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董卿的成长故事揭秘董卿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每个主持人都应该看看!)
2017年董卿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起,就坐稳了第一季度的大流量宝座,迎来了事业第N春。很多人惊呼,原来董卿姐姐才是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真·女神啊!
出身文化家庭,“虎爸教育”出才女
董卿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董善祥是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任职于嘉兴一家媒体;母亲金路德则是一名大学物理系教授。
“虎爸”董善祥对董卿管得特别严。从高一开始,一到暑假,父亲就给各个宾馆打电话,“你们那里需不需要服务员、清洁工?免费的。”让董卿铺床、倒垃圾、刷马桶、刷浴缸,让她知道“挣钱不容易”。
在学习上,父亲对她也十分苛刻。连环画是不被允许看的,因为“没意义”;看书时如果看到成语和诗词,都要抄写在小纸片上,不许照镜子,董卿回忆早上跑步时说:“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
董卿小时候被逼到什么程度,会在阳台边写一行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一半是写给自己,一半是写给父母看的。”她对父亲的形容也一直是“非常非常非常严厉”,“我父母从小对我特别特别严厉”,甚至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董卿曾说,“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当董卿已经从无名小卒蜕变成了“央视一姐”,当她已经在各类晚会和节目中驾轻就熟,当她已经收获了无数的鲜花、掌声、赞誉。可是董卿对自己,却也还是永远的不满意。她会说:“当别人在花前月下,陪男朋友去吃个饭,我还坐在地毯上,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过错。”
这样长大的董卿,也难怪会对自己格外严苛!
转战北京,付出终于有收获
1994年,董卿顺利进入浙江电视台,创立了《人世风情》栏目,积淀了良好的主持人功底。1995年底,她来到上海电视台,担任出境主持,采访过张国荣、姜文等人。
2002年,董卿毅然来到北京,主持西部频道节目。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节目反响效果也不好,她经常觉得灰心丧气,“你觉得你明明很努力,花了很多心血,却没有多少人看到你的成果”。这样的感受你是不是也曾有过,其实每个人都要度过这样的时刻,谁能坚持下来,谁就是胜利的那一个。
转机出现在2004年,董卿加入央视文艺中心,很快成为当家花旦!2008年,董卿迎来她的事业高峰期,一年内主持了130多台节目,付出终于有了收获!
吐词纳文,知性女神征服全国
董卿不仅在春晚舞台上,一次次惊艳了你我,更以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征服了全国观众。
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她曾流畅地诵出叶赛宁和博尔赫斯的诗句。
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叶赛宁《我记得》
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
而在《朗读者》中,董卿更是出口成章、字字珠玑,名言典故顺手拈来。
第二期开场,她引用了顾城的诗句: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
有网友这样评价董卿,“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可以说十分贴切。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来源:中国播音主持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