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人在国外心系祖国的诗句(名人成长故事400字身在海外 心系祖国-容闳)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身在海外心系祖国-容闳。

容闳,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是中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也是近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和爱国者。他出生的年代有不少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办学校,他父母预料到将来中外交往必将扩大,便送他去学英文希望他将来做一个高级翻译,跻身外交界或商界。

7岁时他被父亲送到澳门郭施拉夫人所办的教会学校,后来这所学校解散容闳只好回到家乡开始学习汉文。

1840年他父亲去世,家庭全部的重担落在他母亲身上家中一贫如洗,孩子们各尽所能帮助母亲干活。容闳分担的任务是在附近贩卖糖果。他做生意十分认真,每天清晨三点起床,傍晚六点才回家,每天赚二角五分钱全都交给母亲,后来又干拾稻等零工。

不久在澳门传教的合信医生应郭施拉夫人之托找到容闳,将他带到马礼逊教会学校去读书。1850年马礼逊学校解散,校长回美国时决心带几个中国学生过去。容闳要想凭自己的经济力量去美国求学是不可能的。见有此机会他便表示愿意前往,他说服母亲得到了保护人的慷慨资助,乘船经长途旅行到达美国。

进入马萨诸塞州的蒙森学校,校长对中国颇有好感,因而对来到该校的三个中国学生十分关心,希望他们有所作为。他们三人寄食在一位女教师的母亲家里,每天都要自己打扫房间冬天自己劈木柴取暖,他们靠半工半读来维持生活和学业。

两年后在蒙森学校的学习结束,容闳和另一个中国学生在讨论今后的计划时达成一致决心在美国继续求学,但保护人当初只给了两年的学习经费,后经两位教师帮忙在香港的保护人决定如果进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读书就继续给予资助,另一中国学生接受了这一建议。

而容闳决心不离开美国,他向往的是美国耶鲁大学,他留下来了但没有可靠的资助金支持他完成大学课程。他的两位老师劝他申请资助贫苦学生的临时助学金,这项基金由蒙森学校董事会掌管,而且规定很严,除非领受者签订誓约。保证愿为布道而学习,日后当一名教师,否则不能享受这项助学金。

容闳不愿意这样的结果,但校董会还是约他去与牧师面谈,牧师表示只要容闳与他们签字立据,保证毕业后回中国做传教士,就十分乐意授予他这份奖学金。可是容闳认为这样做会碍他以后自由为中国课福利,他为中国效力,而布道并非唯一造福国家的职业。

两位老师见容闳虽然穷困却不受贫困驱使,不以内心坚定的责任感作代价去换取眼前的利益,都认为他做得对。1850年夏容闳的一位老师经过争取,终于使乔治亚州萨瓦那城"妇女协会"会员同意帮助容闳进大学。

容闳重新鼓起了勇气到纽黑文去参加入学考试,虽然他只学过15个月拉丁文,12个月希腊文和10个月数学,准备时间比别的同学少的多,他还是被录取了。进入耶鲁大学后他基础不扎实的情况立即从课堂练习中清楚表现出来,他必须花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来奋起直追。

整个一年级他每晚苦读到深夜12点,早上很早就起床看书,虽然基础差但凭着刻苦,他很快就赶上来了。二年级时他在两次英语作文比赛中获胜,并在这一学年的二三学期中都得了一等奖。从此他扬名校内外,但他从不自满,而是深感自己不足而苦苦求索真知,毕竟经济资助还是有限的,他必须考虑量入为出,学会精打细算。

他二年级后期在一个住宿、俱乐部、当事务员和食堂服务员,所得能付大学后半期的食宿费。后来他又得到一个助理图书馆员的职务,四年级时成为图书馆员、薪金30美元加上"萨瓦那妇女协会",和纽约欧立凡公司的资助收入有二三百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乡村牧师的年薪,还有一些热心妇女时常捐赠给他衣物,因此他的生活基本能够维持,而他也不追求物质享受。

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报国。大学最后一年中国可悲的境况经常出现在他脑海,令他心情异常沉重,他通过勤奋努力终于达到求学目的。然而毕业后干什么?他决心回国办教育。使中国的下一辈人享受与他同样的教育,希望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以复兴,变成一个开明富强的国家。

1854年他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后,便尽一切智慧和精力奔向这一目标,从那以后直到去世,不管命运坎坷多变,他一直为圆满达到这个目的,辛勤地劳动着期待着。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