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2020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成长故事【我的扶贫故事 我的脱贫故事】农村后备干部“成长记”)

我叫郑小婵,曾经是关岭自治县农村后备干部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经过严格的考核和检验,于今年4月被组织任命为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宁河村党支部书记。

组织的召唤让我坚定信念

2016年,我32岁,也是我打工回乡创业开超市的第三年,生意在我与丈夫的精心打理下逐渐步入正轨。当年1月份,驻村干部陈明松找到我说,“小婵,我看你不仅致富能力强,团结妇女群众也很有号召力,现在咱们宁河村缺一个人口主任,希望你能够加入队伍补充力量。”

郑小婵走访群众

了解到村人口主任一个月也就1700块钱的工资,我想也没想便婉拒了,但是陈明松依旧隔几天就来找我谈一次话,慢慢地,我意识到,人家一个外来的干部为了我们村都这么尽心尽力,我一个本地人为了那点钱还推三阻四,一时间感到无地自容,经历一番思想斗争后,我决定将超市交由丈夫打理,到村委工作。

摸清状况后,我发现村里的情况远比驻村干部描述的更糟,全村5个村干部,年龄最小的都有38岁,学历最高的也就高中生,没一人会电脑,所有文字资料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虽然我们是非贫困村,但还有73户306人未脱贫,因各种原因,村党支部还被评为当年的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

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干。为了协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扭转被动的工作局面,我除了干好计生工作以外,还主动承担起“文书”的职责,学习办公软件,统计上报全村扶贫数据和资料,配合村干部、网格员收集整理建档立卡印证材料。有时候白天走访完计生户,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做资料。

亲身体会到扶贫工作和扶贫干部的艰辛和不易,坚定了我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干部看齐的决心,2016年7月,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顺利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组织的培养让我成长蜕变

2017年是全县脱贫攻坚最艰难的时期,为了补齐村干部跟不上信息化工作要求的短板,县委政府通过招考为全县贫困村配备专门负责软件资料的脱贫攻坚专职副主任,但宁河村是非贫困村,不属于选配范围。

“脱贫攻坚每天要上报的大量数据和表册,还有审核、校对、录入系统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小婵做事认真细致,我建议由她担任咱们村的‘专职副主任’。”村级调度会上,在村指挥长冯玉兰提议下,我兼任起脱贫攻坚专职副主任一职。

郑小婵走访群众

由于其他村的专职副主任都是大专以上文化学历,而我只是初中毕业,为了不拖全村的后腿,我积极参与村干部、驻村干部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化解矛盾纠纷等外围工作,强迫自己尽快熟悉政策和流程,掌握农户基本信息,为后期做好资料整理奠定基础。在指挥长和其他驻村干部的指导下,我加班加点将档案资料逐一规范完善、装订成本,得到了镇党委的肯定,成为全镇参考学习的样本。

一项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2018年8月,我成功通过组织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时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跟踪培养。在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安顺电大村干部学历提升培训,还有幸到南京、平坝塘约等地考察学习,文化知识、工作技能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组织的信任让我勇挑大梁

2018年7月,宁河村原副支书辞职,全村党员用一张张选票将我推到副支书的位置,身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

因我们村是合并村,一方面是人多不团结,存在个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村庄公共环境卫生脏乱差。另一方面是群众认为干部有私心、做事不公平,干群不和谐,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工作局面。

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困难一项一项突破。为了整治环境卫生,我自掏腰包请工人,开着自家面包车打开大灯照明同工人一起连夜清理垃圾,但多次下来,我发现治标不治本,于是我提出了由农户筹集资金的办法,与村“两委”一起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一方面解决了我们村垃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彻底消除了垃圾四处堆的问题。面对有怨气的群众,我坚持从解决群众的急难盼愿做起。暴雨天气连夜帮助危房老人户搬迁到安全地点、申请危房改造,为残疾群众办理残疾证,协调解决石莲组291户人家的饮水困难问题......一件件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村“两委”一心服务群众的决心。

郑小婵走访群众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宣告关岭脱贫退出后,指挥长冯玉兰同志找我谈话,她说2014年至今,我们宁河村一直是镇上下派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宁河以后的发展,镇党委决定从本地干部中物色新任支书人选,经过4年多的培养和考验,决定让我来接棒。

以往的岗位只要跟着大家干就行,但村党支部书记是要挑大梁、搞指挥的,搞不好可能会成为全村的罪人,还没开口拒绝,冯玉兰同志像是早就猜到我的想法,“不用犹豫了,不仅是我们相信你,就连全村群众都赞同由你来当”。为了不让大家失望,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如何当好这个“当家人”,我决定从改变工作现状开始。经过多次上门动员,成功引导2名年轻有干劲的农村知识青年到村工作,打破了村干部中只有我一人会电脑的窘境。我还充分利用每月主题党日,动员党员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帮助困难群众秋收等,成功把全村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随着群众思想“疙瘩”一点点的解开,我们村也彻底撕掉了“问题村”的标签。

郑小婵走访群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在历届村党支部书记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做大做强我们传统的茶产业和小黄姜产业,让家乡父老真正实现装满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供稿:关岭自治县委组织部 何淼

监制:文静

原标题:《【我的扶贫故事 我的脱贫故事】农村后备干部“成长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