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十佳青年先进事迹材料(我的成长故事人物故事丨荣获“十佳青年”,他们是这样成长的)

9月3日,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现场评选活动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来自全市法院的23位候选人参加评选。通过现场演说、现场答辩、评委现场投票等环节,来自上海二中院的李非易、上海高院的刘志超、上海宝山法院的曲劲松、上海浦东法院的张宏毅、上海金融法院的沈竹莺、上海徐汇法院的于是、上海静安法院的白云、上海一中院的吴亚安、上海崇明法院的曲翔、上铁法院的孙焕焕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称号。

本届“十佳青年”都有怎样的成长故事

让我们一同走进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人物故事

下篇

<点击回顾上篇>

上海徐汇法院 于是

<点击图片聆听“十佳”人物故事>

十佳青年

于是,邂逅一生所爱

■ “改弦易辙”后的失落

起伏人生的幸运往往注定从“不幸”开始。十年前的那个雨夜,本埋头于并购交易材料中的我,却长久注视着南京西路上模糊闪烁的霓虹陷入了沉思。彼时我还是一名律师。

华灯初上的南京路,氤氲的雨点淅淅沥沥,望着窗外的车回马龙,我问自己:

我是谁?我在哪里?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

最终,我决定投考法院系统,经过一番激烈角逐,我被上海徐汇法院录用,分配到立案庭从事信访接待工作。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后来的日子里,我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

■ “平凡岗位”上的沉淀

艳羡其他同期入院伙伴们手捧卷宗、紧随法官参与庭审的神气劲儿,我实在缺乏面对信访工作的信心与勇气。不愿浑噩度日的我,在那一刻内心煎熬无比。

但不久之后的一次入院新人座谈会如一记警钟敲醒了我。会上,领导对我们谆谆教导:要有“比学赶超”的勇气,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院党组考虑将部分新入院同志直接安排到信访接待一线就是让他们经受锻炼。

会后许久,领导的话犹在耳边,不甘服输的我也暗暗思忖:“世上没有平凡的岗位,有的只是甘于无所作为的平庸”。

态度转变后,我沉下心来投入信访接待工作。面对一幅幅由陌生变熟悉的面容,一个个或娓娓道来或情绪激动的诉求,我都会拿出自己的一份耐心和责任心去倾听、去解释、去落实,不断揣摩着、记录着、思索着。

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正是这段“平凡”的经历,为我后来的职业塑形和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 “结缘知产”后的蜕变

2013年4月,我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调入知识产权庭承办案件。

为了尽快夯实自己的专业功底,我皓首穷经,不断检索、探究在先判例所确定的裁判规则……历时7年,在2300余件案件的“反复打磨”下,我的专业技能和审判水平逐步获得了当事人的认可与赞誉。

我一直认为:虽然很难做到胜败皆服,但努力撰写出令人信服的裁判文书既是一名法官应有的责任担当,更是攻克难题后内心成就感的不竭源泉。

就这样,从牛仔裤袋花装饰构成商标性使用,到制止对民营企业“sourcing”软件新技术商业诋毁的竞争法保护,从国际知名ip“小黄人”的著作权保护,到“劲霸”与“劲牌”组合商标之争的辨伪去妄……一篇篇判决累积的岁月背书,蕴含着我内心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坚守。

结缘知产,是挑战,是机遇,更是幸运。七载韶华不负光阴,时间见证了“知产小白”的华丽转身。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于是,邂逅了一生所爱。

于是,就这样成了一名法官。

于是,于无穷处探索,是有志者。

这是我自己,对自己十年韶华的最好交代。

上海静安法院 白云

<点击图片聆听“十佳”人物故事>

十佳青年

最浪漫的事,是守护你慢慢变老

我叫白云,我崇尚白云一般纯净的特质和悠然的姿态。

我是一名从事涉老民事审判的青年法官,我的当事人都很特殊。他们满头银发,浸染岁月,本应享受纯静谧安详的晚年,却因陷入各种纠纷而让银发黯然失色。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我最爱的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用司法的力量,守护你慢慢变老。

