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美好教育,我的家庭教育故事(父母陪伴孩子成长故事我的家庭教育故事|同心同行,路远爱长——陪伴,让父母和孩子的成长都不孤单)

(作者孙艺,是海南中学2019届毕业生刘桐彤的母亲,刘桐彤当年考上清华大学。)

我和女儿刘桐彤,是母女,也是“好姐妹”。

     我叫孙艺,是海南中学高中部2019届毕业生刘桐彤的妈妈。     总有家长问我:桐彤这么优秀,是怎么培养的?我想说:应该就是陪伴吧。     从小到大,我和女儿都是“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在一起非常开心。即便偶尔出现波澜,也很快瞬息平静,没一会儿又好成了“姐妹俩”。这份亲密无间,令很多经历过孩子“青春叛逆”的父母羡慕。     女儿和我,是一条船上的“命运共同体”。小时候,我是龙舟的头,为她把控着方向;长大了,女儿自己掌控龙舟的头,我在后方做好舵手,跟随着她的选择,为她提供动力。     回顾陪伴桐彤 “同心同行”的心路历程,我们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认知:目标清晰、奋力挥桨,持续前进。

瞄准目标 只为心之向往

 海南中学是海南最优秀的省一级重点中学。这是我们母女都向往、喜欢的学校,孩子到海中读书,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2013年夏天,桐彤顺利考上海中初中部,就读于初一(4)班,班主任是陈木春老师。这次“目标”的达成,让我们建立了彼此的信任。 初中阶段相对比较轻松,我为桐彤定了网校课程,利用寒暑假进行加餐,因为有了新目标,女儿很享受学习的过程,从不觉得是强压给她的。有时她说,妈妈你过来陪我,我二话不说,拿起一本书在她边上看书,困了,就睡在她身边。 中考,女儿以海中年级第三名的成绩,如愿考上高一(1)班,班主任是大名鼎鼎的贺航飞老师。第二个“目标”达成,让我们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多了一个词:“合作愉快”。

2014年暑假,带桐彤去泰国旅行。

     上了高中,孩子功课多,压力大,产生焦虑情绪。有一天,女儿不满意我过度关注她的学习,跟我说:“你可以放手了。”这时,我觉知到,不能以初中的方式继续“合作”了。     参加了多次家长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对学校配置的班主任和各科优秀教师团队充满了信任,是可以放手了。     高二分文理科,女儿就读于高二(20)班,班主任是优雅美丽又充满智慧的解爱群老师。这时,她的第三个目标出现了:“我要上清华”。     我们再次下定决心,携手走在奔往目标的路上。目标设定为:“远”大目标,“近”小目标(阶段目标)。梦想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018年8月,桐彤参加清华大学夏令营。

分工协作,同频共行

     读高中后,桐彤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学习规划,开始渐渐成熟。我们俩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合作”。她负责学习,我负责处理她学习以外的一些事务。我经常跟女儿调侃,说我找到了新工作:司机、快递、秘书、健康顾问、运动陪练、心理辅导员……孩子在学校已经是超负荷学习了,我就做好后勤保障,帮助她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做到有张有弛。

     与女儿保持同频,孩子的状态是家长状态的镜子。2018年孩子进入高三阶段,我跟自己约定:足不出岛。不出门旅行,不参加岛外一切活动,手机放在静音,不刷朋友圈,避免“注意力”分散,一句话,女儿进入高考最后阶段,我也进入备考状态,女儿看书,我也看书,保持“静”的状态。

     “静”能生慧。内心的平静安宁,会形成一种能量场,孩子能感受得到,如果你焦虑和烦躁,孩子也同样能感受得到。

2019年1月,陪伴桐彤去北京,桐彤参加清华大学冬令营。

用心陪伴 只为走得更远

     身体是心灵和大脑的第一容器,身心健康是学习好的重要基础。

     每天伏案学习,女儿总说脖子痛、背痛。我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说运动太少。我教了她几个瑜伽伸展动作,让她在课间和睡前做几分钟。周末回来,带她去游泳、跑步……磨刀不误砍柴工,运动不仅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运动之后,人体会分泌更多的“快乐激素”(内啡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帮助排遣压力,恢复能量,提高学习效率。身体好,才能学习好。

培养良好的习惯,细节决定成败

     女儿有个不好的习惯,每次回到家,各种书本摆满了一床,到学校后经常发现这个没带那个没带,我给予严重警告并要求整改。丢三落四,一定会在试卷中折射出来。做好细节管理,制定的计划才更有条理,更能高效完成。我要求她养成做手账习惯,列出每天的任务清单,完成一项打勾一项。

     作为家长,要珍惜孩子每次无意犯的小错误,及时警醒,防患于未然。一次逛街经过药店,她说要买鼻通,我付完钱,回来就找不到鼻通了,她说:我以为你拿了。恰好学校举办演讲比赛,我建议她用“我以为”这个题目写一篇演讲稿。女儿上网找了一些资料,文章中例举几个例子,充分解析因为各种“我以为”而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后来演讲比赛女儿得了一等奖。

2021年5月,刘桐彤作为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参加央视1套《我们正青春》“五四”青年特别节目。

倾听比教训更有力量

     我对女儿多赞美和鼓励。我的英文不好,但有两句经常说:I trust you, I love you.

      但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严肃批评。有时话说重了,她就哭着说:“你不喜欢我了”。听了这话,我沉默了,我听到了哭的真正原因。她并没有对我的批评进行狡辩对抗,而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失去我对她的爱。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接着就是爱和归宿需求。成长期的孩子很敏感,更加渴望得到爱和关注。

2021年12月,刘桐彤在清华大学校歌赛上做节目主持人。

     2019年夏天,女儿终于心想事成,圆了清华的梦想。这是我们俩的骄傲,也是我们共同成长的里程碑。人生之路漫长,还需且行且珍惜。

2022年5月,刘桐彤代表“绘金”品牌,在北京服贸会上做新产品发布。

2019年1月,高三(20)班期末文艺汇演,桐彤清唱一曲《牡丹亭》,与班主任解爱群老师合影。

刘桐彤,2019年毕业于海南中学,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

     2023年海南中学百年之际,桐彤即将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毕业,进入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跨上新台阶,也将面临新挑战。“幸好有你相伴同行,你是我的锚点。”女儿这样和我说。

编辑马飞燕责任编辑张元元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