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杨绛先生成长小故事,不是一个人的世界(幼儿教师成长故事杨绛先生成长小故事,不要紧,大了就懂了)

杨绛一生都非常喜欢读书,从小就是,而且特别喜欢读诗,父亲杨荫杭就给她买来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如果她对某本书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父亲就会拿出那本书,悄悄地放到她的桌子上。但是如果她长期不读某本书,那本书就会不翼而飞。

可是杨绛一直到中学都还分不清平仄,按理说父亲应该教她,毕竟他是研究音韵学的行家,但是他没有,他对孩子们的教育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态度,只是说不要紧,大了自然就懂了。

后来,杨绛果然“无师自通”地懂得了平仄。

有一次,父亲问杨绛:“阿季,如果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就白活了。”父亲说:“我也这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常常是如杜甫的诗句所言的那样——润物细无声。

杨绛小故事启示: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家长填鸭式的教育,对家长是负担,对孩子也是负担。家长们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有没有兴趣,从小就给孩子报一大堆的辅导班,唱歌、跳舞、乐器、跆拳道、画画、滑冰等等,数不胜数,尤其到周末,家长和孩子一起赶场,好累啊!到头来,孩子上着上着就不愿意去上了。可家长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2.大了就自然懂了

孩子还说不清楚话呢,就开始背古诗词;小手还没力气拿笔呢,就写123;还没学好汉语拼音aoe,就迫不及待地去学英语ABC。由于孩子还小,接受不了那么多,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学了个半生不熟。其实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有些东西稍微一学就明白了,用不着那么小就学。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

父母回家玩手机,却要让孩子看书学习;父母晚上熬夜不睡觉早晨起床急急忙忙,却让孩子早点儿上床休息防止第二天起不来;

父母脏话连篇,却让孩子说话文明用语。

杨绛先生一生的成就卓著,这与她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能从中学习些什么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