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我的成长故事小作文怎么写(我的成长故事范文我的成长日记——一个女孩修炼成人的故事(日更))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故事的书,我萌生一个想法: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故事,总是看别人的故事,为什么不写写自己的故事?

所以我要写写我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我,也有你的影子。

申明:以下故事源于我的生活经历,有些基于写作需要会在真实基础上有所修改,请不要对号入座。

写这篇文章初衷是记录生活同时创作一个可以和你我有共鸣的故事。我尽量日更,每天更新500-1000字。我本着多写、多改、多思考的原则,希望这篇文章值得读者期待。

如果有幸,您成为了这篇文章的读者,我希望您能从写故事、读故事的角度对我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分割线---

说我之前必须提到给我生命的人-我的妈妈-老徐。

我偶尔亲切地称呼妈妈“老徐”,说起老徐这个名字,还有出处。我曾经很喜欢徐静蕾(《将爱情进行到底》女主),她自称“老徐”,她那么貌美有才(这是20年前我对她的印象),我妈妈也姓徐,也年轻貌美,还特别有个性,所以,用“老徐”称呼我妈妈比徐静蕾这个“老徐”还适用~

我的妈妈老徐的个人资料如下:

出生年月:1961年12月(农历)

学历:小学2年级

出身:农民

社会角色:和老王育有4个儿女

补充说明:家里排行老四(我也是,跟老妈又有一个共同点,窃喜)

现在老徐60岁了,已经是10个娃娃的奶奶(外婆)了。60古来稀,在我心目中,妈妈无论心态还是神态上都没法划分到“老人”群体,老徐一点都不老,顶多30多岁的样子。

所以,我对老徐的印象是从她30岁开始的。我很好奇少女的老徐长什么样?经历了什么?最好能坐上时空穿梭机,跟小时候的妈妈对上一连句话,那就太美了。

跟妈妈一起相处是个很美妙的体验(虽然偶尔有那么不愉快的时候)。

老徐在26岁时生了我,家里排行老四的老徐,在她26岁时生了排行老四的我。

我一直很好奇:那个时代没有计划生育吗?为什么别人家就生1个2个,顶多3个,老徐是怎么想的,生了3个还要生4胎?

老徐说:都是你爷爷要我生的。生了老三后,计划生育的人到我们家说‘你家不能再生了’,你爷爷说‘不行,我儿媳妇还要给我生孙子的’。

我:那你也可以不生啊!

老妈:那时候没有节育计划,有了孩子都会要了。

好吧,我服了,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傻瓜,还好老妈没有做节育,否则哪里来的我啊?只是真的辛苦老徐了,20多岁,最美好的年纪,没有琴棋书画诗酒花,而是有做不完的农活和嗷嗷待哺的4个娃。

我至今想不通:老徐就一双手,怎么做到种6个人的地+每年养1只猪+带大4个娃(注意:1980年代,没有尿不湿,孩子衣服鞋袜都靠手工完成)的?

老徐说那时候她早上天没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干活空隙回来看看我们4个娃,给我们做饭,雨天就在家里缝缝洗洗。晚上吃完饭给你们娃一个一个洗完澡,就8、9点钟了,别人家的电视都看完了,我的事情还没做完。

老徐还说:那时候我在地里干活,就把你放在摇窝里,你就在摇窝里拉屎拉尿,有次有人跟我说你窝粑粑了,粑粑到处是,还在吃你的粑粑呢。

别人玩玩具,我玩自己的屎尿?!这个画面我不想脑补。

今天到这里,待续!

---6.11更新---

小的时候我只能一个人躺在摇篮,或者在老徐干农活时在旁边阴凉的地方一个人玩。在我5、6岁时就可以享受和老徐一起下地干活的“待遇”了。

我记得有一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我跟老徐在田地里插秧。我娇小,腿短,水田水又深,水没到我的腰,我就打水仗似的在水田里屁颠屁颠艰难挪过来挪过去帮忙干活。我不知道是在帮忙还是帮倒忙,反正老徐没怎么干涉我,任由我胡乱发挥。

还有一个热热的夏天,天没亮,老徐就拉着我们兄妹4个下地割稻谷。老徐麻利的拿镰刀在稻田里分割出4块区域,让我们每人挑一份工作区域,割完挑选的区域就可以“停工”,我们就各自在内心合计,权衡哪个区域面积小,然后像个主人一样在自己土地上完成神圣的任务。

在农村,会务农是一件大事,而务农的方法和效率决定了一年的收获。

老徐对务农很有心得。家里共6个孩子,老徐在家里排行老四,属于夹心饼干中间被挤压那一层,还爹不疼娘不爱的。准确说来不是爹不疼娘不爱,实际情况是:

老徐的老爸-我外公在老徐15岁时得白血病离世,老徐的妈妈-我外婆面临6个儿女和家务(比老徐还艰辛,外婆的故事是个传奇,我后面会提到),所以老徐只能夹缝中求生存。

家里没有男劳动力(外公去世,仅有的男丁小舅舅才9岁)+家里的姐姐都结婚或者适婚年龄准备出嫁,所以家里所有里面外面的活计都轮到老徐身上。

做姑娘的老徐在娘家要插秧割稻谷,挑水做饭,还要放牛犁田。结婚后的老徐在老王家也是如此,只是多了4个娃要养!

