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家庭成长十件大事(我的成长故事100字家庭成长故事 | 一百个规矩,比不上一句宽容的话语)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小和尚羞愧难当,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违犯寺规越墙而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小和尚听到老禅师话后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以后再敢顶嘴,就别吃饭了!”“下次再考这么点分数,玩具全部没收!”“这么晚才回家,下次别想出去玩了!”当孩子犯错,或者没有达到家长心目中的要求时,大多数家长往往选择用负面的语言来打击、训斥孩子,同时立下各种规矩,想以此让孩子长教训。然而久而久之,这些规矩不但毫无成效,还严重影响了亲子之间的关系。(注:这里并非意指给孩子立规矩不好,而是探讨用何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更有效。)当家长苦恼为什么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难管教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是不是自己本身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有问题。父母严厉的训斥,紧张、高压的家庭环境,会严重打压孩子改错、成长的积极性。而父母的宽容,平等、友好、自觉自愿的氛围,会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宽松的成长空间。 01.用耐心接纳孩子的坏脾气很多孩子遇到不喜欢的事情喜欢发脾气,企图以此来换取大人的注意和妥协。其实我们观察下来,往往急脾气、坏脾气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比孩子还要急。琪琪妈妈就是个“急脾气”,工作中处理起事情来雷厉风行,生活中也毫不逊色。一天吃早饭时,琪琪看到阿姨端上来的饭菜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便开始发脾气说:“你做的饭真难吃,没有一个是我喜欢的!”妈妈见状,心里的火噌一下子就上来了,对着琪琪就是一顿好训:你怎么这么没规矩,这都是谁教你的,你自己不做饭还挑三拣四的,再挑早饭就别吃了!琪琪“哇”的一声就哭了,对着妈妈喊“你是坏人!”爸爸也很生气,抱怨妈妈一大早就和孩子吵。最后,这顿早饭谁也没吃好。上班的路上,琪琪妈妈想起咨询师讲到的“静能生慧”,告诉自己先冷静下来,稍后和老师进行了沟通,再次意识到是问题出于自己太急了。那天妈妈反思了很久,打算回家后向琪琪正式道歉。没想到,琪琪听后竟然抱住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妈妈也搂着女儿说,宝贝,妈妈也爱你,但是今天早上你对阿姨说话的方式不礼貌,妈妈才生气的,你看妈妈批评你的时候你也难过对不对,阿姨辛辛苦苦为咱们做早饭,听到的却是批评,你说阿姨难过吗?琪琪点了点头,说“妈妈我错了,一会我就去给阿姨道歉”。看到孩子转变这么快,妈妈很欣慰:“宝贝长大了,懂事了,下次想吃什么,我们提前告诉阿姨,这样阿姨就知道了,你说对吗?”果然,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琪琪的表现非常好,看到不喜欢吃的东西,也很平和地告诉阿姨她想吃什么,没有再发脾气。妈妈感慨说,看来自己遇事不急了,变得包容了,孩子也会跟着你改变,以后要用更多的耐心去接纳孩子的坏脾气!孩子任性、淘气,不懂礼貌,可能只是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如果父母试图用训斥、暴力强行将其掰正,往往会适得其反,并让孩子质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很多孩子并非不懂事,而是父母缺乏足够的耐心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没有给到孩子改变的机会和勇气。 02.用爱坚持找快乐大志经常和妈妈闹别扭,爸爸为此事担心了很久,最近用“找一”的方式,全家找回了久违的快乐。(注:“找一”是快乐营“寻的思维”的理念之一,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去外围、抓核心。)一天大志和妈妈因为一点小事,俩人又杠上了。妈妈气冲冲地和爸爸说,你来管吧!爸爸赶紧过去调节。一开始爸爸说话的声音有点大,大志干脆选择不理会,爸爸意识到后降低了声音说:“爸爸不是要批评你,爸爸是想和你一起把快乐找回来。”大志这才开始回应。爸爸说,咱们每个人都想快乐对不对,那咱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找快乐”,守住这个“一”。经过爸爸耐心的引导,大志告诉爸爸,从妈妈接他回家到吃完晚饭,他和妈妈都是快乐的,但是后来妈妈让他玩十分钟,快到时间的时候他就不快乐了。大志委屈地说,这时候妈妈还很大声地跟他说话,对他很不礼貌,他就更不开心了。爸爸耐心地问大志,那妈妈为什么大声和你说话呢?大志低着头小声地说,是因为妈妈在跟他说话时,他没理妈妈。问题顺利找到了。爸爸接着和大志说,妈妈工作了一天,是不是很辛苦?妈妈和你说话,你不理妈妈是不是也不礼貌啦?大志说是的,于是爸爸鼓励大志先跟妈妈道个歉,妈妈看到大志主动道歉很是感动,也表示刚才不应该发脾气。就这样,一家人重新找回了快乐。不得不佩服大志爸爸的耐心。每一位家长都渴望孩子能够幸福、快乐,但是,在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时,我们是忙着情绪先行,批评教育,把问题严重化,向负向轨道运转;还是就事论事,和孩子“找一”,分析、探讨,向着积极解决问题的轨道上运转呢?相信大志爸爸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03.我的鼓励,是孩子成长的契机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一般家长是回家后继续批评教育,还是帮孩子跳出情绪,理智地帮孩子进行分析、判断?一天,轩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一是因为上课为赶作业没有认真听讲,二是收拾书包的速度慢,影响了放学的时间。老师给轩轩妈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表示如果持续下去,轩轩会养成散漫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学业不利。妈妈表示,其实当她知道孩子赶作业这件事时,心里还是有点窃喜的,因为很长时间都是她在催促孩子,现在孩子竟然能自愿自发地加快速度,其实还是有进步的,只不过没有用对地方。  因此妈妈在接到轩轩后,并没有一上来就进行批评,而是首先满足了孩子吃的需要。轩轩看到自己做错事竟然没挨批评,感到很意外,觉得妈妈对他很好,心情放松了许多。于是妈妈趁机建议,回家后做一个思维导图来分析一下今天的事情,然后制定改进措施,轩轩欣然接受,回家后整项工作顺利完成,而且没有一点抵触情绪。看到孩子的转变,妈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做批评孩子的助手,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进步,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理解。孩子淘气、犯错的时候,其实正是最好的成长契机。如果家长只会一味地批评教育,立规矩,不仅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可能错过一次成长的绝佳机会。 好孩子不是打骂、训斥出来的,家长不应该依仗自己的身份,把惩罚作为一种教育孩子的特权;当然,更不是鼓励家长放任孩子犯错,不分场合地夸捧,而是要慧眼辨识孩子的表现,化训斥、指责为温柔的鼓励。因为温和友善,永远比愤怒暴力更有力量。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天生的好孩子。如果家长能把改变的焦点放到自己身上,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才不会轻易地用情绪和规矩来惩罚孩子,让孩子成长的更轻松,更快乐! 以上都是发生在我们“六力班”里的真实故事,“六力班”是我们对参加快乐营【六力少年培养工程】的家人们亲昵的称呼。家长们因《六力家长智慧》的课堂而相聚于此,并在生发智慧的路上相互鼓励,结伴而行,你愿意加入我们智慧家长的队伍吗?         快乐营近期课程预告         快乐营微信号:kuaile-tongjun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