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医生怎么考证的(成长故事阶梯记笔记——视光医生成长的阶梯)
2019年7月27日的Vision China会议上进行了首届“人卫眼科精品专著品读会”,很荣幸受邀参会并做了《记笔记——视光医生成长的阶梯》的发言分享。本文把这次的演讲内容略做补充成文本记录,做一留念,并分享给大家。
我在首届“人卫眼科精品专著品读会”发言分享尊敬的会议主持、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各位同仁,中午好。
记笔记的动机是交流、分享
记笔记是一种写作,记笔记的动机是交流、分享,我日常工作中有很多的临床思考和感悟,这些心得体会的点滴是自己的思考,我想可能也会是别人遇到的问题,所以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和读者做交流。同时,记笔记也是需要激发和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以及替读者去表达的。其实写作的成本是很高昂的,首先是需要大量的训练,写作是一种高水平的广传播的人际交流手段。写作可以留下文字,有记录能回溯,正所谓:言语出口随风而逝,而字落于纸是“白纸黑字”。所以写作的过程给我深度思考的机会,因为要写下来,给千万的同行、患者阅读,所以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推敲斟酌,因为一旦写下了,就不容易改了。
笔记,到底要记什么呢?
我更多地是以自己的经历、自己感受的事 、“新发现”和“新视角”为契机写作。比如一些临床中遇到的失败案例(近视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案例),遭遇的患者投诉等。这些案例给了我很多启发: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会投诉?问题出在哪里了?怎么挽救和处理?下次如何避免?——这些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在给一个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眼的儿童做RGP验配时,我们发现患者戴上定制来的镜片后说看不清楚,视力只有0.4,而我们在验配检查时是可以到达0.8的矫正视力的。检查发现定片的光度和患儿需要的光度相差了400度!我们回顾了所有的检查记录,甚至还重新做了一遍,发现所有的检查都没问题,就是说,即使重新验配还是会给定到那个参数!——这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复盘”的思考让我意识到这是验光过程中“镜眼距离”的变化造成的,这是很新的视角和发现,我立即动笔记录了这个案例并写成文《最难做的片上验光——先白术后无晶体眼RGP验配》。
笔记撰写的流程
笔记并不是像记流水账一样把案例的详细资料一一罗列,而是要有个人的观点和想法,要有对案例或知识点的总结和凝练(这样才有人看)。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想法是否是正确的,是否有学术上的理论依据或询证医学证据支持,是否逻辑自洽和经得住推敲。这就需要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寻找答案。我常常使用https://www.ncbi.nlm.nih.gov/网站(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美国的国家生物信息数据库)和中文网站万方医学网http://med.wanfangdata.com.cn/ 查询医学文献资料。其中NCBI是非常方便的,找到想要阅读的相关文章后,网站会给出相关或相似的文献(similar articles in pubmed)。这样只要找到一片树叶(一篇文章),就可以顺藤摸瓜发现一片森林(一堆相关文章)。
当然,阅读英文文献是基本功,也是挑战,毕竟大多数的学术信息都来自于以英文为载体的文章。开始阅读可能是困难的,但是对于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即使是用英文撰写的也不可怕,熟悉了以后也可以很高效地取阅读和理解,毕竟内容都是自己熟知的,语境和“上下文”都很熟悉,几乎是读着前面的内容就可以预见到后面作者想讲什么。在查阅相关文献有了答案或依据以后,我会先梳理一个文章的结构,也即是目录——要写哪些板块,这些内容间是什么关系,先后顺序等。(不一定非得写在纸上,只要在心里有一个大概的结构即可。)之后便可以开始撰写正文,填写充实内容,最后,再修改梳理顺畅。
笔记要有可读性
笔记要能吸引人看,这包括取一个有吸引力和概括性的标题,并且开头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关键点。我在介绍视力的文章中,以“能否在太空里看到长城” 作为开篇的引子来引入知识,这样就增加了标题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但其实取一个好的题目其实挺难的,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取一个好的标题。要用读者的视角去架构文章和逻辑。有时自己很熟的知识和理论就很容易忽略不讲或者一带而过了,但最后阅读的时候需要随时切换到读者的视角:读者能读懂吗,能接受思维的跳跃吗?此外,我习惯把事实和个人感想做区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个人感悟”,这样读者能更清楚作者的思路,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容易提出来。
写作要不断地用“读者视角”写,最大化地降低理解成本,包括简单的语法,用具体替代抽象(使用图像协助表达、打比方)等。
记录有价值的知识点
笔记要记录的常常是教课书没有的,或者没有明说的知识点。我记得有2个人问过我“地形图测量的角膜曲率为什么和书上的正常值不一样?”。当第二个人询问时我就意识到,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搞明白的问题,值得记录。先自己思考了这个问题,再查阅了眼科学教材,确认了地形图测量值和教课书上角膜曲率均值的定义,找到了二者有差异的原因——用的模型不同,折射率不同,角膜曲率半径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按不同折射率计算的角膜屈光度值。地形图测量的是整个角膜的屈光力还是前表面的屈光力?
