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农村的小孩成长的故事视频(写成长故事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故事)

那年(80年代初),他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毕竟是万人过独木桥的时代,很难考入大学的。

于是,他选择了参军,想到部队的大熔炉里锻炼自己,在那里得到成长,或者说找到自己的一条好的出路。

到部队后,他也很努力,也很上进,各项工作争先,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但是,第三年考军校时,又未能如愿,因为考军校的科目偏重于理科生的,他是文科生,数理化做不出来。

看着同年入伍的老乡们于 8月底离开了原部队,赶去各军校报到,这种明显的落差让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要说无法面对父母,现在连自己连队的人都无法面对的。如果没有其他的出路,年底就要打背包复员回老家了。

但是,他真的不想回到他的山区老家,自己从小到大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他太了解那个地方了,那里偏远、贫困、落后,是典型的革命老区。祖祖辈辈们一直在那山里耕作,生活很是潦倒,从家里到圩上得走二个小时的山路,小时候经常是父母担东西到圩上去卖,自己跟在后面走路,不会忘记父母全身湿透的汗水,那时的他就明白一个道理,农村人多辛苦。村里的孩子们大部分小学未毕业就辍学了,只能又继承父辈们的农耕的职业,自己能上高中也是父母力挺了三年,现在仍欠上学时向他人借的钱。自家的几十年之久的旧土坯房仍在山沟里,父母们无法改变,估计自己回去后几年内也无力改变的。想想自己又要回到那个地方真的有点害怕,心里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想到这里,他眼泪不自主的掉下来了,感到自己的命运真比别人差。

生活还得继续,不屈服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出路还是有的,在于自己是否能够找到而已。

考不了军校,那时当兵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志愿兵了。如果能够转成志愿兵的话,以后服役期满回老家还是有工作安排的,也算是比较好的归属了。

他在营部当文书。教导员也喜欢下棋,他也喜欢。因此常陪教导员下棋,教导员比较喜欢他。正常来说,教导员帮他转志愿兵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刚来的营长很是看不惯他这种习性,当有教导员这层关系原因,营长也不敢声张,只好忍着。不过,那年年底,教导员提拔了高升离开了营里。

教导员高兴,可是他却无比的失落,因为他的志愿兵计划要泡汤了。他明知营长不可以为他转志愿兵了。计划好的事情真的不如变化。

到上层找路子,只有这条出路了,别无他法。通过艰难的努力,那年年底,他还是如愿转成了志愿兵。

在部队,他很爱学习的人,自考了法律大专,通过自己刻苦学习并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书(那些年能考律师证的人是很少的)。

那年,集团军搞普法宣传需要一个专业的人士,他取得律师证,自然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并很快办理了调动手续调到集团军军部工作了。

因为他为人处事较好,酒量也好,平时陪C长喝喝酒,加上工作也很努力,很快又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没过两年就提干了。

提干后不久,他先前的营长就当了他的C长,是他的顶头上司,那营长与他就是处不来,也肯定没有好果子给他吃,处处压着他,给他穿小鞋,让他挺难受的,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到政治学院的上学深造。毕业后,他先前的处长到了总部机关,已是少将了,于是他直接分配到了总部机关。

毕竟在高层工作,加上农村出来的人,吃苦耐劳,工作也一直干的不错,一直的总部机关干到退休,退休时已是正师级。

上帝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无论生活如何曲折,他依然没有放弃追求。

这就是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年轻人,你永远也不要放弃生活的目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