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娜76年的(谢娜的成长故事谢娜,被误解的27年)
谢娜的口碑,怎么突然变好了?
先是在浪姐第四季初舞台上,出乎所有人意料拿下人气排行榜第一的成绩;
而后纷纷扰扰多年的“借钱没还”事件,迎来久违的澄清,不少观众都自发为她支持。
要知道,虽然身为现象级国民综艺的主持人,但出道27年以来,谢娜总会因各种原因受到非议——
备受吐槽的主持水平、不被理解的外放性格,都与她在主持界一骑绝尘的知名度格格不入。
有人觉得她疯疯癫癫、总是一副不正经的样子;
有人认为她是受偏见所困,但也确实不适合做主持人。
直到近来复出,诸如此类的争议才逐渐消失。
逃出舆论风波的谢娜,究竟做对了什么?
2004年,现象级国民综艺《快乐大本营》迎来“七年之痒”。
越来越多同类型娱乐节目的出现,让《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呈下降之势;
另一边选秀节目的兴起,也吸引走了一大批观众的目光。
为应对危机,节目组决定改版,确立"全民生活化新娱乐"以及"主持人脱口秀"的节目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让节目更加娱乐化。
彼时李湘出走,当家女主持的位置空出,而谢娜热衷搞怪、自嘲的娱乐化特质又和节目创新的需求一拍即合。
可以说,谢娜和《快乐大本营》的缘分,恰恰就处于这天时地利人和之间。
而她也的确抓住了这一机会。
装丑扮演“火锅女神”,给自己起恶搞外号“马栏山坡姐”;
游戏互动环节里,不论会不会玩,都第一个往前冲,先想尽办法把场子搞热。
不怕丑,敢自黑,这样的主持风格很快让她坐稳了“湖南台一姐”的位置。
图源:《快乐大本营》
只是愈发高涨的名气,并不意味着观众的肯定,反倒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质疑。
B站上关于谢娜“招人厌”的名场面cut,篇篇都是爆款;
知乎上关于“谢娜为什么这么讨厌“的问题,更是有近一万条回复。
观众对于她的争议,大多集中于个人性格和主持能力。
就如节目的K歌互动环节,虽然确实忙于将场子搞热,但总是忽略嘉宾参与的意愿,屡屡抢嘉宾的话筒。
来源:《快乐大本营》
业内人士也曾因为不适应谢娜的主持节奏而颇有微词。
陈赫就曾爆料过谢娜和自己搭配一个节目时,完全不看流程,节目导演只能让陈赫负责把握节目主线。
来源:《拜托了冰箱》
更被诟病的是2008年跨年晚会,在如此大型、正式的主持场合,将新年祝福说成了“Happy Birthday”,造成无法挽救的失误。
大众印象中的主持人特质,是会控场、情商高、懂得看眼色,最好还能像董卿一样端庄而知书达理有内涵。
而谢娜在观众眼里却恰恰处于反面。
也因此,当观众提起谢娜时,似乎更愿意称她为综艺咖,而不是主持人。
“不知道她在笑什么?”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这是谢娜最常被提及的评价。
急于表现热闹的方式,总是不受其他主持人控制;
略显刻意和用力的搞笑模式,也常常令节目陷入尴尬之中。
谢娜也曾对此做过回应——
在《仅三天可见》里,她坦言自己是用“本能”来做节目的。
图源:《仅三天可见》
在当时,不少观众认为这“本能式主持”是谢娜的性格导致,势必是自小无忧无虑、没吃过苦,才能无所畏惧。
但总在嘻嘻哈哈的谢娜,成长经历其实并不快乐。
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就读时,小县城出身的谢娜总在被当做同学的笑料,从穿衣打扮到过大的饭量,都常常使她处于窘迫之中。
浓重的地方口音,更是一开口就被人嘲笑。
图源:《鲁豫有约》
很长一段时间里,谢娜都不敢在外人面前说话,只是每天到学校后面的田地里大声练习普通话。
在学校时受欺负,原本平淡幸福的家庭,也突然遭遇飞来横祸——
