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草房子桑桑的成长事件(桑桑的成长故事《草房子》│桑桑成长中的几个关键人物)

yuan

chuan

xue

xi

dan

《草房子》打卡记录

一张桌子,一头放了一张椅子。在一定的时刻,就会端上两只大碗,碗中装了几乎满满一下子熬好的中药。温幼菊坐一头,桑桑坐一头。未喝之前十几分钟,他们就各自坐好,守着自己的那一碗药,等它们凉下来好喝。

整个喝药的过程,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

 ——《草房子》

桑桑成长中的几个关键人物

整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丰满,人物多面,不像单篇文章,受字数的限制,只能选取一方面来说明。

多面才是真正的人生,桑桑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具体的孩子,他顽皮、虚荣、善良、仗义、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成绩平平、表现平平,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平平的孩子,将平凡孩子的人生,体现的如此亲切,他会经历懵懂的青春初期过度段的心理、他在白雀和蒋一轮的爱情故事里,不知所措却还是成了红线、他曾经羡慕杜小康,并且有些忌妒他,但是最终还是能坦然接受比自己好的一切人和事,最终也没有因为杜小康家道中落而落井下石;他也生病,也要经历一个孩子面对死亡的真实心理。这一切,都是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会面对的人生问题。

桑桑的成长中经历几件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促成桑桑的成长,因为有这些事件,桑桑再也不是那个平凡的桑桑了。

纸月的到来

纸月是美好的象征,毛笔字写得好、斯文、文雅、成绩好、知书达理、隐忍、娇弱、悲惨的身世让人忍不住多爱一点。文弱、隐忍、知书达理让人产生想要保护的心理;优秀让人产生敬仰和爱慕之心,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有谁不喜欢呢?桑桑自然是喜欢了。

从纸月到桑桑家,桑桑的前后变化那么大:

纸月第一次到桑桑家,看到的桑桑是这样:没有穿鞋,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与人打架,缺了纽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得只有一点点连着。

这是之前的桑桑,那个顽皮的桑桑,会偷偷砸了妈妈的锅,去卖铁买鸽子;会把蚊帐剪了做鱼网捕鱼;会做很多”坏事”的男孩子。

从知道纸月要来油麻地小学以后,桑桑要求妈妈给他做件新衣服,秋凉的天钻进河水洗个澡,这种转变旁人都感受出来了。

他想穿新衣服,母亲说:“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也知道要新衣服。”

当他穿着小白褂到学校,温幼菊说:“哎哟,桑桑,你要干吗?”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朱恒问:“桑桑,是有相亲的要来吗?”全体同学都叫他:“小白褂。”

都说人为悦己者容,桑桑就是这样,他不光是外表变了,行动也变了,吃饭有吃饭的样子、走路有走路的样子,在面对板仓那些大孩子欺负纸月这件事上,战胜恐惧心理打赢板仓小学那群坏孩子。

纸月的出现,让桑桑从顽皮走向成熟。

白雀和蒋一轮

桑桑表面是蒋一轮和白雀之间的信鸽,实际上是一个参与者,促成者,他们悲欢离散爱情的见证者。虽然桑桑不知道这中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他还是参与了,并且懂得白雀与蒋一轮之间的美好,尽管他不知道这种东西叫爱情,他看到他们分别就莫名地难受,但是桑桑看到蒋一轮的妻子又有一种内疚感,这是一场爱情与仁义的纠葛,让桑桑见证,桑桑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着。

温幼菊

在知道桑桑脖子上长了个包以后,桑家的生活完全变了,桑桑一直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只是从爸爸的神情和妈妈的哭声感到自己病得不轻,也想到了死亡的问题:“但,就在他想到自己长大时,不知为什么鼻头酸了一下,眼泪下来了。”

当温幼菊问他害怕时,桑桑说不清楚他到底害怕还是不害怕。他甚至有点渴望自己生病。但他又确实感觉到,事情似乎太严重了。他倒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孤独感。

温幼菊多重要?同病相怜的陪伴重要,让一个健康的人来安慰桑桑,或许就没有这样的说服力,不总是有这样一句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吗?当一个长年端着药罐子的人来陪伴桑桑,故事里的安慰就不矫情了,反面让剧情再多一层怜惜。

温幼菊也不安慰桑桑,也不谈论桑桑的病情,只是安静地煎药,安静地说着自己的事情,安静地说着:别怕。

多么美好的陪伴,在这样的时候,一切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最后桑桑终于可以有救,那段描写,让人看着泪里含着笑:

一张桌子,一头放了一张椅子。在一定的时刻,就会端上两只大碗,碗中装了几乎满满一下子熬好的中药。温幼菊坐一头,桑桑坐一头。未喝之前十几分钟,他们就各自坐好,守着自己的那一碗药,等它们凉下来好喝。

整个喝药的过程,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

桑桑是幸运的,在他生病时,有那么多人关心他,心里那懵懂的情愫一直在,身边的温老师又是多么宁静、美好,这是多少平凡人都难以拥有的人生啊!

写到现在,我们都会发现《草房子》过于完美,每个人都有好的结局,或许有的人因此而认为这是诟病,可我不这么认为,在读的过程中,我细细地品着内心的感受。

桑桑得病,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让人的心揪起来,真害怕他就这样像电视剧一样给你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那是一种痛苦的折磨,看似让人有足够的幻想空间,却是给人一种不确定的答案。

或许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桑桑的结局真的不是这样。文学作品难道就不应该留一些生活中可能也会有的美好吗?为什么一定就是糟糕。

我一直认为,儿童作品不应该写的不像人生,完全把儿童的劣根性表现出来,仿佛他们就该是调皮、捣蛋,仿佛这才是主旋律,可是一个孩子的人生,真的需要那么几个重要的他人,有了这么几个重要的他人,他们的人生就会完全不一样,这是我入职以来观察的结果,所以说,桑桑的结果,适合一个正常人的审美情趣,善良的人都希望有这样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也可能会有的结局,这种结局一旦在一本书里固定下来,那就唯一的选择,我们宁可相信这就是真实。

儿童文学作品,是要告诉孩子人生的复杂性,就像犟龟,它也会走错路;就像火鞋提姆,他是个又矮又胖又穷的男孩;就像神笔马良,他为得到一支笔经历多少磨难;就像哈利波特,他自幼父母双亡,在德思礼姨父家过着那种生活。但是他们不光是痛苦的,他们充满希望,生活就是一段不断向上生长的力量,只有心里充满阳光,才能去抵御未来人生的一切坎坷,所以,真正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既要儿童认识到生活的多面性,又要给儿童希望。

——本文系原创,若要转载,请联系作者

沈海燕/文

鱼儿老师/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