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孔子小传500字(孔子的成长故事孔子小传)

孔子3岁丧父,属于单亲家庭。17岁丧母后,他穿着丧服去贵族季氏家找工作,被其家臣嘲笑侮辱,说要招地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而不是叫花子。

孔子30而立。他在15岁时便志于学,立下了要刻苦学习的志向。至30岁时已博学多才,名声大振,开创了自己的教育事业——设私学,招门徒、弟子授业解惑。他教弟子学问是为了让弟子们去做官。古代文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为政)思想主张,走仕途是主路。

孔子本人也想从政,终于在过了知天命之年的第二年,即51岁时出任鲁国中都宰,为首都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后又先后任司空、司寇,这两个官职皆为省部级高官,为天子之五官(司马、司士、司徒、司空、司寇)官职。司空掌管水利、营建。司寇掌管刑狱、司法,相当于后世之刑部尚书,当今之司法部长。孔子出仕四年,成绩斐然,路不拾遗。

正是因为孔子从政后政绩斐然,这让齐国执政者害怕,怕鲁国强大称霸,便用美人计、离间计离间了孔子和鲁国执政者之间的关系。鲁国国君和执政贵族季桓子看到齐国送来的80名美女,心花怒放,喜欢地不得了,沉迷女色。孔子失望,辞官出走。

55岁时,孔子外出寻求从政的机会,历经14年,走了卫——匡——蒲——卫——曹——宋——郑——陈——蔡——叶——卫——鲁这样的路线。皆无国重用他。怀才不遇,贫困落魄,“累累如丧家之犬”就是他此时期的写照。他只想依附别的国君、掌权者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主张,但皆告失败。

没人相信他这个外来人,也没人愿意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国君会向他问政,孔子也如实告之,比如正名,名正才能言顺;君臣之伦,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重用君子而斥小人等。国君听了也很赞同,但就是不切实执行,每到一个国家,孔子先怀抱希望、幻想,但每每失望,便离开此国,投奔下一个国家。直到他心灰意冷,不再怀抱任何一丁点儿幻想时才放弃仕途,放弃功名、富贵,潜心做他的学术、教育事业。

他这14年的周游列国其实就是不断碰壁,不断放弃出仕念头,回归文化教育事业的旅程。

68岁,孔子回家乡鲁国,才正定自己的信念,修订《诗》、《书》、《礼》、《乐》、《春秋》,将他的思想主张放在了他修订编纂的这些典籍中。从他68岁回国至他去世的这5年间,是他总结自己一生的阶段。他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正是这一阶段的写照。此时所做地才是他自己内心真正乐于做的,再也不会像之前的十多年间那样老想依托别人来完成自己的理想了。现在完全靠自己,将自己的思想以文字形式留存下来,就像他评价自己编修的《春秋》一样,后世知道我,将因这本《春秋》,后世责骂我,也将因这本《春秋》。事实上,后世历代君王很重视《春秋》这本书。他编修的《诗经》在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时至今日,《诗经》也成为文学经典,被人们所喜爱。

孔子这一生并非一帆风顺,相反,磨难、困苦常常伴随着他。他也是常人,也有困惑、迷惘。他也会得到像子产、季札、晏婴、老子、子路、颜回甚至是一些隐士高人等直接或间接地指导、启示。他的自省能力非凡,懂得及时止损,看到此处令他失望,不能再待下去,立即走人。

孔子并不是死板的迂夫子,他懂得变通。言而有信是分场合的,被逼迫下答应的就可以说话不算数。他在匡地被当地贵族公孙戌围困了五天,公孙戌提条件,如果孔子答应他不回卫国便放了他们。孔子答应了,便被放了。放了就回卫国。弟子非常不解,孔子说,那是逼迫下订的,被强迫订下的盟约,神都不管这笔帐的。

孔子也并不是一个文弱的形象,而是一个温和而严厉,又有威严的一个人。当他和国君在齐国受到两次欺辱时,他就是一名勇士,两次冲向台前厉声喝斥、制止,更是要求执法者处决了齐国的那些“捣乱者”。

孔子不谈论鬼怪灵异事件,因为他明白生前死后之事,即使弟子问他,他也不告诉详情。他太明白这些事是不能随便说的。

孔子的言论、经历、人格精神是留给后世的一笔财富。我们研究他并反思自己,以求学习为人之道。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好学是为了成长自己。我们今日学习孔子也是为了成长自己,遇到难题、困境、开心的境地时想想,如果是孔子会怎么做。

骏亭2018年3月18日午于黑惠江旁漾江公路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