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研究人员对两组柴犬进行一项实验研究答案(父母的成长故事研究N位“牛人”的成功经历,他告诉父母:成长不如慢一些)
橘子:今天,来给大家安利一本口碑很不错的新书。
经常看小花生的朋友,应该对这个人很熟悉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Malcolm T.Gladwell,他的几本社会心理学著作通俗易懂,读的人很多,过去我们也安利过…
他在2008年出版的《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异类》)里,用大量数据和实例得出一个观点,非常火。他说:“在一个领域,只要通过一万个小时的努力,你就可以从平凡的人成为顶尖专家!”
这个观点太有吸引力了,大多数人都会想:看来,如果我从很早的时候就明确方向,给我1万小时奋发努力,就能走得比别人快,达到某项领域的顶级水平!
当了爸妈的人也会想:我这辈子已经晚了,但我能用毕生所学为孩子指一条“明路”,早早培养一项专长,早早背单词学古诗,早早学奥数…给孩子一个“先发优势”!
渐渐地,大家都趁早学习,趁早鸡娃(这就是所谓的“内卷”吧?),好像一旦落后就离成功越来越远了,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和迷茫…
别急…现在有个作家站出来义正辞严地说:“你们错了!根本没必要过早专攻一项技能!”
这个人就是他,大卫·爱泼斯坦(David Epstein)
爱泼斯坦是调查记者,也是杂志资深作家,过去几年,他研究了世界上大量的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用无数牛人的成长故事证明,十几年前的“一万小时定律”已经过时了,早早确定专长未必有优势…
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跨能致胜》),书里说:
有些领域需要早起步的人,但在21世纪,科技把世界变成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人人都需要跨领域的思考习惯和方法,才能成为有广度、多元、跨能的人才,因此应当先多元尝试、多方涉猎,再延后专攻!
这本书一度位于纽约时报和亚马逊心理学的榜首,比尔盖茨“2020年度书单”里也着重推荐
也得到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推荐和力捧,很适合当爸妈的看,更适合所有迷茫、焦虑的人看,你会有两个启发:
第一,如果你的孩子迟迟没有在某个领域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或是学得慢,别着急,多给他一些机会和时间,不要害怕落居人后,“效率、成绩好不等于进步,慢慢学成效反而比较好”;
第二,如果你人到中年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也不用迷茫,好好享受Early sampling(早期筛选)这个过程,“工作像是约会对象,别在第一次工作时就想选定终生”…
不罗嗦了,今天我把前言搬过来了(有删改),一起来读一读吧。
本文摘自《跨能致胜》
由采实文化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
以下内容由小花生网编辑整理,转载需获授权
---以下为书的前言,略有删改---
我们先从体坛的两则故事说起。
1
刻意练习的经典案例
这个故事你大概听过。故事中,这位男孩的父亲很早就发觉儿子的与众不同:
六个月大时,父亲抱着他在家里走动,他竟然能站在父亲的手掌上维持平衡;
七个月大时,父亲给他一根推杆,他坐在学步车里拖着它到处游走;
十个月大时,他从宝宝餐椅爬下来,一摇一摆走向为他打造的小高尔夫球杆,模仿在车库看到的挥杆姿势。
由于父亲还没办法跟他用言语沟通,所以靠画画教他球杆的握法。“这孩子小到还不会讲话,要教他怎么推杆真是不容易。”父亲后来说。
两岁的时候,按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的划分,这个年龄是学会「踢球」与「踮脚」等重要肢体动作的时候,他却已经登上全国性电视节目,拿着和肩膀一样高的球杆,一路推球,经过啧啧称奇的美国老牌喜剧演员鲍伯霍伯(Bob Hope)面前。
同一年,他参加第一场比赛,赢得未满十岁组的冠军。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出来了,没错,说的就是老虎伍兹 Tiger Woods…
伍兹1975年出生在美国加州,父亲厄尔·伍兹是一名越战老兵,有华裔、印第安人和非裔美国人血统;母亲是泰国移民,有泰裔、华裔和荷兰人血统(所以伍兹也有华裔血统)…
老爸厄尔曾经也是优秀的运动员,大学打球时,他是场上唯一的黑人球员。自知没顾好前任婚姻的三个孩子,有了伍兹后打算“将功赎罪”,要顾好这第四个孩子。
