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富家女到农村(朱婷的成长故事从穷到交不起学费的农村女孩到世界冠军,她很不简单!)

中国女排这次真的再见了!

对于中国女排和关心她们的球迷来说,东京奥运显得过于残酷。

作为上届奥运会冠军,提前两轮退出八强争夺确实让人意外——这是中国女排首次在奥运赛场止步小组赛,同时也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的最差战绩。

女排遗憾离开奥运的原因或许很多,但最让人担心的还是朱婷的伤势。

在女排第一场0:3脆败后,球迷很快发现朱婷明显“有问题”,扣球也绵软无力。

原本以为是土耳其把她研究得太透彻,最后还是郎平给出了答案:“手腕有伤,使不上力”。

面对比赛主力朱婷伤势未愈。

郎平就无奈表示:“她的球稍微开网一点就是龇牙咧嘴地在打,拦网基本上不敢伸手了。”

在被问及是否能让朱婷休息时,郎平也说了大实话,“让她休息,那谁来呢?坚持吧。”

但三战输球后,郎平也从让朱婷“顶一顶”变成了“歇一歇”,让健康球员更多上场。“我们会和医生以及朱婷本人商量,会让健康球员冲一冲。”

朱婷的伤势到底有多严重?

赛后面对采访郎平表示朱婷手腕为韧带撕裂,去年与医生商量过治疗方案,医生表示手术来不及,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

与美国的比赛时,每次扣完球朱婷默默把手藏在衣服里止疼的一幕就已经让人心疼。

为了帮助中国女排晋级,她总是吃着止疼药坚持比赛。

遗憾的是,手上使不上力的朱婷,最终无能为力。

在主教练郎平的“告别战”中,她没有上场,这位中国女排“一姐”戴着口罩、穿着外套坐在场边,手腕上缠着厚厚的绷带。

但她的心依然在赛场上,每次暂停,朱婷总是迅速来到队友身边,给队友递上毛巾、水,给队友打气,一起听郎平对战术的布置,临上场前还不忘拍着队友的背说“加油”。

可你又知这位强忍带病上场、没有一点 “巨星”架子的排球天才,背后艰辛的故事?

① 困难家境,巧入体校。

回到故事的起点。

朱婷1994年11月29日出生在河南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朱大楼村,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庭,她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父亲朱安亮和母亲杨雪兰都是地道的农民,朴实而拘谨。

朱婷性格内向寡言,很小就帮家里做农活,衣服只能穿大姐二姐穿过的,她迫切地想要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服,但是无果。

如此的境况,让她过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朱婷的两个姐姐为了贴补家用,减轻本就拮据家庭的负担,很早就不再读书,离开家乡到南方城市无锡打工赚钱。

这样的命运剧本,也如期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朱婷清楚地记得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天,父亲对自己说的话。“你姐姐的成绩都比你好,你就别上学了,家里没钱。”

朱婷近乎哀求:“爸,我想读书,一放假我就去打工挣学费。”

第二天,12岁的朱婷背着书包悄悄地跑去了学校,父亲朱安亮追到了学校,当班主任得知情况后,劝阻朱爸爸:“孩子这么小,不能辍学,她身高出众,适合搞体育,你不妨带她去周口体校试试。”

在老师的推荐下,朱安亮二话没说开着家里的农用三轮车拉着女儿就去了周口市体校。

可没想到面试并不顺利,篮球队说朱婷太瘦弱,不禁撞;去皮划艇队面试,结果说她腿太长,没有肌肉,不适合坐在狭小的皮划艇中。

朱婷当时非常伤心,后来体校的教练觉得没准将来这孩子可以去打排球,于是在教练的要求下,没有任何运动基础的朱婷做了一系列测试,朱婷咬牙通过了百米跑、双脚起跳摸高、垫球等测试,尤其是在立定跳远时,她一下跳出两米多的好成绩,让教练大呼不可思议。

时任体校副校长的夏陆海一眼看出了朱婷的潜力,他兴奋地对朱安亮说:“这丫头是个好苗子,我看适合练排球,这孩子我们要了。”

但体校的学费比一般学校还要高,这对原本就贫困的朱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连朱婷自己,都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想要南下打工。

这个时候,朱安亮作出了一个改变朱婷命运的决定:全家筹钱、四处借钱给朱婷上体校。

上万元的学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资,朱安亮与妻子杨雪兰背着自家做的馒头,去各个亲戚家借钱,大家都生活在农村,大多没什么钱。

