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一个新手教师成为专家教师(教师成长故事分享一位老师从“新手小白”到精熟教师的蜕变历程)
师训君评
每一位老师都是从“教师小白”一路历练成为一名精熟教师。相信很多老师在从事教育这条路上都有喜有悲。在不断精进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提高教育质量时而感到焦虑,却在看到学生成长和蜕变那一瞬间幸福感满满。
阅读时间:4分钟
感谢高双双老师投稿
第一幕戏:小丑很爱哭
2016年5月5日,作为一个教学领域的小白,我正式入职啦。非师范毕业,单纯靠着一腔孤勇和大学的各种成绩证书就挤了进来。
还记得那时候南京的夏天还在探脑袋,职场的煎熬就已经提前来访:从小学三年级到专升本,从牛津到新一新二新三,五档六档变花样;没有教材没有导师,日常通勤3h+;蹭前辈给的压箱底和五花八门的教辅,熬夜自己做讲义,和每一个知识点作抗争、和每一个小朋友斗智勇,上班路上背知识点,下班路上忙反馈……
夜半压力大的时候,我一边擦眼泪一边备课,仿佛暑热一直氤氲在不争气的眼睛里。终于有一天,和姐姐说想放弃了,她说真正的苦是哭不出来的,我从小到大都很要强。

显然她没有把我的话当真,掏着耳朵就回了自己卧室。哈,这钢铁般的姐妹情!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我和自己赌气说能熬过去。
好像很快又好像很慢,2016年的暑假就溜走了。后来因为组织架构调整,南京新东方个性化飞速发展。
老师们陆续有了内容精良的成册教材和丰富的补充资料,有了磨课指导和完善的培训体系,薪资和福利待遇也不断改善,回首这段经历,甚至觉得有点梦幻。
很庆幸,2016年的那个夏天让我知道苦难总会有过去的那一天,使人痛苦者必使人强大。也喜欢上了一句话:Colour my life with the chaos of trouble,开始琢磨和它们和谐共处。

我也依旧会哭,但不再是因为自己,因为学生这种神奇的生物开始频繁戳中我奇奇怪怪的泪点和笑点。甚至会在微博上单独辟出一个话题,专门记录和学生之间闪闪发光的对话。
第二幕戏:孩子的独一无二我看得到
2016年10月22日,小YX是一个很大只的男孩子,第一次见面时,他还在上小学6年级,会越过妈妈的肩头偷偷看我。
后来才知道,他那时候在想,这个老师矮矮的,看着很好欺负(事实证明痴人说梦),而我当时想的是这个学生高高的、萌萌的。刚开始英语成绩不及格,一旦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就会自嘲大家都叫他差生。他的嘴巴在笑,但是眼里好像有碎玻璃般亮亮的,让人心疼。
上课了之后,慢慢了解到他唯一的娱乐来自于一款被密码锁住的手机,弹窗能看到吸引人的新闻标题。所以他很爱问我,高老师,高老师,你知道么……像个小话唠。
他解释说因为爸爸妈妈都不听他说这些,而我会很认真地看着他、听他嘚嘚嘚。虽然也会因为课堂进度打断他,然后下课送他到校区门口,一路上再让他完成未竟的知识传播伟业。
拉近了心灵距离之后,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重塑他的信心。

差生那种称呼和自我定位对于他以后的人生来说很残忍。所以“太牛了、有一点进步了、不愧是你、其他同学那道题就没做对哎”……这些话充斥在课堂的每一个片段里。
他第一次听到很惊讶,觉得我脑子瓦特了,第二次开始困惑,老师好像是认真的,第三次、第四次就坦然受着了。
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晚上下课我都要催着他写作业、语音打卡、错题重考1轮、2轮、3轮,最多的一单元做了6轮,直到他说看到那几道题就要吐了,继而用看智障的眼神扫了我,并且把解题思路讲给我听。
转折点大概来自他的期末考试突然考了97分吧,那天我在校区收到他妈妈的喜报,真情实感地落了几行猛女泪。
甚至那年除夕,他还在一排笔记朗读语音下给我发了一句“新年快乐”,我吃着他用自己零花钱给我买的生巧(他说记得我上课提过一次很喜欢这个牌子的),嘴角一直翘到第二年,这个小崽子是在哪儿修炼了撩老师宝典么?!

