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对农民丰收节的感受说说(我的成长故事200字“新农人”的丰收节)

当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被几乎均分的这一天,炎热渐消,绿叶转黄,黑夜以此为界开始被拉长,广袤无垠的农村土地上也迎来了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秋分。

自2008年起,这一天被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气时令“摇身一变”,成了极具鲜活现代感及仪式感的节日,人们对丰收的喜悦更多了一份真实感知。

现代思维点缀着传统文明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有这样一群“新农人”,正乘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快车”,将短视频、直播、商城货架等全域兴趣电商模式作为他们的“新农具”,讲述不同以往的丰收故事……

川渝小镇里的“水果大王”怎样炼成

坐落于我国西南、北纬30度的一个“巴适”小镇——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候,被称作“水果之乡”。这里平均海拔1400米,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昼夜温差大,水果品种丰富,从海拔1000米的草莓、金花梨,到海拔1400米的脆红李、白凤桃,再到海拔1600米的甜樱桃、苹果等,四季鲜果不断。

“新农人”冉可七与萝卜哥的艰难创业要从他们回到这片乡土讲起。

身为“80后”的冉可七,生于九襄镇一户普通人家。儿时记忆里的乡村生活底色贫瘠,“走的是土路,那时候街边还有用土和石头搭起的房子,平时去上学还会遇到马在路中间挡着。”她回忆道。

走出乡村进入城市自然是多数人会选择的发展路径。17岁那年,冉可七离开家乡到重庆参加美术集训班,之后又到乐山上了大学,继续学习美术设计专业。

大学毕业后,冉可七回到了汉源县城,在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原本不出意外的话,她的工作生活应该会围绕在办公室、出租屋和职场进阶中进行,但自小便“胆子野”、不喜循规蹈矩的她,想要回到从小长大的镇子,寻找“自由单纯的新生活”,也奔赴了青梅竹马的爱情。

冉可七与萝卜哥一同长大,冉可七考上大学后,萝卜哥则一直留在家乡打零工,进过厂子,也做过长途货车司机。单纯依靠体力挣钱的过程十分艰难,得知冉可七要回家时,萝卜哥也有了向前迈一步的想法。不久之后,二人便一同踏上了另一条前途未卜的创业之路。

很多困难从开始就出现了。

九襄镇位于泥巴山南部、汉源县城北部,镇中心距离最近的县城有22公里。过去,镇上冒出个大学生是稀奇事,在老一辈眼中,进城念书是“光荣”,念完大学还回村则代表着“没出息”。冉可七和萝卜哥的经历因此成为村里许多人眼中的“异类”、饭后的谈资,连家人也不能理解。

顶着巨大压力,他们用全部积蓄“搞了个合作社”,在家里近200亩的土地上一边种树,一边养鸡。

然而辛苦并未换来同等收获,他们种的树缺乏销路,养的鸡也开始“成堆成堆地死”。“当时所有的积蓄几乎都赔进去了,真的太困难了。”萝卜哥说。

现实逼迫着二人转变思路、做出改变。观察到“我妈快60岁了还拿着手机看视频了解外面的世界,村里的大爷大妈都有智能手机,每月用的电话流量比我还多”后,他们有了做短视频的想法。

没有过多犹豫,2019年,二人正式开始运营账号“冉可七”。

上树摘果、下河捞鱼、湖边野炊……他们将镜头更多地聚焦在“展示家乡,宣传农村美好生活”上,记忆里的成长故事变为创作灵感,与城市截然相反的慢节奏生活开始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创业多年,冉可七和萝卜哥第一次切实看到了“希望”。

转年,有了一定人气积累后,他们开始尝试抖音电商带货,专门销售家乡的水果农特产。“真的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可结果却完全出乎他们意料——首次直播当日,冉可七在抖音电商平台便卖出了500单车厘子。此前因交通闭塞、信息流通慢而销路不畅的水果,订单蜂拥而至。

意识到这是一条可长期发展的道路,冉可七和萝卜哥在镇上招聘了几位员工,成立了一个小型电商部门。不过电商直播行业竞争激烈,他们的起步不算早,除了要克服初期电商物流、账号运营等新手挑战,直播掉粉现象也开始出现。“到后面就掉到只有几百、几十人看了。”