不过最后还是200、500地凑了出来,父母二人紧紧攥着皱皱巴巴的钱,终于凑够了学费。

② 生活很苦,苦到超乎人的想象。

刚刚进入体校的朱婷,并没有任何优势,甚至比别的小伙伴在基础上差了很多。

虽然她和其他运动员一样,每天做着最基础的训练,但她要比别人练得更多才能保持差不多的状态和水平。

那时正在长身体的朱婷,每个星期只有20块钱的生活费,别人吃五毛钱的菜,她只吃一毛钱的菜。

高强度的训练之下,朱婷的身体极度缺乏营养,导致她经常会出现剧烈的“生长痛”。

那个时候,每一天的训练对朱婷来说都是煎熬,有时实在扛不住她就给家里打电话,朱安亮每次都会劝女儿:“咱们是农村娃,没有受不了的苦,再坚持坚持就过去了。”

为了偿还借来的债务,朱安亮更加拼命地工作,1米8的个子,瘦到了120斤。

朱安亮在修车时,农用车的绳子戛然断裂,车身无情地压下来,砸在正在拧螺丝的朱安亮身上,他的腰严重骨折,必须马上手术。

为筹集十万多的手术费,妻子将家里的所有粮食和农用工具全卖了,又到处借钱。

朱安亮忍着剧痛叮嘱家人,这件事必须瞒着朱婷,千万不能影响她训练。

可当时正值青春期的朱婷在体校训练消极,被教练批评后,一气之下跑回了家。

刚进门,就看到父亲满脸倦容地躺在床上动都动不了,母亲则是一脸的憔悴,朱婷扔下手里的行李,眼泪止不住就流下来,她哭着问:“爸,你这是咋了?”

当朱婷知道父亲受伤,家里又欠了十几万外债时,再也忍不住,趴在母亲怀里嚎啕大哭。

朱安亮看着女儿因营养不良而瘦削的面庞,他哽咽着说:“怕影响你训练就没告诉你,你要好好听教练的话,你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希望,再苦,你也得坚持下去。”

朱婷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一脸憔悴的母亲,想想远方为了这个家辍学打工的姐姐。

她忽然感觉到这个家为了她有多不易,身上的担子也一下重了许多。

她想到自己在体校情绪消极,后悔不已,她对父母说:“爸,你好好养病,不能再像以前那么拼命干活了。妈,你照顾好我爸,我不会再让你们操心了,我好好训练,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③ 屋漏偏逢连夜雨,又遇大事。

返回体校后,朱婷成为训练最刻苦的孩子,每天挥臂扣球数百次。其他同学进体校前都有基础,唯独自己没有,垫球的时候很不熟练。

为此,朱婷一直垫,不休息,很能吃苦,每个细节,她都想做到最好。

体校双休日,她不回家休息,一个人在训练馆反复练习,球技突飞猛进,一滴又一滴的汗水,决定了之后的不同。

2008年,14岁的朱婷凭借自身能力进入河南省体校,开始专业的排球训练。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她的天赋开始显露,彼时她的教练刘宏说:“朱婷是每个教练都会喜欢的运动员,身体协调性出众。

在训练中,她学得快,不偷懒,一直是表现最好的学生。”

只是,这个单眼皮姑娘的笑容中总带有一种与年纪不符的苦涩滋味。

这一年,朱婷家里还出了另外一件大事。

朱婷的弟弟被确诊为白血病。

一家人为了给孩子治病,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外债,这也让这个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但是即使是在几个月后弟弟因病去世,朱安亮夫妇都没有将消息告诉给远在省里的朱婷,这也让朱婷至今对弟弟的夭折念念不忘,直到今天都不愿提起这件事。

一时间训练的辛苦,亲人的离去,让朱婷整个人都陷入了痛苦之中。

可她很快就振作起来了,因为她深知这个家现在更需要她站出来。

就这样,少年朱婷一瞬间长大了。

④ 初识郎平,步入国家队。

经过在省队的严格训练,2010年,朱婷进入中国少年女子排球队(国少队)。

2011年1月9日,女排联赛恒大对阵河南队,那时的朱婷像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而郎平正好在恒大执教,虽然那场比赛朱婷打得并不出色,却引起了郎平的关注。