我印象老徐在农村务农时间不长,7岁左右我上了一年级,老徐和老王没做庄稼了,改到镇上(实际上只是一条街)开客运小巴了。

那是1990年代,路上车屈指可数,老徐老王有了自己的第一台赚钱养家的工具-我们那个小镇第一批客运小巴,路线是从我们住的小镇到县城,单程1个小时左右。

老王主管开车,老徐当售票员,下班回来给我们做吃的,洗衣服。

从那时起,我对老徐的记忆才开始明晰。

老徐穿着很朴素,但每天都把自己捯饬得干干净净,总是扎着个马尾辫,总是忙忙碌碌的,很少见她和人闲聊,跟我们兄妹几个话都不多。

她总是有洗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活。

那时候我最开心的事是夜幕降临时站在家门口的院子,等待老王开着小巴回来,我会屁颠屁颠的跟着车子,第一时间“趁”到车上,每天如此,乐此不疲。有一次,老王车子还没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上车去,险些被车轮压到,现在想来都很惊吓,只是当时只觉得惊险刺激,老王老徐也只是嗔怪一声,没怎么责备我。

周末老徐偶尔同意我坐我们家的小巴去县里兜一圈,那是我最荣耀的时刻。我姐姐晕车,无福享受坐车的幸福,我不一样,我闻到汽油味都感觉很舒爽,路上见到寥寥几个行人和客人,我都很兴奋。

开心之余,我偶尔观察老徐。老徐背着一个绿色单肩包,实际上是收银包,对每个上来的乘客先嘘寒问暖一下,然后非常自然的说出车费,收钱找零钱,动作畅快顺捷。那时候小巴车很难等,所以俗称“班车”,意思是人要追着车。那时大部分乘客和老徐都是老乡或者是亲戚,见面会谈很亲切,有时候碰到要好的熟人或者亲戚,老徐和乘客都心照不宣免去车费,我感觉老徐很享受这个工作。

老徐每天回来都很风光的样子,我偶尔追问老徐县城有什么新闻,老徐会告诉我,讲的言简意赅,我听得绘声绘色。有时候老徐告诉我一两个乘客很赖皮,不想付车费,老徐会想尽办法让乘客不得不付。因为老徐认为感情归感情,但是我们这个小巴车不是公益组织,我们一家6口还要靠营收吃饭呢。

那时候我们租的房子很小,就两间房,老王老徐睡一间,我们兄妹四个睡一张床。

有时候老王老徐回来很晚,我都睡了,半夜三更老徐会把我“揪出来”,带到他们床睡,我特别不喜欢。

第二天我质问老徐:我睡的好好的,你干嘛把我弄到你那睡?

老徐说:你们4个睡一张床太挤了。

我不觉得挤啊!我觉得和哥哥姐姐一起睡很安心,下次不要拉我跟你们睡了,我不喜欢和老王一起睡,老王呼噜声太大了。

可是老徐不顾及我的主观感受,经常半夜三更把我揪出来,我经常睡觉前祷告老天不要让老徐拉我跟她睡,可是无济于事。

就这样生活了3年,直到有一天,应该是1997年,我听到老徐在跟姨妈姨爹说个事:老徐计划和老王去深圳打工赚钱。

说去深圳打工,其实是去深圳承包客运车,跟现在一样开小巴,只是地址从我们镇上改到遥远的南方城市-深圳。

家里有4个娃,老王不愿意老徐跟着一起出去,老徐为难了:老王一个人出去打工,即使能挣到钱,没有一个得力的贤内助,那赚来的钱能留住的有几个?所以,必须老徐陪同一起出马。但是如果自己跟老王去深圳打拼,那4个孩子怎么办?

这时候姨妈姨爹伸出援手,同意接管我们4个拖油瓶。这样老徐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手一搏了。

老徐要和老王南下去深圳的消息像个炸弹在我身边炸响。那时候的我非常不愿意老徐离开,我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有爸爸妈妈在一起,我不明白老王老徐为什么那么决绝地离开,虽然我能感知到那时候家里经济情况不怎么好,我们4个每个学期每人学费都要好几百,经常因为没钱“赊着”上学。但是那都跟我无关,我有书读,有爸妈在身边就好。

老徐还是按原计划和老王出发去深圳了。那时姨爹带我给爸妈送行,我第一次坐车到武昌火车站,第一次坐电梯,乡下人第一次进县城火车站,我一点都不开心,因为我要送走我最依恋的老徐。

没有老徐在身边的我就像没有线的风筝。我天天想老徐,天天想老徐回到我身边,但是吃住在姨妈家的我又不敢表露出这个秘密,一来显得我太过感性,二来于事无补,我就慢慢麻木了。

那时候日子对我来说都是灰色的,即使逢年过节我内心也没有特别大的涟漪。那几年过年对我来说最大的感受是除夕夜到大年初二几天不用关灯,整晚开着灯我会更想远方的老徐。

我心里有一个唯一的期盼,就是老徐给我打电话,或者老徐回来!