这一次,他们再次“挺住”了。

近年,抖音电商推出了“山货上头条”等长期助农项目,在开设线上电商专场和培训会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到了乡村“人、货、场”,帮助地方新农人和农货商家成长,推广地标农产品。冉可七和萝卜哥赶上了这波助力。

“关注度和曝光度明显变多了。”直播带货的经验逐渐积累,冉可七举例说,“一个月就可帮助家乡卖出20万单冰糖李,而且回购率和好评率都很高。”

九襄水果在直播间的整体销量上去了,冉可七和萝卜哥开始考量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法。

早些年,由于水果商之间的不良竞争以及果农不熟悉市场规则,九襄车厘子等水果的口碑一度下滑。“九襄镇受地形影响,果子都是呈阶梯式成熟的。拿车厘子来说,到了每年4、5月份,地势低的那批果子先成熟,城里的老板都来抢,等过了几个月,长在高海拔的车厘子熟了,反而没人要了。”

于是冉可七他们找到了一些果农,并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果子。“我们告诉他们什么都不用担心,踏踏实实把品质弄好就行,我们总有办法把果子卖出去。”

此后每到水果丰收时,冉可七和萝卜哥便会准时到果农家选果,“品相、口感不好的次果、烂果都不要,大家买回家不认可的品种以后也不会考虑。”

以供应链的方式运作,他们又拿到了川渝一带其他果林的部分销售权,直播带货事业越做越红火。

如今,在冉可七和萝卜哥的工厂里,每天有200多人在线工作,“完全有能力承接十几万的日订单量”。其中,负责分拣、打包、装箱的工人,有90%是镇上的“留守宝妈”。她们一天的基本薪资为160元,还有两顿免费工作餐。“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劳动挣钱,她们也拥有了更多表达和收获的权利。”

“现在镇上的人看见我们都特别高兴。”谈起这个话题,冉可七和萝卜哥的语调变得轻快,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他们身上的担子未曾放下,但当每次路过村民家门口,听到“大家指望着你们,可得好好干啊”时,二人便觉得返乡创业的一切艰辛都有了意义。

“希望未来我们可以成为川渝这片的‘水果大王’,让家乡的上百种水果都打响名声,和大家一起过上更好的日子。”冉可七动情地说。

“小菌菇”托起致富“大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谈及以数字化助力农产品产业带发展,全域兴趣电商的作用,则体现在特色产业产销对接、品牌打造、附加值提升等许多重要环节上。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小菌菇”,背后就藏着动人的“大产业”发展故事。

这里被称作“中国食用菌之都”,2022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91万吨(鲜品),产值62亿元,产业链总产值235亿元。其中,银耳栽培超过4亿袋,产量超过38.5万吨,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

郑仁江三代都在此种植菌菇。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郑仁江的祖辈便傍依着翠屏湖种植多种菌菇,到了父亲那辈,他家已经拥有了4个菇棚。也正是父辈们背着竹筐一次次地上山采菇、到当地集市卖钱,才支撑起家里的开支,让菌菇种植的技术传承下来。

到了郑仁江这代“接力”时,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起初二十多岁的他本不想留在家中继承父业,决定奔赴大城市独自闯荡,哪怕同样是做菌菇生意。但不久后他慢慢发现,家乡的菌菇产业越来越红火,村里通了路,基础设施逐渐完备,这让他决心返乡创业。

几年时间内,郑仁江将原先父亲盖的4座菇棚扩建到了16座,慢慢又升至37座。生意看似红火,但是郑仁江清楚,低买高卖的二道贩子会抢走村民的利益,农民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底端,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2016年,曾做过村长的他决定在家乡创建公司,在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下,舍去中间环节,直接与全国各地的商超、农贸市场进行合作供货。也正是在此时,他与同样回乡创业的表弟黄忠生一拍即合——一个有丰富的土地、工人资源,一个有充足的科技、文化知识,两人决心将古田菌菇产业不断壮大。

慢慢地,公司形成了从菌菇种植、作物运输,到工厂加工、前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员工也从起初的四人,发展到了上百人的规模。

在政府支持下,公司还在当地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联合村民一起种植银耳、从事菌菇产业。“种植完后,统一进行烘干、加工、销售,所有的社员一起参与分红。我们以社员为单位,一个社员可能有四五口人,现在有两百多户社员。”黄忠生介绍。

