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u孩子的日常美食(孩子成长故事怎么写PKU孩子的成长故事)
写在前面的话
看过很多很多故事,我的Sophie小宝贝也渐渐长大了,没有哪个故事如此真实贴切。今天下午我告诉她:你看,还没开学,要不给你布置点任务,写点啥吧!没想到这个善良的小姑凉一口就答应了,她说她一直想出书,写点自己的故事。那么这里,只是一个非常非常精简的浓缩版了。期待她的未完待续。可害苦了我这个老阿姨,她写了一个小时,我一稿看哭,二稿看哭....因为太过感动,这个文章几乎未做改动,祝愿我们的小Sophie今后的生活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PKU孩子的成长故事
1989年,中国的经济和科技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那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父母们刚刚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男孩,起初在孩子4岁前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6岁了,他们关注观察到自己的孩子非常调皮,有点多动症,头发颜色发黄,尿尿有一股特别的味道,智商也没有同龄的孩子那样高,他们后来带着孩子去了家里的县级医院,因为住在小地方,这里的医生也不是很懂这个孩子得的是什么病,无法诊断病症。最后,他们商量带着孩子去省会的大医院去检查,最终得出的结果是苯丙酮尿症。一个隐性遗传病。
当时家里人都很吃惊,因为家人的孤陋寡闻,只注意到了“遗传”,却自己在反思家里人从来没有得过遗传病,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当时家里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医生说,苯丙酮尿症是父母双方身体里有隐性基因,却不表现出来,生出来的孩子百分之25的几率会患病,但是苯丙酮尿症并不是绝症是可以治疗的,治疗好了孩子就会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治疗方式是特殊饮食治疗,不可以吃所有人吃的普通的食物,要去买专门治疗苯丙酮尿症的食物给孩子吃。但是因为发现的太晚,6岁才发现,孩子的智力已经受到了影响,比同龄的孩子落后许多,对大脑已经产生了影响,无法挽回。
当时家里很穷,特殊饮食的费用很高,实在无法喂饱孩子,他们放弃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和他们一起吃大家所吃的普通食物,孩子最后成为了弱智儿童大脑及神经系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无法正常去学校读书,后来在残疾人厂子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父母决定要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长大以后来照顾哥哥。没料,母亲很快就第二次怀孕了,可是父母都没有来得及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这个孩子,而且当时家里经济状况确实不是很好,艰难的做出决定把孩子打掉了。母亲第三次怀孕,到3、4个月的时候,不幸被检查出孩子畸形,不得不再一次割舍。母亲第四次怀孕,由于突发的事故,又一次被迫流掉孩子。
第五次,时隔12年,2001年,这位母亲成功生下一位比第一个男孩小12岁的妹妹。但是,很不幸,当妹妹4个月的时候也被检查出和哥哥一样的病——苯丙酮尿症。当时,家人们的心情无法形容。2001年的中国科技比之前发达了许多,家里也比12年前富裕了不少,中国也有对苯丙酮尿症的特殊饮食售卖,但是只有北京有卖。在女儿出生4个月的时候,父亲自己一个人,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北京,开启了给女儿买特殊食物治疗的道路。
就这样小女儿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由于父母要一起上班来挣钱养家,给孩子们买特殊食物,小女儿就由奶奶带着,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晚上父母下班回家。小女儿4、5岁甚至上小学1、2年级的时候(班主任管的不是很严),开始去超市买一些不能吃的食物,偷偷地吃。和邻居家的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也会经常吃小朋友的食物。因为苯丙酮尿症需要定期检测血值,小女儿的血值经常高。血值一旦高,就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会损伤大脑的发育,神经等等。
小学时候,中午都是给孩子送饭,母亲发现这样下去孩子不行,母亲来到学校和校长要求换一个管的严一点的班主任。校长同意了,被换到一个学习每次年组排第一的班级。因为不太爱说话,学习不太好,小女孩经常被老师骂,被老师打。因为作业留的很多,没有时间下课出去玩,有时候做不完题连饭都不让吃。就这样,孩子的重心都落在学习上,很少和同学出去玩,买零食吃。
时间很快,小女儿小学毕业了,改掉了去买自己不能吃的食物的习惯。全身投入学习中,也很自律。但是,却养成了内向,自卑的性格。自卑不是因为自己吃的食物和周围人的不同,而是学习上的不如意。在小学阶段,班主任说过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学习成绩,我们班总是第一,而你永远是最差的那个。之所以学习学不好,是因为吃的饭就和别人不一样。”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却永远让孩子无法忘记。因为学习差,而在学校中午吃不到饭,因为学习差,被老师打到手肿,在孩子心里留下的阴影,直到高三毕业才褪去。
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孩子就是每天自己带饭盒去上学,因为小学老师给留下的阴影而一直畏惧上数学课,怕老师,每次上数学课孩子总是乞求数学课可以快一点过去。后来,在班级里孩子遇到了好朋友,每天一起出去玩,一起弄些搞笑的小玩意,讲一些搞笑的事情,和周围同学关系也越来越好。性格也变得开朗不少,喜欢搞笑了。但是自卑却一直在她心里藏着,很快到了中考,成绩不如人意,最后自费读了高中。
高中时期,由于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在食堂吃饭,开始走进一直很陌生的食堂。最开始是只吃菜,然后晚上9点半到家再吃一顿饭。后来,觉得在学校时间太长了,有点饿,开始每天带自己的饭吃学校的菜。高中三年孩子的胃却越来越不好了,因为吃不饱饭,因为饭凉,胃病却越来越严重了。高中请假很多次,因为胃痛到无法忍受,晚自习第一节,胃疼到趴在桌子上大哭。不过,现在一切都好了。
小学,初中对于学习目的不明确而每天都在玩,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上了高中后在补课班遇到了一个211大学的研究生,23岁,是一个很聊的来的“老师”,更多的时候是“哥哥”。和他近距离接触发现了他很多的优点值得去学习,更加懂得学习的意义所在,得到很大影响。
因为吃特殊食物19年了,已经成为生活中无法抹去的一种习惯。长大了懂事了,对于自己的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也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终生治疗。小时候,不懂事,对大家的食物很好奇,总是问什么时候可以吃大家的食物,父母说等18岁就可以了,而等到18岁的时候,让自己选择停止吃特食,自己都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小女儿的心态很好,曾经说过:我的病是代表我和你们不一样的标志,世界上那么多的人,都是千篇一律的,而我和你们不同,虽说自己生病,可是却一样健康的生活下来了,不是也挺好吗?
也许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孩子挺不容易,挺可怜,但是那都是别人的看法,听听就好了,也不必太在意,做个开心的女孩不是挺好吗?
做自己,不在意别人。
可是内心深处却有一个别人碰不得的伤疤,就是自己的哥哥。因为周围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亲哥哥,还可以和哥哥一起出去玩,平时看到这是很羡慕。每次提到哥哥都会哭很久。‘哥哥’这个词语也成为自己永远的伤痛。
女孩一点点长大了,念了大学。当了助教老师,一切都很好,心态也很好,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病而一直不开心或者抱怨父母。一个很阳光的女孩。自卑也不再是因为自己学习的问题。而是以后要找的男朋友,因为是隐性遗传病,还有家里的情况,一直是一个纠结的问题….
不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就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乐观积极向上,做一个酷酷的女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