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命运交给星座(高尔基成长故事把自己交给命运——高尔基《童年》阅读分享)
把自己交给命运
——高尔基《童年》有感
看完了高尔基的《童年》,看了两遍。
第一遍囫囵吞枣地看完,感觉那样的童年简直是一地鸡毛,沉浸其中,感觉不可思议。第二次细嚼慢咽,冷静了头脑,思索着童年与成长。
作者童年所经历的家庭生活似一场战争,家庭关系围绕争夺家产展开,父子反目、兄妹成仇,闹得乌烟瘴气。这样的家庭关系似曾相识,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却也是在生活中常常听闻。这正实现了作者对写作的一种追求:“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到五十个,以至于几百个小店老板、官吏等人物身上把他们员具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方法创造典型——这才是艺术”(《浅谈我怎样学习写作》高尔基)。我想尽管《童年》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但写作的时候,他写的是一类人,而并非局限一个家庭,每个人都能有所共鸣。
把高尔基童年的家庭关系梳理下来,并不复杂。(如下图)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因为父亲病亡,随母亲到外祖父、外祖母家生活。外祖父年轻时当过纤夫,后来当上染房老板,是个小业主,在当地有一定身份。米哈伊尔舅舅和雅科夫舅舅为分家而吵吵闹闹,又担心母亲的到来分走了当年外祖父没有给的嫁妆。米哈伊尔舅舅的老婆纳塔利娅舅妈在米哈伊尔舅舅放火烧染房的当天晚上生小孩儿难产死去,雅科夫舅舅打死了自己的老婆,家里的学徒工“小茨冈”因为给他背给老婆祭日准备的沉重的十字架而压死了。两个舅舅合伙将阿廖沙(阿列克谢)的父亲,他们的妹夫推到冰窟窿里,并踩坏了阿列克谢父亲的想要爬出的手,这间接导致了阿列克谢父亲后来生病的死亡。外公随着年龄的增大越发贪财自私,由于将钱借出投资导致破产,七十多岁还和老外婆分家,在阿列克谢母亲死后,叫年仅十岁的阿列克谢去人间自谋生路。
小说同时还讲述了外祖父家里的学徒工“小茨冈”短暂悲惨的一生,染房师傅因为眼睛瞎了而被外祖父赶出家门乞讨为生。数次搬家之后遇到的邻居,成天做科学实验,有民主进步思想,最终被外祖父赶走的搭伙房客“好事情”,伪装成马车夫的抢劫犯彼得大叔,邻居奥夫相尼科夫上校的三个儿子,阿列克谢大约9岁开始捡破烂和偷东西贴补外祖母家用,认识的重情重义的伙伴,有讨饭女人的儿子桑卡·维亚希里、孤儿科斯特罗马、小鞑靼人哈比、守墓人的儿子塌鼻子雅兹、寡妇裁缝儿子格里沙·丘尔卡以及码头上的装卸工人,还有仅读两年书的学校的老师、祖父、大主教……这本书里描写的人物25个左右,这些人构成阿列克谢成长的环境。如他在书里所说——我把自己的童年时代比喻成蜂巢,形形色色平凡又普通的人们如同蜜蜂,把各自采集到的生活的蜂蜜源源不断的输送给我,为我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尽管这养料又脏又苦,但只要是知识,它就是蜂蜜,虽苦犹甜。
读完此书,我坐在沙发上下意识地吃着零食,一边沉默不语,思索着童年与成长的关联。
从家庭关系来说,那样的家庭纷争不是寻常所见的家产争夺,而是明目张胆、残忍血腥,舅舅们害了妹夫,烧了家里的染房,扬言杀死外祖父,通常以为这样的家庭关系应该断绝往来,然而没有,分家后的外祖父仍然去染房帮两个儿子的忙。阿列克谢的母亲违背父亲的意愿嫁给阿列克谢的父亲,外祖父放话不认这个女儿,但一段时间后仍接纳女儿回家,女婿死后,女儿把外孙阿列克谢留在外祖父家里离家出走,在外又生了一个孩子送人,被遗弃后又回到家里,再嫁破产后带着阿列克谢的继父回到家里,看似残忍自私的外祖父仍一次次接纳自己的女儿。最终在阿列克谢母亲死后,外祖父将阿列克谢推向了人间。但那时候外祖父已经八十多岁。这样的家庭关系是爱?是恨?是纠缠?是折磨?还是用高尔基在书里的话总结比较合适:
