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小康社会的故事作文(个人成长故事个人成长记录中的社会变迁:长篇小说《小康之路》在京研讨)

12月18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作家出版社、湖南省作协主办的海燕长篇小说《小康之路》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资深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小康之路》以女性的成长视角续写了《平凡的世界》,传递了奋斗者的底层温暖,也是新时代的创业史。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湖南省作协创研部主任容美霞,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何俊才,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黄国辉,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中国作协创研部综合处处长赵宁,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岳雯,小说创作背景地、湖南省新化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解放军报》文艺评论版主编傅逸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崔庆蕾,《人民文学》编辑刘汀,青年评论家、鲁迅文学院教师杨碧薇等领导专家出席现场,对作品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创作研究。

现场研讨氛围热烈,评论家一致认为作品有饱满热情与浓厚乡土之情。其视觉独特,以小见大,思考了现代中国。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评论说,讲中国故事,让时代的个体和在奋斗中摸爬滚打的人民有发言权,应该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心声,把话语权交给他们。海燕的《小康之路》是一部有温度的、有个体生命体温的、有个人喜怒哀乐的、接地气的作品。在宏大叙事的氛围里为时代保留了一份个体的生命记录和印记。这部作品对时代的写作是有意义有启发的。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小康之路》以亲历者的角度生动真实写了进城和回乡。她的独特之处是女性叙事,作者海燕的视角就是金花的视角,带有自传体的色彩。她讲述了为什么要小康,提供了大量的细节,有些细节非常震撼,充满了激情和自信。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评论:这部作品有她自己的分量。好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个性化的,特别是有个人的情感和经历因素在里面才能写得好。作品鲜明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善于通过环境的真实、心理的真实、细节的真实来构造自己的文本,无论对现实题材还是对主题的创作出版也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评论:小康有它多重意义,小康是社会又是个人。“小康之路”是社会振兴之路也是金花的成长之路。这种写法很充分很真实,是一部很真诚的小说。把社会的发展道路和个人的成长之路融合在一起写,有巧劲儿。人物名字起得好,大大小小的人物都不错。爷爷叫家升,父亲叫正道,主人公叫金花。这几个名字本身就含有隐喻的成分。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上这条路这样的写作还真的挺少见的,作者有勇气也有能力。作品有《平凡的世界》的精气神和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温度。

湖南省作协创研部主任容美霞说,《小康之路》以湖南为创作背景,作者也是湖南省作协的会员,研讨会不仅仅是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研讨,更是对一种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是用心用情书写出来的。

《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说:作者心里可能有两个文学典范,《创业史》和《平凡的世界》,可能想写成创业史一不小心写成了《平凡的世界》。在众多脱贫攻坚乡村题材的作品里,《小康之路》别具一格。作品既有脱贫攻坚的外壳又有成长小说和乡村小说的内核。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展现时代风云的现代题材励志小说。

《解放军报》文艺版主编傅逸尘:作者没有条条框框的局限,她试图通过个人、两代人的故事建构整个新中国70多年以来的宏大的、相对完整的历史脉络,这是非常具有难度的。她自觉地、主动地把个人的经验嵌入到宏大的叙事当中去。传递真善美和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奋斗精神。

小说人物丰志国、小说创作背景地湖南省新化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作为一名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上的指挥员和战斗者,他认为《小康之路》以新化县为创作背景,饱含深厚乡土情结。作品展现了梅山儿女追逐梦想、坚毅前行的精神风貌,再现了脱贫攻坚主战场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立志脱贫、奋斗圆梦、共赴小康之路的群像。新化各级干部引领全县67022户216318名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在“中国减贫奇迹”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为乡村振兴开展了伟大实践。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何俊才表示:《小康之路》本是写中国农村贫困的实景,展现的却是重大国家战略取得的历史成就。作品厚重,体现了作家应有的担当精神。呈现出了我国扶贫之路真切的现场感、具有样本意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小康之路》具有以下创作特点和现实意义:

1、关切社会现实,传递奋斗精神。作品最可贵的是把人生的成长之路与社会发展道路相结合,写作很真诚。作品有精气神。作品以金花银花兰花等五姐妹的形象续写普通人在新时代的奋斗足迹与精神追求,读者对于社会的思考都能和作者找到共鸣。

2、作品内容庞杂丰富,涉及面很广,为读者带来了宝贵的历史和时代信息。作品描写了宽阔的生活幅面,观察到的问题特别多。超生、转业军人、留守老人和孩子、学生就业、反腐、婚恋和夫妻之道,涉及的面特别广,确实是社会的共生象。横跨南方北方,这是难能可贵的。

3、小说具有社会学价值,是女性作家书写乡土题材的突破。

作品表面写脱贫攻坚实际上写苦难写成长,有社会学价值。为宏大的历史提供了个人经验,小说中的父亲康正道一生起伏,生病写得非常生动感人,是正能量成长小说。带有自传性,是女性意识的崛起,为乡土文学题材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是女性作家书写乡土题材的突破。

作品两条主线叙述自然,语言特别接地气,情绪引导能力很强,风土人情的描写也具有地域特色。

“红薯藤每隔一段时间需要不停翻转,否则疯长的藤条会影响主根的营养供应。这就好似漫长的人生,总需要折腾翻转才有更多生长的力量。”创作中带着饱满的个人情感,达到和谐共鸣。

新媒体时代,文学作品如何给人力量,《小康之路》给文学创作新启示。

《小康之路》作者海燕说,作品的素材,来自个人成长经历,有乡村生活记忆、少年前途迷茫、青年成长阵痛、中年时期思索、社会现实调研。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真实写照,是文学创作紧跟时代的尝试。她写作的使命就是抒写时代现实,传播真诚善良。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