。

内心不明的我没有看到学生内心对老师“爱”的强烈渴望,只顾着冷冰冰地完成着我所谓的教学进度,这是我作为教师的失职。还好后来,机缘巧合下我开始学习中华文化,在先贤思想精华的浸润中,内心境界不断提高。

我会去根据学生地学习程度安排教学内容,书上例题少,缺少教辅资料,我就自己编写题目,每个知识点做到会了少练,不会多练。秉持一个原则,宁可到期末教学内容讲不完,也要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听懂,每节课都有收获!这样学生才有成就感,才有兴趣学习,否则就会放弃学习数学了。

阳明先生曰:“凡授书不在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馀,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最近读到这句话时,我才知道自己之前竟然做到了“暗合道妙”,在深入学习中华文化之后我更是明白了——其实所有的方法都是在致良知,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只要真心的为学生好,做老师的就会有无穷的智慧生发出来。

前天上课时一个从未听过课的学生说:“老师,你讲的太难了,从小学数学开始讲吧,我也想考大学。”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我却没有笑,而是和他解释:“因为咱班还有同学要参加高三入班考试,目前仅剩一个月的时间,课堂上得赶紧把新课讲完,好让她们参加考试。你愿意学习,我们非常乐意帮助你,可以通过微信等形式帮你补前面的课程。”下课后又和他具体沟通如何帮他补课。

我感受到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柔软,可以以学生的心为心,为他着想、给他所需。要是在以前学生提出这个请求我肯定会不耐烦,心里会想:好歹现在咱们也是职高了,让我从小学给你补课如何补起?想想就有好多无法解决的困难。

但今天,我已经愿意俯下身子,愿意把学生当成我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寻求帮助,无论如何我都会帮助他。

我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作为老师的那份良知,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主动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给考高三的孩子们额外布置学习任务。已经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感召加入小组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学习数学课,我愿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一盏灯塔,不只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引领孩子们走好人生路!

(家书推荐人:贾树香 柴华)

侯利英家书

在平凡中接近伟大

每一次写家书,我都能看见一个正在成长的自己!

侯利英

我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以往接受的处事准则都是如何保全自己,既不能出风头也不能吃亏。这样处世的结果就是:怕出问题,怕承担责任,遇到责任就互相推诿,最终是亲人同事朋友之间是互相猜忌,矛盾重重。

我以为人和人之间大多如此,退休后脱离了工厂的环境,开始直接与人打交道,才发现人和人之间竟然还有不同于猜忌提防的美妙的关系。

接触到中华文化后,面对着不断成长的自己,最开始我是害怕的,但那时秉持着“怕的事情就去做,反正死不了”的信念,成为了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最近有幸加入了“百日成长”计划,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我饥渴的吮吸着知识的雨露。当学到“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利益社会”这个递进关系时,我才明白:所谓的利益自己绝不是我以前理解的那种让自己少出点力、少花点钱、少付出一点;而是少抱怨一次、少说一句谎言、多锻炼一次身体……等等。

从利益自己开始,逐步做到利益他人,利益社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感受到这一次我的成长是前所未有的进步,我要把握住内心的无尽宝藏,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生产源泉。我相信当我越来越好时,世界也会变得更好!

每一个平凡人的自我成长,就是世界的成长!

(家书推荐人:吴光莲)

编者按

万物深处皆蕴涵着共通的真理。当我们专注于某一领域且做到极致时,就能够融会贯通。工作、学习、抑或生活,皆是如此。最后,将艾佛列德.德索萨的一首诗《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伤一样》送给大家,也将深深的祝福送与大家:

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 

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不需要钱一样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扫码听取最新《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朗读音频_

相关推荐

_① 父母“满满”的爱,孩子感受到了几分?② “过去,我一直在学习,但很少有成长” ③ 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公众号转载请在下方留言ID,不要擅自修改)

(转载务必注明文章来源“致良知四合院”)

责编 |张晶晶  审校 | 倪敬慈朗读 | 邓涵菲音频后期 |黄靖凯  排版 |曾诗旸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