渐渐地,我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它们越来越不能打动我的心了。许久以后,我才意识到,由于生活的贫困和无聊,俄罗斯人就像孩子似的常拿痛苦解闷,而很少有人会羞于自己的不幸。
在无边无际的单调沉闷中度日,悲伤能成为乐趣,玩火也是桩乐事。仿佛不在好端端的脸上抓出道伤痕来,就空落落的没了点缀。
——高尔基《童年》
有时候痛苦折磨是一种习惯,有时候争夺打闹只是对生活的恐惧,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于一个学识、文化、修养不足以寻得更好解决办法的群体来说,争吵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懂得控制情绪,没有羞耻之心,毫不顾忌他人,只图自己一时痛快,这是一类群体所具有的劣根性,大家习以为常,吵过闹过之后,一如平常,并且周而复始如同家常便饭,甚至成了生活的调剂。回过头来写这部自传体小说的高尔基,他如实写出来,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揭示出来的,他在书里说:
每当我回想起俄罗斯人令人憎恶的野蛮生活时,不禁扪心自问,这种丑行值得一提吗?深思熟虑后,我坚信必须要提,因为它们是根深蒂固的丑恶的真实。时至今日,这种丑恶仍在苟延残喘。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真实追根溯源,才能将它从狰狞可耻的生活中,从我们的心灵和记忆的最深处连根铲除。
促使我描写这些奸恶的另一个积极的原因是:尽管它们令人痛恨,把无数美好的灵魂摧残压迫,但俄国人的心灵依然不屈不挠,蓬勃向上。他们正在与苦难搏斗,最后的胜利非他们莫属。
我们的生活令人惊讶,不仅因为它有滋生败类的沃土,更因为它还哺育了一个个鲜亮、健康、富有创造力的新生命。人类固有的善良在不断地生根发芽,这让我们深信不疑,美好光明的新生活必定会向我们召唤。
——高尔基《童年》
他认为这样的现象是丑恶的,但同时也认识到这种丑恶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读完此书的我,对于这些家庭成员亦没有愤恨,只有无奈。时间对于一个的改变就在于过去会痛恨的事情,如今只剩下理解和无奈,我无法用简单的“爱恨”来判断。人是欲望的动物,如果碰巧有人没有陷入这样的利益之争,那是因为具备学识、修养、境界、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条件,避免了这场纷争,那是理智。但的确没法要求人人如此,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没有读书学习是他们无法弥补的缺陷,对于这类人的举动,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只有交给运气。
高尔基(阿列克谢)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他没有办法避开这场纷争。他还经历祖父的暴力体罚——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暴力,他第一次挨打就被打晕躺在床上,这到今天完全可以令许多高尚之人口诛笔伐。但在那时,在那类家庭环境下,不过寻常,如果碰巧遇到有人同情,高尔基脆弱的一面可能被引导出来,有时候同情真使人变成弱者,于人的成长无益。可在那个无人干涉的时代,他被激发出反抗的勇气,他以强者的姿态参与之后的打架,并乐在其中。书中两个舅舅、阿列克谢的母亲,都有暴力行为。一开始连“抽”这个词都不理解的阿列克谢,从小也和邻居打架。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暴力是一种情绪的渲泄。在这本书里,女性地位尤其低下,阿列克谢的母亲没有选择爱人的权利,只有偷偷和心爱的人结婚,丈夫死后,为了不成为娘家的拖累,依然只能依靠男人生活,造成她一系列的悲剧,生的小孩子死了两个,一个送人,最终因为再嫁老公的虐待冷漠而死。舅舅家的妻子一个被打死,一个因为老公放火烧染房受了惊吓难产而死,连一向开朗乐观的外祖母,个子比外祖父高一头多的外祖母,仍然时常被外祖父暴打。但是外祖母没有丝毫抱怨,用她的话说,“ 以前的女人打得更惨。”
