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三个小板凳的故事幼儿园教案(爱因斯坦成长故事从《三只小板凳》的故事看爱因斯坦的大脑功能失调)
2017年8月24日: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关于爱因斯坦的《三只小板凳》的故事。讲童年时的爱因斯坦上劳技课,交给老师一只样子丑陋的小板凳。当老师嘲笑他,说世界上不会有比这只更丑的板凳时,爱因斯坦从抽屉里拿出另外两只更丑的小板凳告诉老师:他一共做了三只小板凳,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比交给老师的那一只更难看。
单从这个故事来看,如果用今天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童年的爱因斯坦做个智商测试的话,恐怕会判定他是个非常典型的言语量表分数极高,而操作量表分数奇低的孩子。也就是说,童年的爱因斯坦有可能大脑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他的思维能力很强,但知觉组织能力很差。
那么,问题来了。
面对类似这样大脑功能失调的孩子应该怎么教?无一例外,我们会从孩子的薄弱之处着手进行突破。例如操作量表分数极低,那么我们就会拼命补齐孩子知觉组织方面的短板,让孩子进行大量的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
这个做法当然无可厚非。毕竟童年时期讲究“跑马圈地”,需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打开通向世界的各扇大门,而并不一定要求孩子在某一方面精专。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补齐这个短板的认知层面上,孩子的发展则有可能受限。因为短板就是短板,补得再努力也很难变成优势。所以,我们除了为孩子补齐短板,更要发挥孩子的优势,让孩子的长板变得更长。
譬如爱因斯坦的母亲,她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她不但陪着爱因斯坦搭积木,教他拉小提琴,更不断鼓励他发挥思维优势,去努力寻找和破解各种问题的答案。当周围质疑爱因斯坦思维怪异之声四起时,她却坚信自己孩子“没有任何毛病,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了不起的教授。”
正是在这种不囿于“补差”,更注重“培优”的教育中,爱因斯坦终究没有变成一个会做板凳的木匠,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剑桥大学自闭症专家Baron-Cohen和牛津大学数学家Iaon James共同分析了成年爱因斯坦的个性特征,他们认为爱因斯坦有狂热而执着的兴趣,但拙于社交技巧,难与他人沟通。而这几个特点正是高功能自闭症的显著特征。Baron-Cohen甚至断言,爱因斯坦就是个高功能自闭症患者。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考证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自闭,但通过《三只小板凳》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我们能确切地感知童年的爱因斯坦至少是个大脑功能失调的孩子。
对于大脑功能失调的孩子而言,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发挥孩子的优势有时候比追求平均和面面俱到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