■ 热爱—青春扎根涉老审判

——“现在宣判!”2020年5月7日,随着法槌落下,静安某社区法庭响起司法宣判的庄严之声。

这是我办的一起“网红垃圾案”,被告在自家堆放大量垃圾,进出只能爬行,散发浓烈恶臭,且不乏大量易燃物。周围居住着不少老人,多年以来不堪其扰。为了便利诉讼、开展法治教育,我选择在社区开庭。法庭外挤满了人(因疫情不可旁听),几乎整幢楼的居民都来了。我当庭宣判被告限期清空杂物,现场响起了雷鸣般掌声。

案件生效后,法院执行人员以及街道居委工作人员近20人,历经4天,共清理1000麻袋、9卡车垃圾,终于还社区老人一个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面对媒体的镜头,我说:“权利的行使理应存在界限,不应牺牲他人的合法权益与居住安宁为代价。”我的手心微微出汗,不是因为紧张,那是激动的老人们抢着和我握手留下的印记。

在耀眼的闪光灯下,周围的掌声与喧嚣逐渐淡去,我眼前又浮现那位老人怀疑的眼神,他对我说——

“你这么年轻,根本不懂……”

——31岁那年,我通过法官助理遴选考试进入涉老审判团队,审理60岁以上当事人的合同、侵权、离婚、监护、赡养等传统民事案件。

上海静安法院涉老审判团队,作为上海乃至全国唯一专门从事涉老民事审判的专业团队,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贯彻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司法载体。从1991年成立全国第一个老年法庭,后来成立老年审判庭,直至现在建立涉老审判团队,上海静安法院的涉老民事审判工作已经深耕三十载,所获荣誉众多。

作为团队里最年轻的法官,我感受着无比荣光的同时,更遭遇了当事人信任的滑铁卢。面对银发当事人的质疑,起初我总是下意识地争辩,极力解释“我懂”,却依旧倍感无力与无奈。辗转反侧的每一个夜晚,我反复琢磨:这些纠纷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青年法官该怎样做好涉老民事审判?

沟通先行,我首先突击了语言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在原有已学上海话的基础上迅速提升到可以流利沟通的自测十级水准。虽还不尽地道标准,但实践证明这打开了我和绝大部分当事人沟通交流的大门。

我逐渐明白,建立信任感后,当事人会自然而然地选择相信——

“你尽管年轻,但你能懂我们!”

信任感的建立是琐碎且微妙的,亲切的话语、淡定的气质、灵活的思路、扎实的功底都是强大的司法力量。我苛求每一环工作细节,用专业与真心搭起信任的桥梁。开庭前,提前和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了解案情并提醒委托手续、证据提交等具体事项。庭审中,加强法律释明,学会倾听与换位思考。针对情绪激动、矛盾激化等案件,分别组织谈话,采用“背靠背”的方式,顺利调解多起纠纷。耐心判后答疑,释明法律规定,疏缓矛盾与安抚激动情绪。

如今,面对涉老民事审判工作,我已谈定坦然、自信阔步。回首来时路,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 坚守—法暖夕阳护佑安宁

我希望可以向每一位老人、每一个家庭传递一种法治情怀,让法律不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成为可以安身立命、安享晚年的强大依靠。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用青春守护夕阳,用责任与担当践行司法为民的不变承诺。

只愿你内心有悠悠的白云,和温暖的阳光。

上海一中院 吴亚安

<点击图片聆听“十佳”人物故事>

十佳青年

以理论之基,筑追梦之梯

2005年,高考后我在不确定的忐忑中,填报了自己心之所向的专业志愿:法律。之所以选择法律,既属偶然,也属必然。

就这样,我与法律结缘,从硕士到博士、从沉默的少年到叨叨的青年。

■ 选择法院: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博士毕业时正值司法改革深化之时,法官助理制度改革意味着成为一名法官需要更多的积累和磨练。有人说,此时进入法院做法官助理的“性价比”似乎比改革前弱了些,我也面临着是否延续法官梦的选择。经过一番纠结后,我依旧报考法院,成为了一名法官助理。这既有感性的承诺,也有理性的选择。