是冷漠还是麻木?除了一声叹息我没有憎恨。我同情书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施暴者。或者我知道了环境的不可抗拒,知道了习俗的巨大力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人就是戴上枷锁的奴,是被禁锢的人,无法抗拒,无法抵御,多数只能默默忍受。或者我也知道改变这种命运的方法,那需要义无反顾地抱着玉石俱焚的决心和勇气、可是童年的高尔基没有力量,那时的女人逆来顺受。那需要英雄的诞生,需要集体的觉醒,需要尖锐的斗争,个人力量微乎其微。
然而高尔基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得感谢外祖父将他推向人间,看似悲惨的命运因此有了转机。人世间的情义和薄情,真不能简单判断。高尔基从小生活的环境无情地压抑着他,那样的环境是造成许多人悲惨命运的根源,却也是造就伟大人物的条件。三岁丧父、十岁丧母,外祖父严酷的体罚,母亲为了重建家庭狠心的抛弃,学校里老师同学的歧视,继父的冷漠……成长的关键时期,高尔基经历的是生离死别,是冷酷无情,是亲情相杀,是冷眼歧视,他几次昏迷又醒过来,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斗志,怎么能在这弱肉强食的环境里生存?
但是这样的环境,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曾经有光亮。外祖母是第一个照亮他的人,外祖母乐观豁达、善良勇敢、多才多艺,是高尔基坚强的后盾,保护了他的心没有破碎。
“似乎在外祖母到来之前,我都是身在黑暗中沉睡;是她的到来唤醒了我,把我从黑暗中领出来,带我走向光明。
是她把我的生活纺织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案。
她成了我永远的朋友,我最亲密、最知心、最熟悉的朋友。
她对生活无私的热爱丰富了我的内心 ,指引着我的生活,给了我直面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
——高尔基《童年》
外祖母有丰富的语言,她讲的故事、诗歌、传说,对高尔基影响于深,我甚至相信这对高尔基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最丰富生动的语言在民间,我一直这样固执的以为。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是天生的创作者,无数生动有趣的语言从他们口里一泻而出,如江河,如瀑布一般毫无障碍,他们的语言自然贴切、幽默诙谐,极富有张力。
在《童年》里,高尔基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对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他超强的观察力、感受力、记忆力;语言生动流畅、富有节奏感、韵律感,字里行间丰富的想象力更使句子灵动富有生命力,他把句子写活了。这样一本人物关系并不复杂的书,读来如一卷丰富的画卷徐徐展开,人物景致渐次登场,人物性格鲜明、景物描写富有情趣,情节描写扣人心弦,读来颇有画面感,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她很胖,而且佝偻着身子,就像个驼背,但她行动自如,敏捷得就像只猫,一只可爱的大猫。
——《童年》第一章
“这是一个初秋的傍晚,温和、静谧、冷冷清清。花木虽娇妍,瞬间却已零落成泥。也许是盛夏让大地耗尽了元气,如今它只有力不从心地呼出阴冷的潮气。晴空如洗,寒鸦划过落霞,勾起人缕缕惆怅。万簌俱寂,悄无声息。细微如小鸟抖羽、落叶飘零声,也能让人为之一震,但瞬间又被卷入无边无际的沉寂中去。”
——《童年》第八章
“他们走了。几次回过头来,挥动着手帕。外祖母倚着墙壁,也含泪朝她挥挥手。外祖父勉强从眼里挤出几滴泪水,他含含糊糊地咕哝着:‘不会……有什么……好……好结果的……’”
