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读书工程1赛区(读者成长故事【千万读者千万故事伴晚报成长】第3期:感谢《鄂东晚报》记录我的点点滴滴)
“喂,你好!2017年的晚报开始征订没?这张报纸可是我每天必备的‘晚餐’呀”“我坚持看晚报已经有八年半了,天天跟着她了解大千世界、社会新闻。它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10月25日,《鄂东晚报》2017年征订热线(8677777)开通后,读者需要征订的热线不断。
今年,《鄂东晚报》20岁了,这20年一路走来,我们深知,正是一位位读者和他们的陪伴,见证了晚报的成长,见证了晚报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与晚报结下了深情厚谊;正是一位位读者和他们的期许,给了我们不断努力的责任,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为感恩这份情缘,铭记我们的忠实读者,本报从今日起,开辟《千万读者千万故事伴晚报成长》专栏,讲述你和晚报的故事,记录一路陪伴,感谢有您!
感谢《鄂东晚报》记录我的点点滴滴
讲述人:何焱清(黄州区自行车协会会长)
每天,我的车行里都聚集一些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他们一边聊着骑行的开心事,一边翻阅着我订阅的《鄂东晚报》,上面的民生故事和社会新闻让大家倍感兴趣,因为许多事情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特别是他们出去骑行的新闻发表在《鄂东晚报》上,更让大家开心不已,感觉心跟《鄂东晚报》的距离更近了。
迄今为止,我已经自费订阅《鄂东晚报》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里,《鄂东晚报》记录了许多我的故事。
2001年4月,我从《鄂东晚报》上看到罗田县中考状元母亲靠拾破烂让孩子读书的报道后,当即写信给状元母亲丁晓萍,鼓励她继续教育好孩子,并赠送一辆自行车,还给予了资助。没想到《鄂东晚报》很快就把此事刊登了出来,说老实话,当时的我心里还很不安,我怕我做得不够好,怕辜负了记者们的一片好心。我立下誓言,一定要做一辈子好人。
几年前,黄州东门转盘花坛杂草丛生,妨碍交通,影响市容,我深夜独自一人搬上梯子,带上刀具除杂草、清枯枝,第二天又给花坛栏杆涂上油漆。胜利街一排果皮箱损坏,我带上工具一个个修好……。这些事被《鄂东晚报》的记者知晓后,他们主动来采访我。记得报纸刊发后,有人指着我说我多管闲事,我拿着《鄂东晚报》告诉他们:“是共产党员就有责任管这些事!”
2015年1月,我从《鄂东晚报》上看到一位遭遇车祸的学生想要一辆自行车的报道后,决定向该学生捐赠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当孩子看到梦想中的自行车推进病房,他高兴地欢呼起来,向我许诺,一定好好配合治疗,早点恢复健康。
这多年来,我从《鄂东晚报》获取了这些线索,也向这些特殊群体进行微薄的捐赠。同时《鄂东晚报》上刊发的正能量故事也激励着,让我明白,活在世上,就要多做好事。因此我在修车过程中,对一些打气、换油、小零件更换从不收钱,残疾人修车不收费,学生自行车大修只收成本价,劳动节、国庆节免费服务3天……,这样我每年少收入几千元,有人说我傻,但我要说的是,做好事值得。
2009年,我组建了黄州区自行车协会,带领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圆梦在骑行路上。《鄂东晚报》的记者也十分关注我们的这个骑行群体,采访了一些骑行老人,如《六旬老人占凤芝:追逐“夕阳”无限风光》等,在协会骑行队伍中引起强烈反响,因此大家也非常喜欢看《鄂东晚报》。
此后,我们协会组织的一些骑行活动新闻也屡屡刊发在《鄂东晚报》上,通过该报,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骑行运动,让更多的老年朋友加入到了我们骑行队伍中来,因此我十分感谢《鄂东晚报》记录了我的点点滴滴,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整理:记者张松林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
让人喘不过气。
是时候慢下来,
在闲暇的时光,
捧上一份报纸,
油墨的香味,
伴着清晨的朝阳,
感受这座城市的喜怒哀乐。
每天,给自己一个护眼时刻
暂时把眼睛从电子屏上移开
与报纸来一场新视角的约会
让阅读,重拾您的专注与深思
欢迎订阅《鄂东晚报》(216元/年)
一报在手,黄冈资讯全都有
您可直接后台私信小编
或者拨打电话:18986750279
编辑:陈华 编审:马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