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李玲芳主任医师(成长故事9青托成长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李玲孺)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医药会员之家 ,作者会员部

中医药会员之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综合服务平台新增会员注册、会议缴费等功能。本平台以会员需求为根本,力求精准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创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会员之家。

简 介

李玲孺,1986.4-,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医体质学科中青年学术骨干,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科学家科研拔尖人才。具体围绕体质及肥胖、代谢性疾病展开研究工作。主持国自然2项,主持省部级、校体质创新团队和横向技术服务项目等8项,共同承担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课题1项,以骨干参与科技部新冠肺炎应急专项1项。近三年以一作或通讯发表文章23篇,SCI收录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中华中医药学学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科研导师、国家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组成员、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工作专班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学分会中医治未病学组秘书长等职务。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传承创新,服务社会

当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遇上新冠肺炎大流行,注定该段经历是不平凡的。在学会青托工程的资助下,不仅中医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通过青年论坛、学术交流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行好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青托导师王琦院士的带领下将中医药专业知识运用到了新冠肺炎的战场,让我更加坚定以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为己任。

(1)坚持科研一线,不断创新进取

代谢性慢病不仅显著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和死亡风险,亦是新冠肺炎易罹的重要风险因素,在慢性病和传染病领域均是重点关注对象,其早预警早预测至关重要。肥胖是代谢紊乱传统的高危因素和早期预警关键因子。在青托项目支持下,通过1639项涉及333个病种的体质与疾病相关性临床文献、88项29,706例糖尿病体质调查文献、23项30,435例代谢综合征体质调查文献的系统评价,临床多因素分析、“基因-转录-蛋白-表观”等多组学描绘,证实痰湿体质在未病状态下,无论肥胖与否,均呈现代谢紊乱倾向,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土壤,比肥胖更接近代谢紊乱实质。创新性的提出通过调节痰湿体质实现代谢性慢病“异病同防”的理念,进一步研制痰湿调体系列方药,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其确切有效,并开展方药质谱解析、NIR在线质量控制、药效机制系列研究,为调体防治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有效措施,相关研究获国家自然基金支持,成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2019年优秀青年学者科技成果汇编》。

(2)传承深化教学,临床反哺教学

青托培育期间,有幸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名师工作坊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坚持跟师学习、坚持每周3个半天的临床门诊,注重传承深化教学,坚持临床反哺教学。

共主讲2门课程,讲授3门课程,同时承担本科临床导师。独立承担的课程《中医体质与方剂的应用研究专题讲座》对常用80首方剂进行了系统的“辨体-辨病-辨证”用药解析,结合临床案例,形成了特色课程;课堂中将中医体质科研成果、中医体质转化应用成果、中医体质传承教育、中医体质大健康产业等内容嵌入到讲授内容中,丰富了课程内容。

基于在中医体质学研究和教学中的积累,参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体质养生学》、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体质学》,丰富了教材体系。基于学科广泛的实践价值,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获得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杯”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基于中医体质学科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

(3)重视转化应用,服务民众社会

鉴于中医体质学在治未病和慢病防控中的重大价值,重视转化应用,服务民众社会。青托培育期间,以第一副主编编写《中医治未病发展报告(2017-2020)》。针对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深入贫困区县开展义诊活动,运用专业知识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扶贫”。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纳入医保试点、治未病卫生经济学评价项目副组长,持续开展工作,运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科技部应急专项第2负责人(2020YFC0845200),赴湖北一线开展复工复产新冠中医药预防和重症患者恢复期中医药治疗,驻扎黄冈长达47天。作为总负责,开展北京71个隔离点1万余人次的防疫包投放工作。协助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开展工作,作为副主编编写《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手册》。通过新冠预防临床试验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显著提高免疫水平、改善睡眠、减轻焦虑状态。通过新冠恢复期临床试验发现,中医药可以显著促进新冠出院患者肺部炎症吸收。抗疫工作,让我不仅积累了大量应急状态下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工作的经验,也让我更加坚定中医道路。

在撰写成长故事的时候,喜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本人所在团队)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心情甚至激动。感谢青托工程的支持,感谢团队,感谢这段经历。

本微信号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官方微信,邮箱:xinxibu102@126.com

原标题:《青托成长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李玲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