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讲成长故事手抄报(成长故事阶梯【出彩教育人-成长故事分享(21)】学习,成长的阶梯——方城县第三高级中学物理教师吴燕)

编前语:   

      全面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深入研究课堂,扎实站稳课堂,倾心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全面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使命。

      2022年以来,方城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南阳市教育局“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精神,结合县域教师队伍实际,自下而上逐级开展“万名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带动全县中小学教师围绕高效课堂搞研究、做文章。止目前,全县第一轮次大比武活动圆满结束,9000余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与了校级赛课活动,2850余名教师参与了镇级赛课活动,1100余名教师参加了县级赛课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其中,参加南阳市第一批“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的教师有21名获得一等奖。

      为进一步营造“万名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的教师在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上下功夫、出成效,从本期开始,方城县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平台将以“出彩方城教育人”为主题,陆续分享首批21位市级“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的成长故事,希望带给全县万余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方城县第三高级中学物理教师吴燕的成长故事。

【人物档案】:吴燕,女,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2018年9月起任教于方城县第三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获得荣誉:2019年县优质课二等奖,2020年县优质课一等奖,2020年市优质课二等奖,2022年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

【成长故事】:

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我踏入了方城县第三高级中学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物理教师。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我的教书生涯已四年。在每一个与孩子为伍的日子里,我都感受着喜悦的幸福,脸上总是有着美美的笑容,心中总是装着满满的快乐。在这四年中我也从一个束手无策的初生牛犊成长为一个可以应对自如的老手。在这四年中我与学生一同成长。

我认为教师是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成长、进步的。课堂是我们教育思想生长和实践的土壤。我们只有在课堂中才能丰厚自己的教学底蕴,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发展中求得不断拓展。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保证教学的源头活水,才能创造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

一、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作为教师,要想实现专业成长,没有理论支撑做什么都是盲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远程培训来促使自己的专业快速成长。读书,培训学习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业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觉得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我们模仿就可以了。

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这样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学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相排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曾经的一个导师对我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案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行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淮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完全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关联;课堂上我虽然也想上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通过对比,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果。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

二、不断积累:教师专业成长的储备仓

古人说,积跬步,成百步,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说:一旦你有了发现并记录下来的习惯,你就沉淀了面对课堂忧患与艰辛后的澄明;就拥有承受课堂压力与困厄后的自信;就拥有了遭遇课堂失败和痛苦后的踏实。”“如此,你的教学生活会跳出琐碎与无奈,拥有一种超越——用笔创造自己的教育生活。

一名成功的教师,不是靠外在条件刻意造就,也不是靠层层评选才冒出来的。名师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磨炼,渐渐被认可而形成的。名师的成长启示我们:不需要去研究大篇幅的文章,回归教学日记的崇尚。教学日记,是教师成长的点点滴滴,有了这点点滴滴的汇聚才会凝聚成滔滔的江水。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作为一名教师,我最渴望的还是自己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才是检验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记得第一次开公开课的时候,我很是懵懂,恨不得有位专家来帮我把教案写好,把课件做好,把每一句课堂用语都写好,让我背才好。经过了一次次的磨炼,我明白了,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一节课。要备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学生和教材。在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后,要以本单元的主要目标位起点。比如,在备高一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节《重力与弹力》,在讲这一节课时就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所有的课堂活动都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重力与弹力的力的三要素为目标。同时,锻炼学生实验能力并联系现实生活中重力与弹力的运用,比如观察微小形变,测量弹簧弹力等,让学生参与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在这样的主导思想的指引下,我备出了一节生动、实用的公开课。同时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优质课,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在讲课中多亏了王老师、张老师和其他同事的细心指导,不厌其烦地对出每节课的不足之处讨论和指导,像黑暗中的一盏灯,使迷茫的我有了努力的方向。经过一次一次的磨合,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这样的一个磨课的过程,也是我成长的过程。除了“磨课”使人成长的还有“听课”。认真倾听每一节公开课,我发现同样一节课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呈现方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让我真正领略到万千风情。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上过公开课我的体会是: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教师成长不是一节课的事情,贯穿教师教学始终的全过程,在课后反思中生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反思有了行动,就成了有源之水。反思自己是否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反思自己是否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自己是否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反思自己是否是开放的教师。

教学反思,其实是为了下一节课可以比这一节上得更好。在上课的过程中,随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浮出水面的问题正是能够帮助我们成长的重点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让实践中的"感触”通过文字进一步提升。自我教学反思、教学总结使我进步不少,同时让我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督促着自己不断前进。

“学苍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作为年轻老师,深知在教学上存在诸多不足,经验缺乏,因此仍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

关注懒人蓝梦,共享智慧美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