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凌源分局吧(画一画自己的成长故事凌源警官宋岩用画笔勾勒人生故事,系列画《成长》连载第三篇)

介绍

宋岩系列画《成长》

宋岩用画笔勾勒人生故事

      喜爱书法尤其对毛体颇有研究,喜爱美术尤其对连环画创作情有独钟,雕刻、摄影也在他喜欢之列。在凌源艺术界,今年60岁、即将退休的凌源第二监狱民警宋岩很有名气。

      十年前,宋岩凭着深厚的美术功底和对家乡的热爱,用国画的艺术形式创作完成了民间神话故事《热水汤的传说》。这套连环画,用十二幅画作描述故事情节,其画面生动,构图巧妙,每幅画都附有文字说明。为创作此画,他起早贪晚,花费了很多精力,从开始构图打草稿到最后完稿装订成册,先后用了3年的时间。此画抒发了作者热爱凌源、赞美凌源的赤子情怀。

      一晃十年过去了。十年里,书法、美术创作、雕刻、摄影,所有这些爱好,宋岩一刻都没有丢下过。因为勤奋,他在书法、美术这两大艺术领域造诣越来越深。

      现如今,他是凌源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凌源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凌源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继他十年前创作《热水汤的传说》之后,历经长达四五年的构思又经四五年断断续续创作,一组记述自己从小到大成长故事的连环画《成长》,于今年四月份创作完成。

    “打啪叽”、“打乌米”、“弹玻璃球”、“钢笔水沏片”、“小人书”、“自制扑克”、“刻挂钱儿”、“自制高跷”、“拾粪”、“上学”、“露天电影”、“煤油灯”、“生炉子”、“画布景”……他把自己儿时的经历、游戏、趣闻,乃至惹的祸,都悉数收入画作中。由于灵感都来源于儿时的亲身经历,因此他的每一幅画构思和落笔都很迅速。《成长》系列作品一经推出,立刻引爆朋友圈。

      作者笔下的一幅幅画作表情生动、动作流畅,且兼融国画意境。他还为每幅画作配上文字说明,很是有趣,这让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我自幼喜爱写写画画,绘画几乎伴随了我的有生之年。现在越来越多民俗的东西被遗忘,我想用我的画笔,把亲身经历的这些乡土的、民俗的、有特殊回忆的东西记录下来,给我们这个时代、给自己的家乡甚至后人留下一点资料。”

      宋岩说,改革开放40多年了,家乡凌源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时代变迁的影响,现在人们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民俗的东西、民族的东西,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慢慢地被遗忘,使得我们小时候的所见所闻也都成了回忆。看着这么多东西被丢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画笔,把这些乡土的、民俗的、让我记忆深刻的、我们曾经历过的、有特殊回忆的东西记录下来,给家乡、给自己、给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资料。

     “《成长》连环画,从最开始构思到创作完成,差不多跨越了十年的时间。直到今年春节前,《成长》连环画草图基本全部完成,文字部分也大体整理完毕。春节后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单位实行封闭管理,我暂被封在外面,于是利用这段时间,在家将《成长》连环画正式落于纸面,统一勾描,统一着色,统一题字,至4月下旬全部完成。正准备装裱期间,我被单位召回,装裱之事暂时搁置。”

     “现有《成长》连环画作品不能说是终稿,因为也许还有我暂时没有回忆起来的和没有画出来的画面,或许我哪天又想起来,再落到纸面上,再增加一些作品。这也是我想将《成长》连环画装裱成活页而不是册页的原因,以便随时增加进去。”正处在监狱值班隔离区的宋岩通过微信向记者这样描述说。

      身为土生土长的凌源人,对家乡充满着无限的热爱,而他爱家乡的表现方式就是用画笔把它表达出来。他创作的国画《红色女神》将中华五千多年前民间祭祀等生活场景及原始古老的生态环境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作品之中,特别是以红色基调创作的女神形象,一下子把人带入到一个神圣、文明的境界。

      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国画《夏日故乡》,是宋岩热爱家乡的又一种表达方式。他把当年下乡时在农村生活过的场景,凭着记忆用浓彩淡墨在纸张上勾勒出来,很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把农民那种淳朴的生活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身为一名监狱民警,他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经常创作一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弘扬社会正能量相关内容的艺术作品。

      在疫情期间,他怀着对不畏生死驰援武汉的广大医护人员的敬畏,以国画的形式创作完成了抗疫中李文亮的英雄形象。因画面鲜活并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很快就被省监狱系统和凌源当地新闻媒体刊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盖首钟

风筝

   刘叔健谈

 刻掛钱儿

  自做高跷

   饸络面

    碾米

帮倒忙

    辘轳井

 自制扑克

    打羔

   冰车行

  游泳之乐

天上黄登登

  露天电影

   弹弓

    冰豆包

     担水

    煤油灯

扑克游戏

喇叭洞山采山杏核

燕都晨报刊登报道

      我的《成长》系列画,构思于四、五年前,最初拟名为《成长在辽西》,是想将地域标示出来,使得题目更准确些,我少小时的生活范围主要是在辽宁的凌源、喀左一带,属辽西地区,但又不是辽西的全部,所以也不是十分恰当,最后决定干脆就叫《成长》吧。

     《成长》系列画是逐步进行的,我将自己幼年、童年、少年时代的所遇、所感,尽力地在头脑中回顾一遍,将一些有意义的、有趣的、有形象感的场面、片段,确定下来,以文字进行描述阐释,最后以国画形式落到纸面上,将此奉献给感兴趣的画友、读者,奉献给与我有共同命运的同学、同事们,奉献给关心我的亲朋好友们,也给我自己一个交代。

      我自幼喜爱写写画画,绘画几乎伴随了我的有生之年。当然我画得不好,我不是画家,更不是专业画家,只是个业余美术爱好者而已。我想用我的画笔,把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表现出来,画出我自己,如此,我才没白爱好过一回绘画,我画过,至少曾经画过,画过我自己。

      我每想起一个画面,就起草一幅,点点滴滴、断断续续地逐渐增加、积累,前后四、五年时间吧,计成有七十余幅。

今年(二零二零年)春节前,《成长》系列画草图基本全部完成,文字部分也大体整理完毕。春节后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单位实行封闭管理,我暂被封在外面,于是利用这段时间,在家将《成长》系列画正式落于纸面,统一勾描,统一着色,统一题字,至四月下旬全部完成。正准备装裱期间,我被单位召去隔离、封闭上班,装裱之事暂时搁置。因而现所发出画作均为未装裱状态的平板拍照片。

      另外还要说明,现有《成长》系列画作品也不能说是终稿,因为也许还有我暂时没回忆起来的和没有画出来的画面,或许我哪天又想起来,就再落到纸面上,再增加一些作品。这也是我想将《成长》系列画,装裱成活页而不是册页的原因,以便随时可以将新作增加安插进去。

                                                 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五日     宋岩

执笔:宋岩   供稿:曹新国

注:此文章谢绝转载

凌源警官宋岩用画笔勾勒人生故事,系列画《成长》连载第二篇

凌源警官宋岩用画笔勾勒人生故事,系列画《成长》连载第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