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孩子你的笑容(爱迪生的成长故事你讥笑的孩子里或许就有“爱迪生” | 大国良师成长故事)

2021年11月,《教育家》发起的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启幕。活动分为三部曲:

1.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2.出版《大国良师的样子》丛书

3.推选“大国良师”

活动截止至2022年底。依据评选标准及参与要求,推选出10位“2022大国良师”,授予“大国良师”称号,每位“大国良师”将获得主办方提供的成长奖励基金10万元(税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开展“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参与方式见文末)。

《教育家》将陆续推出“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参选人撰写的“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一起感受良师的成长足迹,倾听师者心声。

时光飞逝,一眨眼,我的从教生涯已有十余年。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一路成长,那些充满欢笑或泪水的故事,被定格在记忆里,无法抹去,偶尔回顾,它们的力量会鼓舞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厌学的男孩

高一开学伊始,学校要求老师们检查教室和寝室,掌握学生携带违禁品的情况。最后一个被搜查的学生,是一个高大而强壮的篮球生,他板着脸,倔强地拒绝检查。教室里的气氛在一瞬间凝固了,我明白,书包里一定有“货”。于是我态度很坚决地告诉他,检查是统一要求,不针对某个人,也不允许有例外。在我这里发现问题,还可以给他一次改过机会,一旦升级到学校层面,后果会非常严重。我再次去拿他书包时,他不再阻挠,里面果然发现了一部手机。

我去和班主任反馈并沟通此事,最后决定不予处罚,但是会让家长知情,做到家校共管。在和他父母初步沟通之后,我对他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他是体育特长生,文化课成绩不太好,英语更是全班垫底。但在以后的朝夕相处中,我慢慢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心性纯良、大度包容的男孩。

有一次,他和同学之间发生了点意外,他的手被同学用剪刀戳破血流不止,我带他去医院缝合伤口,虽然很痛,接连几天都无法写作业,但是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父母,对同学的这次无心之过,都选择了原谅。

对于学习,他上课走神的时候,我就简单提醒;考试成绩差了,我也从不批评,只有关心和鼓励;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及时肯定,给予激励性评价。

但是,长期的各科成绩垫底,让他学习越来越跟不上节奏,自信日益被蚕食,最终养成了习得性无助,开始厌学。他的父母为此很是焦虑,请我帮忙进行心理疏导。

我跟他促膝谈心,告诉他,只要能坚持三年,到时候作为体育生考试,文化课成绩的压力没有想象得那么大。他慢慢有所好转,后来只要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他就过来找我谈心,让我帮他把念头及时摁下去,坚持慢慢适应了艰难的学习,读完了三年高中,并顺利考取了体育大学。

毕业季,他找到我,手里拿着一支钢笔,对我非常真诚地说:“老师,这是我最珍贵的一只钢笔,我今天想把它送给您,如果不是您,我估计早就不读书了,谢谢您。等我以后出息了,再来看望您。”

我收下了那只钢笔,一时间,心里暖暖的,百感交集,竟说不出话来。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习得性无助,发生在无数孩子的成长路上,它就像一头拦路虎,会叼走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会叼走孩子们的自信,会导致孩子们对挫折和失败的不当归因,会让他们裹足不前,迷茫痛苦。作为老师的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帮助孩子们赶走这只拦路虎,以爱为基石,采用激励性评价,给他们支点,让他们撬动学习的沉疴。给他们力量,让他们重新奔跑。

叛逆的足球生

班上一个踢球的男生,刚入学的时候,纪律意识非常淡薄,教室、操场、寝室,真是哪里有违纪,哪里就有他,很是让人头疼。我不得不开始严管,各种批评和处理,他自然也就成了反面典型,成了问题少年的代表人物。

人都有反抗意识,更不必说叛逆期的高中生。高压态势反而加剧了他的逆反心理,师生关系愈发对立。我带两个班英语,另一个班的同学们,上课的时候告诉我,这个男生对我意见很大,说我为一点“头发丝”大小的事,就要找他好几次,太过严苛。

他的不满竟已到这个地步,我也很惊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是取得进步和成长的重要途径。我开始尝试不那么严格要求他,更多的是包容,谈心,交朋友。鼓励他自律。学习上,发现并适度放大他的优点,其实这孩子挺聪明,只要稍用心,学习效率就挺高。

我给他制订了早读的背单词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一定让他够得着,但是得挑着够。同时制定奖惩规则。果然,他仅用15分钟背完一整个单元的单词,几乎全对,令我刮目相看。于是,我积极地对他给予表扬和赞赏,我们之间的距离,也慢慢拉进。

此后,他的英语成绩日益提高,期末考试竟然得了120多分,名列全校足球队英语成绩第一名。自制力虽仍有待提高,但是主要心思已经放在学习上,更可喜的是没有一次违纪。

我从那个学校离开那天,他主动跑去帮我搬行李,哭得稀里哗啦。

陶行知先生提倡“有教无类”,他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有些孩子坏习惯很多,看似无可救药,但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善于去发现那些被缺点掩盖的优点,既严格要求,又正确引导,他们一定会慢慢变得“亲其师,信其道”,也会迎来完全不同的人生。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湖北省襄阳市公办初中 闵勤学 

编辑|朱强

统筹|周彩丽

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教育家》发起的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

。活动分为三部曲:

1.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2.出版《大国良师的样子》丛书

3.推选“大国良师”

活动截止至2022年底。依据评选标准及参与要求,推选出10位“2022大国良师”,授予“大国良师”称号,每位“大国良师”将获得主办方提供的成长奖励基金10万元(税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开展“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

征集要求:参与活动的教师,撰文讲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成长故事。以第一人称撰文,体裁为叙事散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实感人。文章择优刊发《教育家》杂志、《教育家》杂志新媒体、学习强国等平台。

参与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寻找大国良师”专题页面提交申报表及教师自述的“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申报表及“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需同步提交)。如仅参与“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不参与“寻找大国良师”活动),将文章发送至邮箱xzdgls_jyj@163.com,文章中注明学校、姓名、联系方式。

征集|寻找学校课后服务优质课程,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发现师者之光!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启幕!@老师、校长,这里有属于您的专业成长方案!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