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青托人才算什么级别(我的成长故事大学青托成长故事-暨南大学药学院王传喜)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医药会员之家 ,作者会员部

中医药会员之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综合服务平台新增会员注册、会议缴费等功能。本平台以会员需求为根本,力求精准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创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会员之家。

简 介

王传喜,暨南大学药学院副研究员。科研工作主要围绕菌类中药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聚焦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入选了广东省杰青、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工程等人才计划。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1项企业委托项目。迄今在Chem Commun、J Nat Prod等发表SCI论文33篇。获授权专利5项,申请PCT专利1项和中国专利4项。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粤港澳青年中医药科学家专家委员会、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化学专委会、广东省药学会药物手性专委会委员,以及Chin J Nat Medicines的青年编委。获得了第十届金博奖全球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大赛高价值专利奖。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为菌类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添砖加瓦

时光荏苒,岁月经年,转眼到了青托结题的时间。不免回想,参与学会活动的故事锦集清晰回放,有小确幸、有汗水、有感恩、有成长。2018年,毕业不久刚刚踏入科研大门,有憧憬、有期待、有迷茫、有未知。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青托工程,遴选了领域内德高望重的前辈作托举导师带我们前行,搭建了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供我们学习,筹措了不同类别间可打通使用的经费供我们开展工作。我们所需要的,学会都想到和做到了。幸福!感恩!

我是来自暨南大学药学院的王传喜,科研工作主要围绕菌类中药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聚焦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我们知道中药依据来源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菌类药。菌类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数量占比不是太多,但往往单品种重要,如冬虫夏草、灵芝,均是人们广泛熟知的名贵类中药。产业规模大,仅冬虫夏草单品种已超500亿元/年。然而,限于技术瓶颈大量盲区成分尚未揭示,其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更是不明,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合理用药和产业发展。

菌类中药主含化学成分常常为大极性和小极性成分,如冬虫夏草和灵芝主含多糖等大极性成分和油脂等小极性成分。其主含油脂类小极性成分如磷脂、糖脂、鞘脂,结构与人体内源性成分类似,与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然而,脂质类化学成分结构中常常含有柔性长脂肪酸链,有的还含有多个手性簇,其结构鉴定困难是研究瓶颈。针对菌类中药盲区小极性化学成分,我们提出了“表观等价非对映异构”判定原则等结构鉴定创新方法,为药效物质研究瓶颈突破提供方法驱动。在此基础上,全面解析了冬虫夏草、红曲、马勃等菌类中药化学成分,揭示了冬虫夏草等菌类中药药效物质,获得了冬虫夏草脑苷脂为代表的免疫抑制先导化合物。

菌类中药药效物质的揭示为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临床合理使用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产业发展。菌类中药效物质研究也是中药学科的底层基础研究。此外,菌类中药效物质的研究有助于采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相关中药的科学内涵,有助于中医药的守正创新,有助于讲好中医药的“中国故事”,有助于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最后,感恩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恩青托工程,我愿意继续为菌类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添砖加瓦,为中医药贡献微薄之力!

本微信号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官方微信,邮箱:xinxibu102@126.com

原标题:《青托成长故事-暨南大学药学院王传喜》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