选择法院,是因为这里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一方面,法官的职业化路径需要理论品质作支撑,多年的理论学习,或许可以帮助我去思考和解决新时期的各类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刑法的生命在于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只有被实施,才能真正起到维护社会安定的效果,而我也愿意成为社会价值的守护者。

选择法院,是因为这里可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工作期间,我进一步理解了,对个案而言重要的是解释法律而非批评法律。工作让我认识到,从案例中提炼规则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这不仅可以提升法律的可预测性,也可以鼓励公众正当地行使防卫权。

■ 选择坚持——纯粹的理想与执着的追求

只有心有所向,方能行稳致远。有梦想、有立场,才会有希望、有方向。当别人问我为何选择在法官助理的岗位坚守时,我经常回答,因为这是梦想的起点啊。入职后我先进入研究室工作,期间,我参与起草和修订《关于优化繁简分流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试行)》《司法公开全方位落实一百则(2018年)》等院级司改文件10余项;总结司改经验编写《一中司改》20余期;2019年9月转入刑庭后,我注重在辅助办案中总结审判经验,撰写精品案例3篇,有1篇入选2019年度上海法院100个精品案例;编写工作信息20余期,有3期被上级法院采纳。

在这里,努力就会有收获。改革后的法官助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工作后,我一直将“做好‘助’手、精通法‘理’”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三年来,法官助理的岗位既给了我紧密贴近实践的机会,也给了我思考总结的动力,这些成长都让我离法官梦更进一步。

在这里,坚持就可以圆梦。法官的职业化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学历只是职业化的一项内容,它必须与司法经验、司法道德相结合才能形成优良的司法能力。从法官助理开始踏实工作、稳步积累,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前路虽远,但都在脚下,我相信厚积总会薄发。

我是吴亚安,一个立志用专注厚植理论的“叨叨吴”,一个梦想用专业端稳天平的“追梦人”。

上海崇明法院 曲翔

<点击图片聆听“十佳”人物故事>

十佳青年

为梦想之路烙下奋斗的足印

■ 起点:球场上的“铁面判官”

我自小喜爱体育,足球、篮球、斯诺克在我成长过程中从未缺席。学习累了,球场上大汗淋漓便可一扫疲倦。如今,作为崇明法院篮球队长,带队获得全市法院第四名;成为上海法院篮球联队的一员,又得以与更多的“同道中人”切磋球技。

世博会的举国欢腾中,我第一次远走他乡来到魔都,来到上海海关学院,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开启又一段命中注定的难忘旅程。

■ 岔路:象牙塔与修炼场的抉择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法检和律所的实习经历让我懂得,只有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焕发法律的生命力,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

2014年盛夏,怀着美好的憧憬,我加入崇明法院的大家庭。六年来我一直耕植于刑事审判一线,难忘初来乍到时,庭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刑事审判事关生杀予夺,每一个有罪判决剥夺的都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作出任何决断都要慎之又慎,合乎法律,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渐渐地我开始在带教法官的指导下摸索办案之道,向心中的法官梦慢慢靠近。刑事案件千奇百怪,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常让我感到焦虑,我必须始终保持对新知的饥渴感和不断学习的紧迫感,在学习中将焦虑变成动力。

■ 笃行:用专业践行社会责任

几年来,我辅助法官成功办理毒杀新生男婴案、全市首例组织考试作弊案、中船二期动拆迁补偿诈骗及渎职案等诸多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案件越复杂,我反而越“兴奋”,兴奋于能从案件中获得新知,提炼精华,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向促进。

最难忘的,还是在辅助办理全市首例组织考试作弊案时,因是刑法新增罪名,尚无司法解释规定,案例更是极少,涉案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没有定论,存在较大争议。我主动查阅大量资料,从多角度论证形成书面意见,提出可以对刑法规定作出符合解释规律的扩大解释的参考意见。最终合议庭经过反复讨论作出判决,认定该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案件生效后,我立即撰写文章阐明观点,积极申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最终成功入选,并被改版后公开发行的首期《上海审判实践》刊载,案例要旨还被后来出台的司法解释所采纳吸收。

