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学第一课2021年直播视频(励志成长故事求知励志的开学第一课,武汉少年对话科学家陈孝平)
“陈院士,您好!请问什么是赤脚医生?”
“我国已经有人工肝替代治疗,人造肝脏也处于试验阶段。我非常好奇您的科研团队还在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学习生活中时常会面临着许多困难甚至是失败。我想请教您,您从医40年,在每一次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时是如何调整心态并处理的呢?”
武汉少年向科学家陈孝平提问。记者彭年 摄
9月1日是开学第一天,由市科协、市教育局主办的“少年对话院士”江汉区专场活动在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胰外科领域专家、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以《医路传承 立德树人》为题为线上线下2300名学生开讲。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校区、武汉一中、红领巾学校、大兴第一实验学校学生代表与陈孝平展开对话。
陈孝平是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先后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3项和肝移植术1项、提出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等,他还建立了国内首个由院士领衔的科普工作室。
科学家陈孝平。记者彭年 摄
短片《寻找最SCI的故事》讲述了陈孝平因目睹两位亲属因病痛离世而立志从医的故事。为解决肝脏易出血、供体少等问题,陈孝平潜心研究、反复实验,提出了一系列大胆想法并成功实施,挽救了数万病人生命。他总结从医40年经历,认为对待病人要做到“严、精、勤”,即严于术前、精益求精、勤观察勤处理。
陈孝平的求学、从医经历以及成为我国第一位肝外科专业医学博士的励志故事深深感染了同学们,线上线下学生竞相提问。“陈院士,我胆子小,我的胆会被‘吓破’吗?”“我胆子大,我的胆是不是比她的胆长得要大些呢?”暑期,同学们查阅了陈孝平院士的相关背景,提前准备了一千多个“提问小纸条”,最后由主持人遴选出十个代表性问题。
武汉学子在认真聆听科学家陈孝平的演讲。记者彭年 摄
陈孝平笑着一一解答,他告诉同学们胆是不会被“吓破”的,胆是人体的器官,胆的大小和身高体重有关。“人体很多器官是可以再生的,比如肝脏,正常情况下切掉一半,一个月左右就能长到原来体积大小。”除了科普医学知识,他还叮嘱同学们遇到困难时要摆正心态,要有必胜的信心,经受的磨难对未来人生的成长会有帮助。
在现场,让观众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暴走妈妈”陈玉蓉突然现身。只见她手捧鲜花缓缓走上舞台,向陈孝平院士致敬并表达感谢。14年前,陈孝平主刀的“暴走妈妈”救子捐肝手术获得成功,至今,母子平安、生活幸福。“作为一个长辈,我想跟各位同学说:努力的意义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尽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谁,只有努力多一点,人生才会遗憾少一点。我们要始终相信,追光的人,终点一定是光芒万丈。”陈玉蓉说。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暴走妈妈”向科学家陈孝平鲜花。记者彭年 摄
别具一格的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非常感动,“感谢您让很多病人摆脱了病痛重获健康,感谢您为国家医学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也感谢您将健康知识传授到了千家万户。我们会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不畏艰难,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奋发向上,努力成为国之栋梁!”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邹永宁 陈诗灵)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