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名人的成长故事摘抄100字(名人成长故事简短名人成长故事(二十))

20

一代风流才子——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文坛领袖,诗词书画全才。

苏轼于1037年出生在今四川眉山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父苏洵是北宋颇有成就的著名文学家,母亲也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妇女。他家有“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之美誉。

四川是文人荟萃之地,曾有“天下诗人皆入蜀”的美称。苏轼的家乡眉山既有奔流不息的岷江,又有峥嵘的群山,是江山灵秀汇聚之地。环山抱水,风景秀美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气氛对苏轼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这不仅孕育了苏轼的聪慧和灵秀,而且也养成了他既洒脱豪放,又稳重热情的个性。

父母的引导使苏轼自幼喜爱读书学习。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亲自教他认字读书,还常给他讲故事。稍懂事的时候,父亲就是他最好的老师,给他讲经论道。因此,苏轼七岁的时候就精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学诗,对欧阳修、范仲淹的文章十分崇拜;十岁能文,并且出口成章,得到了亲朋好友的称赞。

有一次,在花园里,父亲吟了两句诗:“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苏轼听了说:“父亲,这真是好诗呀。”父亲说:“轼儿,这算不得好诗,要是在每句中加上一个很妙的字,那才会变成好诗呢。你想想加上什么样的字好呢?”苏轼想了一下,就说:“前句加上一个‘摇’字,后一句加上一个‘映’字,就成了: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父亲摇摇头说:“太一般了,不好。” 苏轼又想了想,很快说:“有了,改成‘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父亲听了说:“意思是出来了,不过用字太熟,也不好。” 苏轼又说:“父亲,那你说用什么字好呢?”父亲沉思了片刻说:“这样吧,你晚上睡觉时好好想想,再想不出来,明天要打你的屁股了。”

这天晚上,苏轼翻来覆去思索着,睡不着。天亮了,苏轼老早就爬起来,跑到父亲的房间里,对父亲说:“父亲,那两个字我想出来了,一个是‘扶’字,一个是‘失’字,‘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父亲说:“妙!这‘扶’字不止写出了杨柳柔弱的形态,还写出了清风绵绵的情意;这个‘失’字更妙,写出梅花、月色融在一起,没法分辨的情景。”

得到了父亲的夸赞,苏轼心里美滋滋的。不久,父亲要外出游学,苏轼和弟弟苏辙就拜张易简为师,继续学习。

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了。在这种自满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书房挂了一副自己写的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骄傲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许多文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所以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当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他不但没看过,连名字都没有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一刻,他明白“人外有人”的意思了。对着老人满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通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是不应该。

他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赶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但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住了,只见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然后端详一番,满意的摊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的很清楚,于是她来到书房,只见对联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母亲看到这里,微笑着点了点头。

苏轼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兴趣广泛。一天,刚下过一场细雨,窗外翠竹郁郁葱葱,令人赏心悦目。他想画下来,可是几次提笔,都无从下手。偏巧,这时他的表哥文与可来了,他是个画竹的高手。表哥说:“这样奇妙的竹景,你怎么不把它画下来呢?”

苏轼说:“表哥,你是画竹的专家,我正想画竹子,但是不知从何下手,现在请你来教我画墨竹吧。”表哥也不推辞,对着窗外的绿竹一阵凝思,随即挥笔飞舞。不一会儿,一幅千姿百态的墨竹就画成了。

苏轼说:“表哥,你画得这么好,有什么奥妙呀?”表哥说:“能有什么奥妙,不过就是多看多想多练罢了。下笔之前,必须多看,在胸中酝酿出竹子的形态和形象来,当这个形象出现时,你就马上动笔画竹子,要画出神韵来。”苏轼听了表哥的话就说:“这叫成竹在胸啊。”“对,对!是胸有成竹!”

从此苏轼在看书研读和写作之外,又加紧学习书画。按表哥所说的,他时刻注意观察周围景观,勤学苦练,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成了著名的书画家。

1061年,苏轼再次参加了“制科”考试,直言当时存在的弊政,宋仁宗很赏识他,升他做了礼部员外郎。

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大刀阔斧进行变法,苏轼起而与王安石抗争。苏轼和王安石的分歧主要是不同政见的分歧,如在解决宋朝财政拮据的问题上,王安石主张理财,苏轼主张节流,这是一个根本的分歧,这种分歧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实践的根源。

1071年,苏轼到杭州做官,在杭州,他留下了许多歌颂西湖的千古绝唱,最脍炙人口的就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079年发生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既名为“诗案”,当然是写诗惹的祸。苏轼也主张变革,但反对王安石的激进,政见不合自然要形诸笔端。一些人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说他不尊重朝廷,居然敢骂皇帝。苏轼有两句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副宰相王珪向神宗挑拨,欲置苏轼于死地。

苏轼入狱时曾与儿子苏迈相约:如果案情不重,平时送饭只送肉菜,如果情况严重,就以送鱼通知。一次,苏迈因事托人代送,这人正好弄到一条鱼就送了过去。苏轼大惊,料自己必死,就写了两首绝命诗托狱卒转交给弟弟苏辙。其中一首诗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义结来生未了因。”

因众人的营救,在被关押一百三十天之后,苏轼出狱,被贬往黄州。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下手中的笔,照样吟咏人生,指斥时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过不是为美人,而是为国家,为文学。

离开政治漩涡的中心,苏轼做过八处、十六年地方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总是尽力为当地百姓办一些好事,如徐州抗洪、杭州修湖、密州赈灾,令当地百姓十分感念爱戴。即使是在流放海南期间,仍然不遗余力推行文化教育,终于使这块蛮荒之地书声朗朗,文人辈出。

苏轼仕途虽然坎坷,但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他却是古今第一奇才。诗、词、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每门艺术都走在北宋时代的前列。苏轼的文风也极大地影响了北宋和后代的文风。

苏轼1101年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五岁。

详细内容请听音频~~

明天播出——名人成长故事(二十一):大唐诗仙——李白

我们的内容与昆明广播电视台FM100.8《亲亲宝贝》同步播出。更多精彩节目内容,您还可以关注新月亲亲宝贝微信小程序和网站(www.ynxinyue.com)。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