——《童年》第十二章
细腻准确的细节描写在《童年》这本书中俯拾皆是,这样的语言特色倾注于丑恶的事件之上,足以使人泪里含笑。这样的乐观精神流注于字里行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力,是俄罗斯民族骨子里具有的乐观的基因。高尔基在外祖母的影响下,在生活在底层的天然质朴的小人物的影响下,采撷到了俄罗斯民族千百年来沉淀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这些语言不是学到的,是习得的,是浸染到的,是会融在潜意识里继续传承下去的精华,这是关在学堂里的孩子无法习得的高明的语言,是在学堂里反复学习如何表达的孩子们无法达到的高度。
这样的乐观无处不在。为分家产斗得头破血流的两个舅舅在节日的时候也可以放下一切尽情歌舞,弃儿“小茨冈”稀奇古怪的玩乐、疯狂的舞蹈,连外婆也会在晚会上尽情唱跳,文中多次提到这样狂欢、聚会的场面,在悲惨鄙陋的现实世界,这样的乐观坚强仍无时无处不在。冷酷自私的外祖父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教阿列克谢读书,给阿列克谢讲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要独立自主,陪他搭建小窝,在几个孙子中,其实最疼爱阿列克谢,他也曾给予高尔基爱的力量。至于外祖父将十岁的阿列克谢推向人间,那时外祖父已经八十多岁,这个年龄的老人,无论做什么,都令人产生怜悯之心,这也是命运的一环,无法指责,只能接受。更何况以阿列克谢后来的成就来看,这甚至可以看做是他后来功成史就的起点。
三岁就开始被动接受颠沛流生活的阿列克谢,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了什么?他有强健的体魄,他学会了用拳头解决问题,他从小就打架,打架是家常便饭;他学会了反抗,报复打外祖母的外祖父,给他不公平待遇的学校老师;他学会了冷漠,父亲死了,他的好朋友“小茨冈”为给舅舅抬十字架被压死了,他的两个小弟弟死了,他眼睁睁看着母亲死了,死之前还打了他……这些足以使人变得冷漠和强硬,否则无法度过;他学会了生存,他大约9岁便开始捡垃圾,偷东西巾补贴家用,并且因此认识了一帮命运悲惨却重情重义的伙伴,相互取暖;他在与底层人物的接触下学会了分辨善恶,譬如他凭直觉感觉到伪装成马车夫,实际却是抢劫犯的彼得大叔的不怀好意,他喜欢钻研科学,有民主进步思想的“好事情”;他喜欢阅读,在外祖母的影响下,他保持着对读书天然的,本能的兴趣,这促使他观察、思考、写作,这种自发的生长远远超越那些按部就班的学习,在适当条件的刺激下,便会创造奇迹。
有力量,有勇气,有理智,有思考,有行动,十岁就被迫走向人间的高尔基,已经奠定优秀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是童年带给他的财富,这促成了他后来的伟大。
看伟人的童年故事,思考童年与人生的关联。高尔基的童年是粗糙的,粗俗的,鄙陋的,悲惨的,却磨炼出一个伟大的灵魂。他这样反思他的童年——
“我把自己的童年时代比喻成蜂巢,形形色色平凡又普通的人们如同蜜蜂,把各自采集到的生活的蜂蜜源源不断的输送给我,为我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尽管这养料又脏又苦,但只要是知识,它就是蜂蜜,虽苦犹甜。”
——高尔基《童年》
苦难是最好的教材,苦难是最好的教育,苦难成就伟大。从高尔基的成长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今天的社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回避苦难,为孩子营造精致的,高雅的,定制的,幸福的童年,又会成就什么样的未来?
未敢妄断,一切皆有可能。
或者伟大是个意外。作为平凡的生命个体,活出向往的精彩便不负此生。那么,去遇见,去面对,去超越。勇敢地走向命运,把自己交给命运!
▼
文:凝雪含蕊
请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