后来升入初中,当我提醒某道题很容易错时,他会摆好舍我其谁的姿态去认真分析。所以,真的有什么不一样了吧。
那三年的时光里,成绩起起伏伏,和他妈妈的电话粥也煲来煲去,就连中考前一天晚上还加了线上课,我担心地说“不要喝冰的”,他狂吸几口果茶,说“你打不到我了”,说完我俩都有点小伤感。所幸的是他最后成绩又超越期待,考入了满意的高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不要用单纯的好或差去评判一个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次来上一对一课的几小时里,他们的独一无二只有我能看得到。
我不是神,只想成为一颗大树,尽管没办法一辈子为他们遮风挡雨,但至少相伴的日子里,可以让他们攀上我的枝桠,看到更远的地方和更高处的自己。
第三幕戏:青春的颜色各不相同
2018年7月3日,接了一个六人班,小男孩、小女孩都很乖。班里学习的氛围超级浓郁,每次课前测、结班测、小作业的准确率,他们都会暗暗较劲,甚至互相唾弃,作为“别人家小孩”的她们总是维持着昂扬的姿态。
要说他们关系不好吧,但凡有人回答不出来问题,旁边一定会有默认我听不见的小声提醒。我经常和他们说,要珍惜每一次相遇,这种缘分或短或长,但是人生总要有那种即使到了80岁想起还要微笑的人或者事吧。
后来有次,一个小姑娘生日前考试翻车,爸爸妈妈砸了给她买的蛋糕,她的同桌男孩上课前偷偷告诉我她哭了一下午,然后整节课使尽浑身解数来搞笑,配合我最后捧出的蛋糕,成功让她再次红了眼。
但很奇怪,我到现在脑海中依然会浮现她们弯成小月牙的笑眼。

因为这个班的孩子程度都很好,所以从新二上到中考,每次课堂我都会准备很多的拓展,穿插一些小故事。
他们经常问:“老师,你怎么能记住这么多东西?而且发散联想这么清晰?”嗬,我一直都在偷偷努力,然后惊艳所有崽儿,好么?后面两年,这个班上完新二、中考一轮二轮复习、语法专项、阅读专项、新编尖子生阅读、模考中考真题,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却得知疫情影响,中考推迟了。
因为特别舍不得,我就义务给他们多上了两节课,导致有小可爱过分地问:“中考结束还能来蹭课么?”2020年6月27日,我们最后一次课,老规矩,买了蛋糕作为散伙饭,合照的时候,校区学管老师和孩子家长都在咔嚓咔嚓。
晚上回家之后,我打开了网易云,那天的歌可太伤感了,我告诉自己,之所以哭大声,都是因为歌太催泪,不是因为太舍不得了。开心的是最后中考,7个人中5个人考了110+。

当然中间也有小插曲,就是2020年的春天,我们基本都在上网课。有一天上到一半,我感觉他们的状态有点疲惫,就破天荒地放了中场休息,防止他们不好意思,就说:“挡住镜头吧,5分钟之后我喊你们。”
可能是受到可可爱爱的人的可可爱爱的磁场影响,6个在台上的孩子捂出了6种颜色,当时就截了图下课发到家长群,说了一句:“青春真好,各有各的颜色。”
如果说小YX让我懂得了柔软和励志教育,那这群孩子就是让我懂得了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来到新东方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意味着什么。
直至今日,我依然会为没能把一节课发挥到自己满意而懊恼,仍会为了如何讲透一个知识点或者一道题而苦思冥想,仍会自我诘问所教的是不是学生所需的,能不能对他真的有帮助…
闭幕戏:微微萤火
现在我开始尝试管理岗,会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影响更多的人、更多的学生。但是依然无法彻底放下教学,每周仍会望见一双双或明亮或等待擦亮的眼眸。
孩子们的人生还很长,会路遇很多的人和站点,我一波波送走,从不希冀有人回头张望,也不希冀一直被铭记,只希望在他们觉得黑暗的时候,能像微微萤火般给他们一点点光亮,一点点可触及的温暖,和他们一起前行成长,仅此而已。
如果有人能再来看看我,那一定是一种幸福的恩赐,我也一定是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