彼时,朱婷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郞平的法眼。

2012年,朱婷进入中国青年女子排球队(国青队)。 同年10月,朱婷随国青队出征第16届亚洲青年女子排球锦标赛(亚青赛),朱婷任主力,成为全队的进攻核心,在她的带领下国青队获得冠军。

同时也获得了参加2013年世界青年女子排球锦标赛的参赛资格。

在这届亚青赛上,朱婷在得分榜上以105分位居次席,在进攻榜上高居榜首,在拦网榜上跻身三甲,最终荣膺赛事最有价值球员(MVP),这也是朱婷排球生涯的第一个MVP。

2013年4月,郞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在写集训名单时,朱婷的名字赫然在列。

当时领队赖亚文很惊讶,感觉这个名字很陌生。

郎平介绍说这个朱婷是她两年前在河南省队见过的一个球员,打球有天赋,身子软,和年轻时候的自己很像,而此时距离郞平第一次见朱婷已经两年之久。

后来,郞平找河南队的朋友打听朱婷的事,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朱婷多高了?

当得知朱婷已经长到1.9米时,郞平更加坚定了要将朱婷调来国家队的决心。

就这样郞平慧眼识珠,将朱婷调到了国家队。

朱婷首次入选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后,就被郎平钦定为头号主攻手。

在郞平的带领,朱婷的排球生涯进入了快车道。

⑤ 多次夺冠,为国献礼。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行。

彼时,中国女排的运气并不好,被分到了强手如林的“死亡之组”,而朱婷作为主攻,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等关键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阵强敌巴西时,最后朱婷的一记扣球绝杀,完败了卫冕冠军巴西队。

半决赛对阵荷兰队时,郎平对朱婷说:“这一场你一定要顶住!”,中国女排最后以3-1击败对手,朱婷在4局比赛中狂砍33分,带队赢下这场异常重要的比赛。

决赛时中国队对阵塞尔维亚,朱婷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场上不给对手任何喘息机会,一记暴扣直接将对方二传打倒,带领中国女排将冠军收入囊中。

而这也是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时隔12年再次夺冠,这是一个让全中国沸腾的日子,中国女排心中激荡着豪情壮志,实现了她们的愿望:升国旗,奏国歌。

朱婷在里约奥运会的8场比赛中共得到179分,场均得到22.3分,不论是总得分还是场均得分都是全队第一,她不仅入选了奥运会女排最佳阵容,而且荣获奥运会女排最有价值球员称号(MVP)。

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也完成了两代人的交接,“铁榔头”郞平已将朱婷打磨成她的接班人,朱婷也被球迷称为“第二把铁榔头”。

赛后郞平紧紧拥抱着朱婷,满脸泪水,为了这一刻她们都付出了太多。

里约奥运会后,朱婷并未停下前进的步伐。

她接受了恩师郎平的建议,加盟土耳其瓦基弗银行,开始3年痛并快乐着的留洋路。

在最初面临异国文化差异、语言完全不通的不利情况下,朱婷不仅在赛场上斩获8冠和6个MVP,完成了俱乐部大满贯,还与俱乐部上下、教练组、队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19年日本女排世界卫冕之旅,已经正式成为中国女排队长的朱婷,依然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战绩登顶,为国庆70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

⑥ 女排精神,永远都在。

如今27岁的朱婷身上有一种自知,她会认真思考排球对于自己的意义,每个人生阶段需要去往的方向,对生命底色的认知。

也许你和我一样,并没有经历过中国女排的五连冠时代,也不太懂,长辈们总喜欢挂在嘴里的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

但小编认为朱婷身上的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就是中国女排精神最好的体现!

今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虽无缘8强。

可中国女排,从来都不是一直赢,而是无论何时,永远咬牙不放弃。

纵有迷茫,也不言弃;纵处逆境,绝不认输。

一次次绝地逢生,发奋图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正如朱婷所说:“女排精神一直都存在,有时候我们明知道得不到冠军,我们也会竭尽全力,不在乎胜负,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我想,女排精神的拼搏、抗争,不仅仅只存在于那一代人的记忆里,更存在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也不仅仅只存在于体育竞技场上,更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正是以朱婷为代表的新女排,将这种精神外化,鼓励着各行各业的人。

每个行业都会有女排精神,每个人都在坚持和拼搏,这是刻在每一代青年人DNA中的坚韧品质,鼓励着每一个后浪不断地向前奔跑。

这就是传承,这就是延伸。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