一切都要按自己的培养计划进行,时间一点儿也浪费不得。于是,伍兹才三岁,老爸就让他学习各种高尔夫技巧,譬如沙坑救球的方法。
还会教三岁的伍兹怎么面对媒体记者—自己扮演记者,教儿子怎么回答提问。
伍兹四岁的时候,老爸早上九点会在高尔夫球场放他下车,八小时后再来接他。
8岁,他在世界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上赢得9-10岁男子组冠军,之后参赛不断,拿奖不断。
14岁时的伍兹,当时赢得了青年高尔夫经典赛全国赛,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胜者
1994年,19岁的伍兹到斯坦福大学读书时已经很有名气。23岁,伍兹就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早上起来,跑4英里,然后我会去健身房,开始举重。然后我会击两、三小时的高尔夫球。我会去打高尔夫,之后回来,训练我的短杆技术。我会再跑4英里。如果有人想与我打篮球或者网球,我会打篮球或者网球,这就是每日的常规。”
成年后努力训练的伍兹
2
多元尝试也不阻碍发展
再看第二个故事。
他的母亲是一位教练,但是从没训练过他。当他在学走路的时候,会绕着母亲踢球。
小时候的周末会跟父亲打壁球,还学了滑雪、拳击、游泳、滑板、篮球、手球、网球和桌球,还利用邻居的围篱打羽球,在学校踢足球…
日后,他认为正是大量接触各种运动,才锻炼出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性。他什么运动都碰,只要有球就好。“有球的话,我会特别兴致勃勃。”他回忆道。
他是很爱打球的孩子,但父母对他的体育之路倒没什么想法,母亲后来说:“我们没有打算让他往这走,或往那走。”她跟孩子的爸就只是鼓励他多方尝试,事实上,这是必要的选择。
虽然他母亲在教网球,却不想陪他练球:“他总会惹我不爽啊。他都试些稀奇古怪的打法,从不规规矩矩把球打回来。对当老妈的来说,这样很没意思”。
这孩子十岁出头的时候,开始对网球产生格外浓厚的兴趣:“若说父母有影响我什么,那就是试着让我别对网球一头热。”
当他跟别人较量,母亲常常开溜去和朋友聊天。父亲呢,也只有一条规定:不要作弊。在这个基础上,他开始打得可圈可点。
他十多岁时,球技好到受当地报社採访。记者问他,以后领到网球比赛的第一笔奖金打算拿来买什么,他的回答是“买奔驰(Mercedes)”。
母亲一读感到愕然,后来记者给她听访谈的录音档,才发现这纯属乌龙,他是以瑞士德语回答“更多CD(More CDs)”…
这孩子无疑对网球是很在行的,但是当网球教练决定把他调去跟更高年级的球员对战的时候,他却要求调回来—因为这样才能跟朋友一起打球。
毕竟,他的一部分乐趣是在上完音乐课、专业拳击课或足球课之后,可以跟朋友玩在一起。
而当他终于放弃其他运动项目(主要是足球)专注于网球的时候,其他同年龄段的孩子老早就跟体能教练、运动心理师和营养师合作了。这样的情况并未阻碍他的长期发展。
1998年,他获得温网青少年男单冠军,2003年第一次在温网成人组夺冠…
这个人就是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费德勒(Roger Federer)1981年在瑞士巴塞尔出生,有一个姐姐。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南非人。
年到中年,费德勒在三十五岁前后,明明已届许多传奇网球巨星的退休年龄,他却仍笑傲网坛,独占世界第一宝座。
2019年他获得了第101个冠军头衔
3
两位世界冠军,养成之路天差地别
2006年,老虎伍兹和罗杰费德勒首次见面,也很快就结为朋友,爱争论谁才是最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王者。
不过费德勒仍发觉两人的差异。2006年,他向一位传记记者说:
“他的人生故事跟我截然不同。他从小立志要打破大满贯的纪录,我只是梦想跟鲍里斯·贝克尔(Boris Becker,德国有名的网球运动员)见上一面,或是有朝一日登上温布顿的赛场。”
费德勒跟伍兹不同,起步得比成千上万个孩子更晚。儿时父母是采用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起初他也没把打球多当一回事,日后却跨能致胜,称霸球坛,堪称史上第一。这种历程似乎非常罕见。
相较之下,伍兹的成长过程堪称专业养成畅销书的典范,甚至他父亲就写过一本热销的育儿手册。伍兹儿时不只是打打高尔夫,还经过不懈的「刻意练习」,即一万小时定律的那种苦练。
这个定律源自针对三十位小提琴家的研究,刻意练习是指“得到相关最佳做法的明确指导,有人从旁监督,立即获得意见回馈与表现评估,并且反复进行相同或类似的练习”。
这种及早专精的压力远不只见诸体坛,我们常听到,如今世界竞争激烈,所以我们统统得更加专业化才行,而且得尽早起步。