然而,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法律人,不能仅游走于笔墨之间,将自我束于高阁、处江湖之远,更应善于用生动的案例传递价值、引领风尚,承担起社会责任。

■ 前方:让青春乘风破浪

明年即将迎来而立之年,品尝过人生五味后,幸而初心未变。那个喜欢主持赛场公正的少年,现已戴上法徽捍卫法律的尊严,也誓将成为手持法槌主持社会公正的坚强力量。巍巍高山,道阻且长,感谢一路走来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感谢领导、师长、同学、同事的关心和鼓励。

如果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那么我坚信,在青春褪去后这旋律必将变得更加悦耳,更加悠扬。

上铁法院 孙焕焕

<点击图片聆听“十佳”人物故事>

十佳青年

行而不辍 慎终如始

■ 慎始:“以文结缘”,走上行政审判之路

“小孙,你可以尝试一下撰写调研报告。”

谁想,带教老师的这句话,不经意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0年,我把调研报告扩展深化,形成以信息公开为主题的毕业论文,我对于行政审判的热爱开始生根发芽,将行政法知识在行政诉讼中践行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于是,公务员报考时,法院成为我的第一选择。

■ 选择:“以文励志”,到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前沿去

2013年5月,我成为上海黄浦法院的一名助理审判员,开始行政承办案件。

2014年,司法体制改革拉开了大幕,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也在推进着。我再次走到了人生的拐点,成为员额法官无疑是我的梦想,去还是留?选择去哪里?

2016下半年第二批助理审判员入额,我正好符合报考条件。经过笔试、高院第一轮面试后,我在全市法院待调剂人员中分数名列前茅。在浏览高院网站公布的可选择调剂法院时,上铁法院映入了我的眼帘。

该院从2016年7月起开始集中管辖四区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四个区的行政案件和审判力量集中在一起,不正是提升行政审判专业化水平的理想之地吗?我不禁眼前一亮。在司法改革的大潮中,时势不断变化,唯一能做的就是“do the next right thing”。那么,就听从内心的声音,跟着改革走吧!于是,我选择了上铁法院,并经遴选委员会面试顺利成为员额法官。

值得庆幸的是,院、庭领导对于我体恤关心。我也坚信:天道酬勤,只要多向领导、资深法官学习请教,案子肯定能办好,而且越是复杂难审越能提升能力,体现法官价值。

那么,该如何尽快熟悉和了解案件的最新动向和审理思路?无疑是进行类案梳理和分析。于是,我通过课题等学术调研,熟悉相关类案的审理要点,也发现疑难问题,经研讨给出解决建议,促进适法统一。

撰写的拆除违法建筑课题调研报告荣获全国行政审判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此外,我还将该调研报告转化为专项白皮书,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 前行:“以文塑形”,乘风破浪会有时

新时代赋予上铁法院新的使命和活力。随着改革的步伐,2020年1月起,上铁法院开始管辖全市环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金山、青浦、崇明除外),环境资源“三合一”审判团队随之成立。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办理行政案件的同时兼顾审理环境资源案件。

新的办案领域让我脱离舒适区,继续学习、成长。我已经在梳理环境保护类案件,准备进行专题类案研究,通过调研提升环资审判专业能力,继续为行政和环资审判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办案与调研,如空气之于我,两者不可或缺亦不可偏废也。调研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属于更高层次的审判。同时,调研不是文艺创作,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从审判中来到审判中去。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所有能穿越时间的东西,就该坚守;所有会被时间过滤的,不应执念。

在人生遇到风浪时,与其躲避,不如迎难而上。

看前方,常怀感恩之心,谨记法治信仰,始终如一,继续前行!

来源|庭前独角兽

责任编辑 | 邱悦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浦江天平”公众号

点“在看”,聆听“十佳青年”

上观号作者:浦江天平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