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鸡娃是什么意思?(妈妈的成长故事“鸡娃”妈妈的成长故事(一))

前些天,受某中学邀请在中考前给家长做一下分享。我不是心理专家,没有学术性的话题分享,唯有自己的成长故事,也许身边的事例更能引起共鸣吧。

故事得从陪读故事开始,曾经的我是这样鸡娃的。

“不能输在起跑线”这个声音告诉我:重心要放在孩子身上,在事业峰值期选择回城做一名陪读妈妈。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择校选班,充分发挥链接优势,读最优的班,找最好的老师,游离于各大补习兴趣班;生活上安排的妥妥的,餐点变着花样做,水果时时上鲜,按时按需按量,同学只能和成绩好的玩,旅游也是家长组团同行……

“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成了我的全部,无论大考小考,想着法子在第一时间获取分数,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县排名乃至市省都会进入我的量化视线;随着分数的动态去打听进步大的孩子最近在干嘛,能否也插孔进去提升一下;接送孩子能到教室门口绝不在校门口;这样节奏我特别有安全感,能掌控孩子学习命脉,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这样坚持下去,学习大业没问题。

一年365,一天24都安排的有理有序,在我铺设的轨道上看似正常运行着,可带来的结果是亲子关系降至冰点,用一个词形容“剑拔弩张”。

成天甩着脸子闷闷不乐,沟通讲话用扩音器都难听清,任何动静都能点爆导火索,生活小心翼翼,说话轻声轻语,唯恐稍有不慎再次陷入崩溃的漩涡,讨好型人格在此无用武之地。一次歇斯底里的反抗选择了躺平,不想上学了。

那一段时间里,我束手无策,错在哪?不服气的问:我还要怎样,放弃事业,放弃朋友,把能拥有的一切都给了你,我认为最好的一切都给了你只负责做好一件事情就是学习,就这么难吗,学生的本职不就是学习吗?

我闯进了爱得误区,畸形的母爱让彼此窒息。焦虑渗透着每个毛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我寻求心理咨询,得到的结果是孩子很棒,问题在我。母爱的背后潜藏着满满的恐惧,恐惧冲突,恐惧未来,恐惧责怪,恐惧失去,恐惧不被爱,更是对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怎么办?焦点转移。言传不如身教,你一个人学习孤独,我陪你,看有多难。开始学着看书可依然焦虑,不管后真的会学习吗?放手后愈糟糕咋办?带着这份担心,把我职业属性演绎得淋漓尽致,拿着书假装学,在20平米的公寓里,频繁找合适的角度,眼神频率的偷瞄。

女儿一句话让我感觉像做了错事:不用这样子,好好看你的书。百般武艺献上无果,被动选择了真学。当我沉浸学习后,整个场域是和谐的。改善关系唯有自我成长。开始加入各大社团组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减少关注。

当我深度走访中发现还真有那么一群人为不能读书的学费发愁时,感觉我们是幸福的。用感恩的心态生活,写公益日记,记录陪读点滴,尝试用欣赏眼光去接纳,不再攀比。

可无论怎么改变,“期待好成绩上好大学的目标”一直没变,时不时唠叨,拐着弯的问候,聊天式的关心背后能读出“要学习”三字。叛逆的行动就是准备提笔,因你“关心”而马上停笔。

想学又学不动的拉扯状态起伏,不上早晚自习成常态,我的任务就是负责请假。索性飞出去散心,这一举动在当时高三紧张状态下的选择是震惊的,2天回来后的反馈:妈,你让我见了山顶,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孩子是难得人间小清醒,很清晰自己需要什么,什么不适合。调整学习目标后,提出不想参加学校三轮复习,只借教室场域。平复情绪后无奈的说:学习是你的事,自己去跟老师谈,老师同意我是OK的!

自己决定的事情定会全力以赴。找到老师,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翻转课堂学习,每次问学的怎样,得到的回复就是:关你啥事,高考是我的事,你问了帮我考吗?

带着目的的“关心”在一次次碰壁后,选择了无条件的相信和尊重,不再去打听分数与名次,心情怎样想吃啥,健康就行,还在学习之余聊一聊毕业前的八卦

高考志愿提交的那刻,长舒一口气,使命完成,也上了一本,“鸡娃”故事剧终。从此将背上行囊独立人生,可生活的剧情总是不按常态出牌。

步入大学,我也安心工作,一切都很平静。突然一天,接到电话称要休学,理由是不是他想要的大学生活,所选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要去寻找所谓的自由与创新,且用高考分数申请到了悉尼大学的offer。听到这个惊闻的消息以及不知怎么得到孩子他爸支持,能不焦虑吗。

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有些路注定要自己走。

那一刻,能怎么办?唯有蹲下来,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为什么?交谈中孩子很清晰自己的选择,也铺设好自己的路径。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相信他。

原本想去孩子擅长的领域一探究竟,他推荐我学习钱志龙博士的轻舟计划,读群岛大学顾远的《教育3.0》。孩子希望家长的支持是因认可而支持,而不是觉得任性不懂事而被动支持。

自我成长是救赎亲子关系,双向奔赴的一条路,是托举孩子梦想,走向彼岸的一条路。

-----------------------------未完待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