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80后回忆漫画书(成长故事会[80后成长故事]4. 童话、漫画与故事会)

“人设”

从我童年开始,父母就非常卖力地在社交圈里打造我“爱看书”的人设,并且将我的好成绩归因于此。这套营销手段颇为成功,不光得到了亲朋好友的认可, 连我自己都信了,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读书的材料——这可能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给年幼的我注入一个坚定的心理暗示,这个信念反过来会影响行为,从而自我实现。英文世界有句俗话叫“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成功从伪装开始),正所谓,装着装着你就会了,忽忽悠悠你就瘸了。

实际上,和大多数小学生一样,我并不喜欢严肃文学,更别提其他领域的专著了。父母早早为我买的“四大名著”,我很多年都没有翻过,那时我喜欢的只有童话、漫画和一些通俗的杂志,因为里面有足够浅白且引人入胜的故事。用当下的事物做类比,我应该算是那个时代的“爽文”爱好者。

《故事会》

我上大学的时候,中文互联网曾出过一个奇女子,才学经天纬地,品貌桃羞杏让,前后600年无人能出其右,最专精研读的人文社科类著作是《故事会》——看到最后一项,我的内心反应是:好家伙,我跟凤姐的爱好是一样的!

《故事会》是本月刊杂志,是我小学时期最喜欢的休闲读物,几乎一期不落。我还能依稀记起它的外观以及内容编排:约32开纸大小,logo是一个说书陶俑,翻开之后,内容大致有几个固定板块,开篇是几页短笑话,中间由十几个短篇故事构成,压轴通常是一个中篇。书的中间和末尾,经常还会见缝插针地安排一些牛皮癣小广告。用现在的视角去看,内容格调并不太高,多是一些套路故事,也不乏猎奇的元素,甚至偶有一些诲淫诲盗的桥段。不过那时非常对我的胃口,一本杂志可以反复看半个月,尤其是那些小笑话,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现在我已经不能完整回忆出其中任何一则故事了,不过有两个和这本杂志有关的事件,我仍然印象深刻:

其一是某次班会老师组织大家分成小组,进行讲故事比赛,大多数小组讲的都比较无聊,和课文相关,我上去背了一个刚从杂志上看过的关于足球的小故事,讲的不怎么样,中间还忘词了,草草收场,不过内容新颖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最后高票夺冠。

另外一个是某次期中家长会,正好考得不错,我妈享受了一番同学家长的恭维之后,照例宣传我“爱看书”的优良品质。有个家长转过头来问我具体喜欢看什么书,给推荐推荐,一下把我给问住了,用几秒钟迅速搜索了一下脑中库存,发现自己其实没看过什么书,只好如实回答喜欢《故事会》,那家长得到“财富密码”后心满意足地走了。后来想起来这个画面总觉得那是个“社会性死亡”的场景。

杂牌漫画

漫画是我喜欢的另一大品类,其实也很难把它归到“看书”这项略有严肃感的活动中。而且,我看的漫画书也千奇百怪,毫无系统,后来我认识很多从小养成的漫画迷,他们对经典系列如数家珍,我大多都闻所未闻,惭愧的再不敢说自己曾经喜欢看漫画。那种感觉,就好像一起谈论历史,别人聊的都是《史记》《资治通鉴》,我引用的是《曹孟德和张绣婶娘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那些千奇百怪的漫画书里,正常一点的,大概都是像《黑猫警长》《葫芦兄弟》这样一些同时有动画改编的作品;而不正常的,就各有各的不正常:比如我看过葫芦娃的亲戚《葫芦妹》,也看过《孙悟空大战葫芦娃》,甚至还有《圣斗士大战孙悟空》这样的跨界奇葩。

童话

童话故事,可能是我的童年爱好中,离文学最近的部分——毕竟,如果村长也算干部,那儿童文学当然也得算文学。有两本很厚的童话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被我翻过多遍,我还会标出来哪些故事是我喜欢的,不厌其烦地反复看。这两部故事集,我更喜欢《格林童话》一些,原因我已经不记得了,隐约的印象是格林童话的故事大多色调明亮而且更加跳脱现实,想象力丰富的同时,几乎没有压迫感。

有一个小插曲,是我的那本《格林童话》,由于印刷错误,少了几页,正好是《白雪公主》。直到好几年之后,我爸带着我去书店反馈,书店竟然同意给我换一本新的,不过那时我已经临近小学毕业,对童话逐渐失去兴趣,所以那个最负盛名的经典故事,我反而从没有完整看过。

幸运与遗憾

我真正开始喜欢看书,应该是初二回到关中之后了,在陌生环境下,我的社交圈子突然变窄,和同伴相处的时间相比之前大大减少,另外那两年住在农村老家,收不到有线电视信号,百无聊赖,看书成为了一种精神慰藉。这个习惯对我后来的成长影响很大: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语文不再是困扰我的学科,反而成为一种强项。更深远的影响可能还有专注力的养成、以及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本质转变。代价大概是,我变得越来越内敛,逐渐丧失了童年时的合群技能。得失之间,不必做太多价值判断,幸运与遗憾并存,是人生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