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董卿家庭教育(董卿的成长故事董卿: 父母教育我不要害怕撕掉标签, 不要畏惧重新出发)

上周末的《声临其境》,倪萍邀请来了董卿为她助阵。央视两代台柱子强强联手,果然让人拍手叫绝。

实际上,这并不是两代央视一姐的第一次同台。在董卿自己制作的节目《朗读者》中,就曾邀请过倪萍参加。

在节目中,两人刚一见面,便在镜头前泪眼婆娑。二人同框也一度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谈及当时的场景,倪萍动容地说:“一见到董卿,我们俩都挺激动的,可能有彼此欣赏的原因吧。”

早在之前录制《声临其境》的时候,倪萍就说过,可以请董卿,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董卿是表演系毕业的,她会演戏,会唱歌,会主持节目。最关键的是,董卿特别有脑子,很聪明。

节目一播出,大家对董卿出色的配音能力赞不绝口。但要知道的是,这其实也是董卿第一次参加这种竞技综艺节目,更是她第一尝试配音。

第一次就这么厉害?

了解董卿成长故事的人可能知道,这发生在董卿身上并不奇怪。因为,拼尽全力这件事早就渗进了她的骨子里。

董卿出生在上海的高知家庭:父母双双毕业于复旦大学,父亲董善祥是报社的总编辑,母亲金路德则是大学物理系教授。

董卿与父母

然而,作为独生女,董卿从未尝过“掌上明珠”的滋味。

董善祥出身贫苦农村,一路奋斗考进复旦,才由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笃信,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所以,他对董卿也抱有同样的期待。

董卿从小被要求承担家务,她开始洗碗的时候甚至还没有水池高。上中学后,在父亲的要求下,她每个假期都要“勤工俭学”,从商场营业员,广播站播音员,做到宾馆清洁工。虽然以董卿的家境完全无需至此,父亲还是让她从最基础最辛苦的工作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对于董卿的要求更是琐碎而具体的:不许多照镜子、不许总穿新衣服。父亲有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与其花过多心思在外表打扮上,还不如多看点书。

此外,董卿还必须每天抄写成语、古诗词、古文,并且大声朗读和背诵;在天亮之前被要求起床,去家门口的淮北一中的操场上至少跑够1000米。

父亲的严格要求,只是为了让女儿今后的人生拥有更多选择。

“河流只有遇到石头才会激起浪花”,董善祥希望女儿能够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动能。而董卿也真成了这样的人。

1994年,大学刚毕业的董卿陪朋友去考浙江台主持人,自己也顺便试了一下。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董卿被录取了,就此踏入了主持行业。

在浙江台工作学习了两年后,一次偶然机会,董卿参加了东方卫视的全国招聘。这一次,董卿再次成功。在东方卫视,她受邀主持一档新节目《相约星期六》,一年创下10%的收视率,董卿开始感受到什么叫小有名气。

1997年,24岁的董卿

1999年,面向全国的上海卫视成立。想要拥抱更大的舞台,董卿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第三次跳槽,即便她要丢掉大受欢迎的《相约星期六》。然而到了电视台,董卿才发现,由于是新台成立,卫视的运作还是一塌糊涂,她也并没有节目可以做。

“一开始上街还有观众认识我,但是很快就会把你忘了,当时觉得很郁闷。”

不愿每天无所事事空闲着的董卿选择重归校园,充实自我。她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文系古典文学的研究生。

退一步,果然海阔天空。

董卿在上海东方卫视

2000年,董卿被台里推荐主持“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熟稔的英语和大气从容的台风,令所有人眼前一亮。这一场节目更是给她带来了国内主持人最高荣誉——“金话筒奖”。在当时评委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她的情况下,全票通过。

这次获奖,也为董卿带来了另一个重要转折——金话筒奖的一个评委看中了董卿,邀请她加入中央电视台。

面对机会,董卿这次犹豫了。

董卿在央视主持的第一档节目《魅力12》

那个时候,董卿在上海已经事业成功,有名有闲,走在街头被拦下签名拍照也是寻常事。如果去北京,就意味着要抛下父母朋友、房子车子、还有人脉和资源。

“也许人的年纪越大,胆子越小,从上海到北京,我害怕失去手上有的那点东西。”

犹疑不定之际,董卿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从此我的生命中再也没有中央台这个事,我能接受吗?”

