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人生第一首诗叫什么(成长故事诗意人生第一节诗歌课,让成长在诗情画意中光彩有爱)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在中国,很多人都将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一次机会托付给高考。

在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上总会写有这样一句话:“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诗歌的确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诗歌却有它存在和闪光的意义。

《人生第一次》,这次我们谈谈第一次长大的故事。

中国许多偏远山区的学校都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或者因为家在大山深处,进出不便,只能选择住校,或者父母亲人都在城里务工,只能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长大。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中学的学生大都是这种情况,他们跟广大留守儿童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过于安静,他们需要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和情感上的抒发,而诗歌正是他们最好的话筒。

种子

被埋在大雪下

安静发芽

老枯树

在夜里

长出一根新枝丫

而我

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长大

‬1

施应锁要去镇上的漭水中学上学,因为山路遥远,他只能住校。

开学伊始,正值天朗气清的秋日。学校组织了秋日活动课,让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去感受家乡的风景和自己这一时刻的心情。

张子兰老师告诉大家:“要写好一首小诗,其实非常简单。”

说着,张老师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树叶,把它卷成一个小筒,透过小筒的孔隙,聚焦周围的风景。

透过云层和大山,孩子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什么就能在各自心里听到最真实的回响,然后诗就这样悄悄地向他们走来了。

许多同学都分享了自己人生写下的第一首小诗,可直到采风活动结束,施应锁也没能写出一首小诗。

他的回家之路除了要坐大巴车一段,还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

一回到家,小锁就领着自己最好的“朋友”——家中唯一的牛上了山。

也许是因为有更熟悉的好友在身旁,也许是那节还没上完的诗歌课还在他心中继续,这一次上山,他有点不一样了。

在斑驳的树影下,小溪潺潺,小鸟悠闲,小牛慵懒,诗意盎然。他心头的锁正在一点点地解开。

闭上眼睛的时候

我看到了绿色的风

它抚绿了山林树木

烫金了我的小牛

亲吻了家里的白墙

染黄了阿爹的苞谷

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告诉你

这是小锁写下的第一首诗,写给父母,也写给家乡,更写给那个心锁渐开的自己。

只是他的父母跟许多孩子的父母一样,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在外务工,都无暇陪伴孩子,更没有多少时间听孩子们读一首自己写的诗。

漭水中学每年只有一半的孩子可以考上高中,有机会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离开大山的孩子很少再会回来,而留下的孩子才是这里未来的主人。

‬2

小锁的同班同学穆庆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独自生活了。

她的父亲几年前因车祸去世,母亲在广东打工贴补家用,供两个女儿上学和生活。

他们家的老房子被山体滑坡冲垮了,母亲借钱盖了新房,为了还债,她去到广东的工厂打工,一年到头不能回家。

姐姐上了大学,读的是免费的师范学校,而她也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生活。

又到了诗歌活动课,这一次“是光诗歌”公益机构的创始人康瑜带着孩子们围坐在篝火前。

她要带着大家聊一个遥想未来的话题。十多年以后,他们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爸爸或者妈妈。

看着温暖而热烈的火焰在夜幕渐深的黑暗中愈发明媚,孩子们心中慢慢浮现了各自不同的答案。

有人想要做一个理解孩子的妈妈,希望让孩子开心快乐,如这火焰一般,即使终将熄灭,也要用尽最后的力气好好灿烂。

有人想要做一个像大海一样的爸爸,让儿女坐在自己像船一样宽广的背上,让他们知道人生的航道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波澜和狂风。

而穆庆云却说,她想做一个自私的妈妈,她会教自己的孩子要把爱留给自己的孩子。

康老师给这个答案送去了掌声,因为她理解了小云心中对母爱的依恋和期许,也知道她一定会成为那个把全部爱都留给孩子的“自私”的妈妈。

康老师带着孩子们举起双手,闭上眼睛,慢慢伸开手,给未来的自己,那个已经为人父母的成年人一个跨越时空的拥抱。

篝火越来越旺了,孩子们沉浸在与未来的自己心灵沟通的意境之中,有的人眼角泛起一丝温热,有的人念念有词享受此刻,孩子们的手慢慢抱住自己,温暖自己。

孩子们在这个夜晚过后也许能更多地理解一些父母的苦衷,虽然他们的心中依旧有着许多情绪和情思,而夜空中写下的话和汇成的诗,便是抒发自我、传情达意的最好方式,也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动课程。

回到家中,小云开始在纸上写诗,她跟母亲约定晚上八点相见在手机两端。

视频通话接通,看到妈妈出现在小小的画面框里,一声深情的“妈”伴着她自然而然的笑容,瞬间绽放,灿烂动人。

可她笑得越灿烂,眼中的泪水就越滚烫,好在有诗,让万千言语和情思,在字里行间温暖彼此的内心。

小鸟是大鸟的孩子

白云是蓝天的孩子

路灯是黑夜的孩子

母亲去广东的时候

我把我的鞋放在母亲鞋的旁边

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这首《孩子》是穆庆云写下的第一首诗,也是将自己对母亲的所有思念倾诉表达出来的亲情小诗。从此,她们母女相约,每周读一首小诗,母亲的歉意,女儿的感恩,都在这诗里纵情传递,无声胜有声。

‬3

漭水中学的校长委托公益组织,请来了壁画艺术家文那,要把孩子们写的诗画在墙上。

其实诗歌并不能够改变什么,无法改变他们与父母的亲情分隔,无法让他们的家从深山里搬到镇子上,也无法让孩子们的父母时时刻刻陪在他们身边。

但正如康老师所说:“诗歌更像是一个翻译器,当这些孩子有感情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希望外面的人也能看到这群孩子是在闪光。”

“是光诗歌”的口号是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而通过各种公益机构组织,社会各个层面的志愿者以及乡村教师发现寻找,已经有近七万名孩子感受到了人生第一堂诗歌课的独特魅力。

而这些孩子们的诗也被精选收集到了《大山里的小诗人》这本书中。

120首儿童手抄诗,搭配上73幅由世界各地插画师完成的随书插画,用诗情画意描绘了大山里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呼唤与回响。

其实写诗并不难。

只要眼底有光,心中有爱,诗就可以在不经意间从眼睛流淌到心,定格此时此刻,铭记此情此景,承载着过去也畅想着未来,再从心底流进脚下的路,一直通向远方,目光所及,便是心之所往。

纪录片结尾处,孩子们说诗歌是垃圾桶,可以倾吐烦恼;诗歌是桥梁,承接着看不到的远方;诗歌是一封信,写满情绪感想;诗歌又像是万物,可以有形有响,也可以悄无声息。

对这些孩子来说,诗歌就像是一把把能打开心中枷锁的钥匙,让他们可以走出内心的世界,推开一扇崭新的大门,带着眼底的光和心中的爱,去寻找诗歌通向的远方与未来。

诗歌也许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不了他们对亲情的渴望,改变不了难以两全的现状。

但诗歌会改变他们奔赴人生时的感受与追求,改变他们看待世界时的角度与方法,改变他们心中光亮的范围和温度,改变他们脚下道路的方位和厚度。

诗歌改变不了什么,也会改变一些什么。

诗歌,让孩子静静长大成最好的自己,让世界渐渐恢复到原本的样子,也让光常亮常心,让爱永恒永续。

影片最后的诗歌节选如下: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高松

那就当棵山谷的小树

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

那就当尾小鲈鱼

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

有大事,有小事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

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做一个最好的你》(节选)

愿我们都能做最好的自己,共勉共前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