总体来看,古田县本地生产的银耳从拌料、下料、培养基,到高温消毒杀菌、种母菌、培养种植,再到采摘、烘干、包装销售,整个产业流程都可以在本地完成。县内开发生产食用菌品种达38种,“县域工厂化”的古田模式已然形成。

不过,尽管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些产业带上的未得到解决的痛点却始终横亘在人们心上,如银耳市场窄、消费者认知度低、产业品牌附加值弱等。古田银耳的受众曾经一度也长期以长江以南为主,长江以北广袤的市场难以广泛触达。

为此,郑仁江、黄忠生、县里的从业者们,纷纷开始探索起“小菌菇”的“新路子”。

2020年,黄忠生开始自己摸索短视频与直播,公司也逐渐将视线转投电商,之后就在抖音电商上注册了“中菌食品专营店”的账号,几个合伙人一起,决心做大电商事业。

“平台提供培训,让我们能快速学习如何运营账号。”此外,黄忠生还表示,在抖音,只要没有发错货或者其他品控售后问题,发出后14天左右就能收到货款,大大缩短了回款时间。

短短两年后,中菌在抖音电商销售的体量,就已经和传统渠道持平。“今年1-6月,通过全域兴趣电商,我们就卖出了60万单的古田银耳产品。”

销量只是一方面,黄忠生说,“对我们农民来说,稳定的收入才是前提,通过抖音电商增加了销量,农民有稳定的收入在口袋里。”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全域兴趣电商,则能够直面原产地供货,买到更实惠的产品。比如一款供货中间商渠道的银耳,合作社供货价格是二十多元一斤,但最后对方销售给消费者时是一百多元一斤,同样的产品在中菌直播间售价维持在二十多元一斤。

“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原产地的食用菌能够多样化应用到各个场景上,比如银耳不单单是拿来炒蛋或是做银耳羹,我们做视频教程教大家银耳可以搭配水果、牛奶、酸奶进行DIY。”不少消费者在账号下的评论区称,“还没这么吃过,可以试试”“真是开了眼界”……

黄忠生进一步表示,“我们现在不仅是初级加工的一个产品,还深加工,生产了打开就能吃的鲜炖即食银耳羹。”

入驻抖音电商至今,中菌主要是和达人合作,两三年的时间中,与中菌合作的主播达人超过了百位。在达人们的推广下,高品质的新鲜菌类得以走出大山,推向全国。

更重要的是,电商的销量慢慢上来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与中菌合作,加入到食用菌产业中。“近些年,与我们合作的农户最高达到过223家,按照一家4人的数量计算,我们大约带动了1000多人的就业。”

郑仁江还观察到,这几年,有不少在外地务工的年轻人,选择回乡从事电商、自媒体等工作,也有年轻人回乡和朋友一起开发菌菇种植基地。“像我年轻时候一样,走上了自己创业的路。”

新渠道无疑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刻改变。一方面,通过短视频、直播、商城、搜索等全域兴趣电商模式,食用菌消费市场供需两端被更全面地链接起来,为当地农货打开了更广阔的消费者市场;另一方面,平台以专项扶助和培训指导带动了一批“新农人”打造乡土品牌IP,并以长期规模化运营助推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进而促进了产业带链条不断迭代完善。

跳出古田看全国。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抖音电商平台共助销农特产47.3亿单。平均每天就有1300万个装有农特产的包裹,通过抖音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也随着农特产销量的攀升不断更新迭代,从聚焦“区域专项主题助农活动”升级至“助农产业扶持”。在正在开展的“山货上头条丰收季”中,安徽土鸡蛋、广西北流百香果、福建平和蜜柚、陕西眉县猕猴桃、辽宁盘锦大米、宁夏中宁枸杞……来自全国各地的丰饶物产,都将借助短视频、原产地直播、货架专区等渠道,连接全国消费者,同时帮助区域农特优产业带提质增效。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丰收时。郑仁江感激曾经热血创业的自己,他始终相信并期待,“大家在村里就能赚钱,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文字:安彤

监制:夏宇

编辑:顾佳贇

制作:郭赛玲、史佳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