父亲的公司高价购入一块地皮盖楼,却在后来从负责人那里得知,这块地皮并不能建房子,陷入强拆风波。
家里被追债人砸碎了家门,搬走了所有的东西用以抵债,连门都被卸掉,空荡荡的房子里,一度连桌子都是由父亲用木头做的。
父母瞒着她到处求人凑钱,想办法继续供她读书,得知真相的谢娜一度面临退学。
来源:《仅三天可见》
拼拼凑凑的坚持到毕了业,也没能迎来生活境况的好转。
决定北漂追求演艺梦想的谢娜,住在逼仄的出租屋里。
忙的时候一天能拍满24小时,和群演蹲在一起吃冷盒饭是常有的事,经常带着妆在片场过夜,在北京寒冷的冬夜里冻得直发抖。
那些年她跑了将近十个龙套角色,从一个丫鬟角色再到另一个丫鬟角色。
图源:《一双绣花鞋》
乐观性格背后其实并不是幸福家庭的支撑,反而是无奈之中练就的坚韧——
或者说,是“厚脸皮”。
因口音问题被拒学后,对院长“死缠烂打”换来试读机会;
没有办法继续交出学费,就主动向学校告知情况,想着能不能换取有偿的实习机会,不至于被退学。
这些特质为她的走红打下基础,也成为很多年里她在观众心中的固定形象。
即便这样的形象带给观众的观感,总是逃不脱刻意、夸张的评价。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谢娜是不是真的快乐,她在荧幕前,的确自始至终在尽全力“演绎”着快乐。
就像学校老师曾感慨的那样:
“一个女孩子,不会说普通话敢朗诵,不会跳舞敢跳舞,哇! 好胆大,脸皮好厚 ,但是我们做艺术的人就需要这种气质。”
这次回归之前,已经很久没看到谢娜露面。
奇怪的是,在谢娜远不如从前那样高的曝光度后,观众对她的评价也随之缓和了许多。
似乎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重新看见谢娜,甚至是怀念谢娜。
《快乐大本营》的制片人罗昕曾说过:
“谢娜的主持风格是很难得的,跟一本正经的晚会主持人相比,她是一缕完全不一样的清风。”
豁得出去,也敢扮“丑”,有各种各样方法能将场子热起来,在备受吐槽的主持能力之外,谢娜个人特色其实很突出。
《快乐大本营》里模仿刘敏涛演唱的《红色高跟鞋》,几乎完全还原了名场面,既带动了现场观众气氛,又让嘉宾觉得自己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来源:《快乐大本营》
真人秀节目里,不太熟悉的明星们在刚开始时都是比较拘谨的,而作为团长的谢娜非常擅长在大家冷场时怎么去打破僵局,打开大家的话匣子。
图源:《偶像来了》
内娱复杂社交场里,谢娜亲切而热情的个性成为一种绝佳的粘合剂。
就像浪姐第四季初舞台开始前,忙着给其他姐姐牵线的,依旧是谢娜。
图源:《乘风2023》
观众开始怀念谢娜,或许并不是因为谢娜做对了什么,反倒是因为谢娜没有发生改变。
朱丹曾在看央视《主持人大赛》时感慨,主持新人们其实还在传统命题下做常规论述:
“可能央视大平台还需要这种主持人。但是能要几个呢?现在各个地方省级平台,包括各种网络平台大环境下,要的都是个性化表达。”
在那个要求主持人端庄得体的年代,像谢娜这样把自己扔出去制造笑料的综艺咖只会让人皱起眉头,觉得太不像样了,哪里有主持人的样子。
很多年后,我们的综艺越来越正经、局促,才发现这样纯粹的娱乐其实很宝贵。
没有偶像包袱的谢娜,不会连大笑都要捂着嘴,不会连接一句梗都要思前想后。
图源:《乘风2023》
就像在这季浪姐中,面对ella“你不是主持人吗?是真心要来这边比赛的吗?”的挖坑式提问时,她机智回应:
“你不是组过组合吗?来组什么组合啊?”
别人问她开过几场演唱会,她就装傻反问“我看过几场演唱会啊?”
网友吐槽她和ella、蔡少芬在一起太过闹腾,她也加入其中。
二十多年过去,当曾经的观众看到已步入中年的谢娜,仍旧大方表演被嘲无数次的《菠萝菠萝蜜》时,突然就与她的不正经和解了——
闯入成人世界的观众,距离纯粹、肆意的乐趣越来越远,可童年记忆里的主持人还在舞台上,无所畏惧地“演绎”着最初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