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幼儿园大班教育故事记录表(大班幼儿成长故事幼儿园大班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

班级:大班 观察教师:

观察对象:兮兮 年龄:6岁

名称:《学会分享》 案例分类:行为习惯

兮兮小朋友不喜欢与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除了玩具以外,只要是自己碰过的书、笔、椅子等等都会视为是自己的东西。常常,我们 都会在教室里听到他的声音:“这是我的” 。也会看见他和另外一个小朋友为了一个玩具而争抢。除非老师去干预,否则谁也不会撒开手。

案例描述:

案例一:

一次户外活动,我让小朋友自由分组找小伙伴进行组合。无意间,发现我们班的淘淘是一个人,找不到位置,这时候,我看到淘淘走到兮兮跟前,兮兮却说“淘淘,你不要跟我们一组,我才不要跟你一起玩呢,别跟着我们,快走开。”而且,当时的口气真像是个大人,脸上表现出一副很高傲神气的样子。我看的惊呆了,我想进一步观察一下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没有及时上前去阻止,而是站在一边悄悄的注视着他们。淘淘听到兮兮这样说,他并没有马上选择和其他小朋友组队,而是站在旁边看着他们,似乎在等兮兮同意一起组队,然而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兮兮小朋友看见淘淘还站在旁边,便问了和他一起组队的那个小朋友,“我们不要和他一组对吧”,还没有等那个小朋友开口,兮兮就拉着他走了,走的时候还说了一句“我们才不要跟你玩呢”

案例二:

今天的操作活动是设计礼物,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讲了活动要求,便让每个小组长发勾线笔进行绘画,当兮兮那个小组的组长把勾线笔放到桌子上那一瞬间,兮兮小朋友‘唰’的就把赶紧把笔抢到了手里,紧接着就听到了那一组小朋友告状的声音“老师,兮兮把笔都抢走了,我们都没有笔了”。 这时兮兮小朋友听到其他小朋友告状的声音,赶紧选了一只较新的笔,然后就把其他的笔扔在了桌子上,其他小朋友才慢慢拿起笔进行绘画。

二、分析与措施

兮兮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做什么事情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无论对什么活动总有创新精神,喜欢表现自己,我们老师也是比较喜欢他的。而且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家里就一个孩子,大人都是宠着、惯着孩子的,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造就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行为。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个别交谈

我先跟兮兮个别谈话,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比较强,直接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心灵,所以,我以故事的形式让他体会到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我们平时不能像故事中的行为学习。让他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他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集体教育

开展“一分钟”分享活动。每天晨间活动后为幼儿提供短暂的几分钟开展分享活动。这一时间,幼儿可以把自己认为自己身边发生的最高兴的事、最伤心的事、最生气的事、最有趣的故事、最逗的笑话说出来与小朋友分享,快乐的事大家会更快乐,不快乐的事大家一起想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分享活动可以给每个幼儿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机会,而且可以让幼儿明白快乐事大家分享会把快乐变得更多,不快乐的事大家分享会使不快乐变成快乐。

(三)家园共育

让家长给孩子灌输思想,引导孩子正确和幼儿相处,家长也要给小朋友做好榜样,老师及时与家长进行情况沟通。作为老师,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通过老师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一日生活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够学会分享与谦让。

三、效果反思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努力下,兮兮也改变了许多,不但与小朋友们的相处十分融洽,而且他还时常去帮助其他小伙伴们, 而且也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再骄傲或以自我为中心等,看到他的这些表现,我们老师感到十分欣慰。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通过我们的耐心教育及引导,家园配合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如今这些孩子即将毕业了了,在日常的活动中已经很少看到他们因玩具而争抢,他们已经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且他们经常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分享玩具、快乐等。作为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幼儿的个性特点,正确对待幼儿的行为,并能准确的分析原因,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