最终她确定了。如果现在放弃,将来她一定会后悔没有去试一下。

于是,再一次的,董卿选择换一个路口重新出发。

董卿曾引用作家克拉克的话说:“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没有停止生长。”这句话恰恰是她的真实写照。

加入央视后,董卿再次体会到了落差感。但这次,她有了心理准备。她将自己沉浸在工作中,一年里差不多主持了130多场晚会和文娱节目。而她要么在台上主持,要么在台下为台上的主持做准备。

2004年底,时任春晚总导演的郎昆通知董卿,她被任命为当年春晚主持人之一。董卿后来回忆,当时接到电话已经晚上十一二点了,她刚搬完家,疲惫不堪。

“谢谢郎导。”冷静挂掉电话后的一瞬间,她开始拿着扫帚在屋里转圈,“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搬一次家。”

2005年春节晚会,首次担任主持人的董卿

在郎昆的印象里,董卿对自己从不放松,无论工作大小从来不对付,“一件事没弄对,她都跟你没完。”

正是凭借这种坚持和韧劲,董卿在春晚的舞台上一站就是13年,而她也早已是央视挂历上高居前三甲的“一姐”。

2014年,董卿的事业迎来了巅峰,但她却觉得自己陷入了瓶颈期。

董卿一直记得第一次主持春晚时,随着升降台她一下站在全国观众面前的那种感觉——激动、兴奋、还有难以言表的幸福感。但现在,她渐渐发现自己只是在循着套路、凭着经验去完成工作,而不是依靠激情和热爱。

痛定思痛,她选择了急流勇退,把过去清零,开拓新的自己。放下话筒,董卿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的南加州大学进修。

“哪怕这个停止显得有点像急刹车,刹得人咣当一下,自己的脑门都磕个包出来,但也必须要停下来。”

对于更年轻的观众来说,他们几乎是在2016年、2017年才重新认识了董卿。

看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才第一次惊呼她的诗词和文化积累如此深厚,常常可以临场发挥、信手拈来,比起选手和嘉宾也是一点不逊色。

看她第一次当制片人推出的《朗读者》,看她多次为嘉宾落泪、跪在地上倾听,才发现这个在春晚舞台上素来从容优雅的“国家代言人”,也是内心柔软的感性之人。

在从事主持行业22年、进入央视14年、站上春晚舞台11年之后,这是董卿又一次的自我重启。

有些人并不理解,董卿为何在高峰时期出国进修。他们也不明白,做主持人驾轻就熟的她为何要挑战制片人的角色,去从零开始《朗读者》这样一档节目。

“我前20年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在这些综艺节目中,我用灿烂的笑容,得体的语言,甚至是美好的服饰唤起了大家的一些记忆,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感受。可那已经结束了。”董卿这样告诉周围的人。

2018年,春晚主持阵容公布后,董卿的缺席一时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董卿官方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

“撕掉标签,也不再计数。”

这也确实是董卿一直以来在努力尝试的。“再造巅峰”听起来风光无限,但人们往往只看到站在顶端时的万众瞩目,却不知道攀爬过程中的艰辛困阻,更无法体会繁华过后的落寞。

也许大多数人拼力前行,都是为了某个可能带来鲜花、掌声、名利的标签,如同“央视一姐”的头衔和十数年春晚主持之于董卿。

但只有那些不害怕撕掉标签、不畏重新出发的人,才能真正活出厚度、活得精彩。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