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我们中国第一个男幼师是?(幼教成长故事漫谈男幼师专业成长(上) ——从中国第一个男幼师谈起)

男幼师群体,有满腔的热忱,有美好的理想与期待,在充满了温馨、欢乐、童趣的幼儿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男同胞加入到了男幼师队伍当中。

然而,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多年来,男幼师流失现象层出不穷,什么原因呢?经济压力问题?社会评价问题?家长认可问题?几句话说不清楚,说多了都是眼泪,苦乐自知。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工作多年,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经历了不少挣扎,很希望能够将心路历程与大家剖析,以反思的态度去看待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生涯,所以,这篇小文,主要聚焦男幼师的专业成长,诠释一个“心平气和方长远”的朴素道理,去探寻一种非普遍的指导意义,大家见仁见智吧。

我从中国第一个男幼师谈起。

谁是中国第一个男幼师?南京的陈鹤琴?还是北京的张雪门?接触过幼教的人都知道,这两位是幼教“江湖”中的“南陈北张”,也是中国近代幼教的标志性人物,他们在幼教思想和理念方面是非常系统、科学的,他们撰写了大量的专著和文章,也相继开办了幼儿园、学校来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他们一直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研究幼儿教育,我们通过研究他们来研究幼儿教育,陈鹤琴先生自不必说,张雪门先生因为1946年去了台湾,他的思想在北京和台湾是大家了解得非常多的。

其实,中国第一位男幼师,其实是张宗麟先生。他1922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系。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教育系。毕业时,他谢绝了多位教授选他当助手的好意,毅然决定追随陈鹤琴研究幼儿教育,成为我国男性大学生当幼稚园老师的第一人。把张宗麟先生抬出来的目的,是想说明,张宗麟先生当时在一线教育过程中,总结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学前教育中男女性别比例合理调配,才能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他一直希望幼儿园一线能涌现出更多的男幼师,虽然他是出于民族大义,出于对幼儿教育深入的思考,但是,我们依然能感觉出来张先生深深的孤独感。

那么一个世纪过去了,幼儿园男教师队伍发展得怎么样了呢?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简楚瑛在《幼儿教育与保育的行政与对策》中,指出: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10%,日本7.06%,荷兰、澳大利亚6%,瑞典5%,芬兰4%。

中国有多少呢?占了多少比例?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幼儿园教职工总数在100万人左右,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男性不到1万人,也就是说男性幼儿教师的比例约为1%;

虽然只占百分之一,但是我们基数大呀,所以在绝对数量上,已经有一万多人了呢,这一万多人同呼吸、共命运,你遇到的问题,你的心路历程,你可怜的小心脏经历的磨难,大家都在经历,所以,

我们并不孤独,我们的兄弟成千上万呢。

很荣幸,我们就是那万分之一,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幼教舞台上,我们依然可以互相分享、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共同搞一搞幼教这个大事情,在幼教领域里,共同撑起这半边天。

支撑起幼教的半边天,喊口号没有用,通过媒体呼吁也不是我们应该干的事,否则会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对我们男幼师来讲,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用专业赢得尊重才是硬道理。2012年,教育部出台《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这是个里程碑式的文件,表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开始把教育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来规范了。

幼儿教师在很多时间以前不叫老师,叫什么,叫阿姨,包括我2000年刚参加工作那会,媒体还“兴奋”地报道,“幼儿园来了个男阿舅”不知道大家对这个称呼感觉怎么样?反正我觉得很不爽,真得感觉,社会还一直在把幼儿园当成一个帮忙看孩子的地方。

我曾经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医生作为一个专业非常受人尊重,医生看病开出来的药方,患者、家属、社会、包括医院领导都非常认可,但是幼儿教师的一个教育行为,却随时会被质疑,有家长的,也有园领导的,甚至来自一些“路边社”的。

答案其实很简单,是什么呢?

对,专业性不够。

为什么我们觉得陈鹤琴和张宗麟说得对,应彩云说得对,潘浩瀚说得对,那是因为,他们足够专业。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提升专业。

(未完待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