不知道怎么写作?
很多朋友问,有好的想法,就是不知道如何落笔。我自己也常常碰到这样的困惑,没开始写之前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的,其实只要打开电脑,写就可以了……一旦开始写,即使有漏洞、有错误也没关系(因为后面还有几次修改),但写下去就会思如泉涌。
当然,这是在大量阅读、勤于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才容易做到的。相信如果读了很多书、很多资料,一定会有很多真知灼见藏在心里的,有很多内容想要表达。
最难是坚持
写作是反本能的,大脑思考其实比物理活动要更消耗能量,于是人类为了尽量减少消耗,就进化了一套本能:“拒绝或者减少思考”。写作消耗意志力,在一个干扰因素多的环境,我们抵抗本能、完成写作的难度会更大。所以需要尽量创造干扰少的环境,全神贯注地执行。
最难的是把记笔记这事一直坚持下去,坚持了一定会越写越好。可能初期的写作是很不满意的,也没有可读性,甚至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正所谓:“不是看到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现在回看我早期写的文章(2010年的作品),的确是很多漏洞和问题:文字过于口语化,文章逻辑结构不够清晰,有病句,错别字等。
有两种完美主义:思想上的完美主义,脑海中不断幻想着最完美的结果,对事情抱有过高的期望,又和现状差距很大。这样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然后就越来越不想做,最后成为行动上的矮子。这是我们要避免的。行动上的完美主义,是不断行动,最后获得一个接近完美的结果。这是我们要追求的。
所以,不需要把写作看得过于高深,写得好不好,本来也没有一个标准。我们要牢牢树立一个观念:犯错是人类的本性,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很多朋友反映:一开始热情饱满地写。写了十来篇越写越没意思,写到最后不知道怎么就放弃了,主要是写的内容没有人看,觉得自己花的心血白费了。这说明写作是需要激励的,这就是要有反馈!没有反馈,就很难有写作的动力。这还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没有谁一开始就可以成为“大V”的。
可以设计短期的目标反馈机制,设计成就进度条里程碑,比如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写文章:首先要获得原创,接着制定留言突破5——10——20条;粉丝数突破3000——10000——30000的目标。这样才容易获得成就感,形成自己坚持的动力。
记笔记是个人成长的阶梯
记笔记是良好的临床学习方法,通过记笔记可以引导自己深度的思考,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是自我成长的高效催化剂。我个人深有体会,原来感觉学医是需要不断的“背书”,自从记笔记以来,“背书”就变为了“写书”。不用特意去“背”教课书中的知识点了,这些教课书式的知识已经在写笔记的不断思考中整合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死“的知识用活了。
记录的笔记也许都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但是写得多也总是可以归纳的。比如,我们写的第一本《视光医生门诊笔记》就把各位小文章归纳为:茶话“眼视光学”、“现代视光门诊流程建设”、“视光门诊基本知识技能”、“配镜处方原则与案例”、“视功能、视觉训练与临床应用”、“视光学前沿与热点问题讨论”、“视光杂谈”七个章节。出版以后的2年继续又记了很多笔记,再做梳理,又整理为“视光小知识,临床大应用”、“眼视光临床应用探讨”、“案例与思考”、“眼视光科普与患者教育”四章,出版成《视光医生门诊笔记 第2辑》。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患者也在学习,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大幅减少。我遇到过很多患者,他们可不是“万事问百度”,而是能自行查阅科技期刊论文;能上外网查阅外文资料和新科技,用专业网站搜索(比如:万方数据库、pubmed、维基百科等),能向医生提出更专业、更前沿的问题并和医生讨论专业问题;能阅读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SCI论文;更能了解到很多国外开展而国内没有批准的医疗技术。不学习,还可能还会被患者问倒的。所以,医生天然就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必须“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医生成长的历程。
从2015年起,我和唐志萍医师陆续出版了《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案例图解》、《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跟我学》、《视光医生门诊笔记》、《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跟我学 第2版》、《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视光医生门诊笔记 第2辑》6本书。基本是一年出版一本的节奏(今年,2019年,有幸出版了2本书),这些内容和题材大多数都来自于日常记录的笔记。所以,出版专业书也就是积少成多、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还会继续坚持着记笔记,也会继续出版视光专业书,以后还会有《笔记 第3辑》、《笔记 第4辑》呢,who knows?再次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各位编辑老师给我的机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