许多耳熟能详的成功典范都是很早就展露头角:莫扎特从小弹琴,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从小敲键盘。
顶尖运动员在生涯巅峰确实比次级运动员花上更多时间专注于刻意练习,但
当研究人员检视运动员从儿时开始的整段运动生涯,见下方图表。
顶尖运动员起先通常花较少时间刻意练习日后专精的运动项目,反而经历研究人员所称的“尝试阶段”,接触各形各色的运动,通常是经过漫无计划的尝试,最后建立各种运动能力,明白自身能力与偏好,之后才投入特定项目全力练习。
在2014年尾,一支德国研究团队碰巧发表论文指出,在刚赢得世界杯的德国国家代表队里,多数球员比业余联盟的球员还晚起步,迟至二十二岁以后才好好投入团队足球,儿时与少时只是随兴踢球或练习别种运动。
两年后,另一篇有关足球的研究论文发表,比较儿童在十一岁时的表现,再往后追踪两年,发现参加多种球队或随兴踢球(「而非接受整套足球训练」)的人进步较大。
如今许多球类运动都有类似研究结果,从冰球到排球皆然。
4
不少顶尖人物靠多方涉猎成功
2014年,我写出我的第一本书《运动基因》(Tne Sports Gene),在后记提到有关“较晚才选专攻项目”的数个运动研究。隔年,我获邀谈这些研究,演讲对象让我出乎意料,不是选手或教练,而是退役军人。
在准备之际,我细读有关专业训练与职涯转换的非体育类论文,结果令我惊讶。
一项研究指出,较早投入专业的人在大学毕业后收入较高,但较晚起步的人后来居上,原因是找到更符合自身技能与个性的工作。
许多研究显示,在科技领域提出创新发明的人往往多方涉猎与投入,主动舍弃深度而取广度,从而提升创意,不像其他人只专攻一个领域。
我也开始发觉,无论是儿时弃音乐课而选绘画与棒球的作曲家艾灵顿(Duke Elington),
还是原本梦想写小说,却成为菲尔兹奖首位女性得主的玛丽安 米尔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
这些我极欣赏的高手大多是走费德勒这条路,而非伍兹这条路。
我深入探究,发现不少顶尖人物是靠多方涉猎与广泛兴趣而成功:某位艺术家换过五个行业才找到天职,改变世界;某位发明家抱持反专业化的哲学,把一家十九世纪的小公司经营得蒸蒸日上,跃居家喻户晓的全球巨擘。
任天堂第一位开发部长横井军平,因喜欢小发明,救了即将破产的公司
当年,我只有初涉非体育类的相关研究,所以跟那一小群退役军人演讲时,几乎都以体坛为例,其他研究只蜻蜒点水带过,但他们听得心有戚戚焉。
演讲结后,观众纷纷上前介绍自己,原来他们全部是起步较晚或换过职业,且我发觉他们都对此有点担心,甚至引以为耻。
现场观众原先是伞兵和翻译人员,现在想当老师、学者、工程师和企业家,一个个跃跃欲试,却暗藏恐惧,他们的履历上没有雇主所需要的线性职涯规划,也许正开始跟比他们年轻(许多)的同学一起读研究所,也许正比同辈晚转换跑道,只因先前在累积无可替代的人生与领导经验。
但这本该是独特优势,在他们脑中却沦为负债。
这场演讲回响热烈,所以主办方邀我到各城市进行小型演讲。每次演讲前,我详读更多研究,跟更多学者交谈,我看到研究指出,资历优秀的专家可能变得眼光狭隘,经验反成阻碍,却还日趋自满,这着实危险。
我跟认知心理学家交谈时也赫然发现,原来根据许多备受忽视的研究指出,学习本身最好慢一点,知识才能扎根,虽然会在衡量立即学习成效的考试上表现不佳。
中年寻求职涯第二春也可能看似如此。扎克伯格有句名言:“年轻人就是比较聪明。”
然而在科技业,五十岁的创业者更可能创办大为轰动的成功公司,机率比三十岁的创业者高出将近一倍,三十岁的创业者也胜过二十岁。
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普查局的研究人员检视蓬勃成长的新创科技公司时,发现创办人的平均年龄为四十五岁。
某位蜚声国际的学者告诉我,专业化风潮导致“平行壕沟的系统”,不利于创新。人人埋首挖自己的壕沟,虽然问题的解方也许就在一旁,但绝少站起来望一望旁边的壕沟。
当年我大学毕业,在太平洋的科学研究艇上做研究,确认了我想当的不是科学家,而是作家。
我从没想过,这般弃理从文之后,我会在纽约某家报刊当夜间犯罪版记者,不久后成为《运动画刊》的资深作家,却又出乎自己意料的旋即离开,开始怀疑我无法好好做一份工作。
然而,后来我学到广度的重要性,学到延后投入专业的重要,从而改变看待自己与世界的方式。相关研究涵盖人生各阶段,从儿童在数学、音乐和体育的发展,到找寻出路的大学毕业生,到必须做出改变的中年专业人士,再到寻求新事业的待退休人士。
世界日趋鼓励并要求高度专业,此刻我们都面对一个挑战,亦即如何保有广度、多元经验和跨界思维,延后一脚踏进专业的时间。
当科技把世界变成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人人只能管窥一隅,有些领域无疑需要老虎伍兹这样及早起步的人,这样专心致志的人,但我们也需要更多费德勒:立足广,经验多元,观点多样,足以跨能致胜的人才。
原标题:《他研究了世界上N位“牛人”的成功经历,告诉父母:成长,真不如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