那时候电话费很贵,一分钟要2-3元,老徐一个月会给我们打一次电话,一说说不停。

我跟老徐说‘我很好,学习也可以。’虽然我的心里好想老徐,但我不想说出来,不想伤我的心,也不想伤老徐的心。

老徐会说‘我也很好,每天早起晚睡,有空就想睡觉。你要乖乖听姨妈姨爹的话’。

每次我都云淡风轻挂掉电话,然后抱着老徐的话睡几晚。

老徐在深圳2年后回来过一次,那时候老家在修京珠高速,老王老徐想着回来搞翻斗车养家糊口,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像找回失而复得的宝贝,心里不停打鞭庆祝。我珍惜老徐回来的每一天,我喜欢和老徐一起的每一天。

那时候老王在外面开翻斗车,老徐在家里照顾我们兄妹。老徐做的米线汤特别香,那个年我过得特别开心。

但是不到半年,老王老徐投资的5、6万的翻斗车没有生意,钱途惨淡,老王老徐又打了南下去深圳跑客运的主意。

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王老徐又准备出发了,那时候是1999年,我又变成没有妈妈在身边的孩子。

我不是没妈妈爱,而是妈妈的爱太远,远得让年幼的我很无助,从而情感上更需要妈妈的爱。

我知道妈妈只是离我很远,但是妈妈是爱我的,因为她爱我,才会想去遥远的地方赚钱养活我们,给我们最好的钱途。

老徐第一次从深圳回来的时候我问老徐:你不认识字,怎么记住站名呢?

老徐说:我不认识字,我就记住别人怎么说的,把站名给背下来了。

我问老徐:那你还有什么(因为不识字造成)不方便的?

老徐说:超市做活动,别人都在排长长的队领礼品,我就不去排队,因为我不想问别人。

我说:那你不是错过好多便宜了。

老徐说:那也没办法。

农村出来的老徐,到城市有很多不便。比如语言,我们家乡话很偏,很少人说普通话,老徐就跟人学,试着说,开始很蹩脚,慢慢说出来别人听得懂了。

从老徐学说普通话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老徐的学习能力很强。如果她上完初中,或者小学上完,能解决一般的读书写字问题,那她就可以逆天了,至少可以做个小学老师。

我开始意识到没文化给老徐带来太多不便,这种不便一直困扰束缚老徐,我想帮老徐改善这个问题。

我说:要不我就教你认字吧!

我就很认真地教老徐认字,老徐很认真地学,跟着我读,还用笔写下来。老徐字写的很幼稚,但是很用心,像我一年级开始认字一样。我很享受教老徐读书认字,我觉得我是教她识字的老师,反过来,她是教我认识世界的老师。

老徐一个中年妇女,家有4娃,目不识丁,举目无亲,敢于南下深圳闯荡,我作为老徐的女儿,虽然有点孤单寂寞,我感觉非常荣光,

老徐这次去深圳就一直没回来。我在慢慢长大,在老家读了初中、高中。高考时我很想考到深圳大学,但是遗憾分数没到,而深圳没有什么合适的学校,所以我就选择在武汉读书。

老徐一直以我为荣,觉得我给她争了口气,因为她没文化,吃了很多没有文化的亏;她也以家里出了个女大学生为荣,那时候像我们农村出来的女大学生不多。

我觉得我这个大学生做得不够好,没有全力以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做了母亲之后,我回想老徐的经历,我越发觉得老徐的睿智和伟岸。

她个子不高,没有文化,但她勤劳果敢,脚踏实地,在90年代就来到深圳。老徐来了就不走了,用一双手脚一点一点打拼,属牛的老徐就是一只拓荒牛。

眨眼老徐60岁了,我很想给很牛的老徐做一个盛大的60大寿,但是老徐不喜欢太热闹,排行老四的她不习惯当寿星。

我真不习惯老徐60岁了,我也不怎么去策划老徐的60大寿。

所以,我想了一个特别的礼物:我要用文字记录下老徐的一生,让子孙后代以有这样一位身材矮小,但敢闯敢干的奶奶为荣!

没有文化的老徐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老徐,感谢你给我生命,以及传递给我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小时候你没在我身边,但是你的爱一直陪伴着我。

你的爱陪着我长大,我会陪着你一起变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