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教师共同体读书叙事

研读关于叙事探究的文献资料,发现我国教师教育学界的许多权威都在大声疾呼,教育研究应该来自教育者,应该大力提倡教育叙事。“滚动简报”的故事发人深思。近年来,教师培训关注对本土问题的研究,以“叙事”文本呈现“作业”的方式并不鲜见。在全国继教网河北省教师全员培训平台,笔者负责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连续数月阅读了教师的“作业”。通常8千多参训教师,大约每晚有200多份“作业”需要阅读,一般两个小时可以写完评语并推优。其中“下载”现象令人担忧。笔者连续28天做了筛重和数据统计,对其中一个班的学员提交的“作业”做了认真筛查,发现这个班的“作业”无一例外都是在网上“下载”的。同时也发现,其他班有些教师的“作业”让人不时停下来慢慢深思,阅读过程好像身临其境。这样的“作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在述说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我反思。笔者与教师一起体验心路历程,不由得想起自己成长为教师、校长、教师教育发展者的人生片段,重温激动人心的教育功能,那一刻笼统地感到教师真诚的心金子般地闪亮。作为教师培训专家笔者提出建议,组建河北省教师共同体,名师引导教师读书叙事,以滚动简报分享叙事唤醒心灵内蕴成长的勇气能量。这一建议得到全国继教网河北省继续教育中心的支持和帮助,在继教网培训平台开辟了“读书林”活动板块,推出共读书目《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教师们对帕克·帕尔默的高度认同和信任、真挚的自我解剖、对教育事件过程的把握、细腻优美的文风等“叙事”特质,赢得百万教师跟进阅读扩大叙事场域。全国继教网河北省继续教育中心采用“教师共同体读书叙事”方式组织网络培训,使原来被“下载”经历折磨得毫无学习自信的教师,焕然变成一群充满激情、学以致用的人,原来死气沉沉的网络培训也变成了“勇气更新”的网络课堂。叙事探究这一自然探索的定性方法开启教师共同体探索教育真理之旅。这就是“滚动简报”的故事。在传统“讲座+作业”的网络培训中,全国继教网河北省教师全员培训为什么有如此的勇气和动力,以滚动简报唤醒教师内生成长勇气?教师个体的哪些成长故事和思考造就了一线教师的教育哲学和人格品质?阅读26期“滚动简报”,感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的动力。生命相遇。与恩师吴国珍相遇,历时八年跟随她做城乡统筹发展教师共同体事业,唤醒从未有过的自身认同和完整。笔者在自传叙事中记录了心灵觉醒的关键时刻:辛卯年二月,“国培”班上与吴老师相遇。她微白的盘发、朴实的衣着,让人格外注意她眼睛的透亮清澈和声音的甜美轻灵。有幸聆听讲座,虔诚接受她的赠书《灵性觉醒》,一宿辗转。晨起下雪,应景生情,发去短信:在等/菊花黄/采摘陶渊明篱下的心情/在等/桃花红/晕染青花瓷的初装/在等/雪花白/飘飞当下智慧的灵光/粉笔黑板课堂/捡拾爱的力量/绽放满世界桃李芬芳。“灵性”的光如飘瑞的雪银色通透,这不正是笔者一路在寻找的“我”吗?五月,受邀给吴教授的研究生讲课,学生说:孙校长让我看到一名老师的优雅和体面,原来戴着镣铐跳舞亦可以舞得如此让人心醉。他们还说,正是因为拥有“等待”的智慧,孙校长才在历经波折之后等来“菊花黄”、“桃花红”、“雪花白”。十月,参加“教学勇气在中国”国际交流活动,第一次以叙事的方式讲座《成长,初恋般的感觉》,自此沟通局长亲自引领基层校长培训学习,组织校长做教育叙事。从2011年11月起,县域校长论坛每月一期从未间断,既有自上而下的专家报告,也有自下而上的叙事分享。校长引领教师、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带动家长,体制内的力量调动起县域心灵存养的教育真气,心灵共同体生命网络得到滋养。顺势引导基层学校与名校建立拉手关系,通过共读唤醒心灵。校长们梳理乡土文化率先组建共同体,他们说:“我们几个校长想合起来真心干点事!”大家每周六轮流在某一所学校聚会,听课然后研讨,爱上了叙事。常常沉溺在一个故事一种情节一份感动里,在娓娓道来中梳理心羽共情分享。老师们三五成群自愿结对,你来我校,我去他校,自发自觉自助的共同体就这样从土里长出来,使得每一件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快得像流水,少了许多障碍。笔者在《种善良》一文中这样写道:吴教授第一次说我是“小太阳”是在冬日,有着雪后的暖阳,那极尽所能冷得瑟瑟的风晕开世上温暖的善良。我把良善播种,不意间开出美丽的人性之花,像无数萤火虫,用微弱的光照亮阴暗的残破。于是,我们有了“勇气共同体”。在共同体中读书叙事,心阳照亮自己,也照亮同行的人。转向叙事探究。进入叙事状态需要真诚的教育情怀和自我超越的勇气。笔者开始做叙事探究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在一次关于“家长学校”的国家级课题研究中,开题虽然经过了斟酌和提炼,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次研讨会上,笔者把跟进研究的28所学校的开题“题目”摆在大家面前,大家读后发现,有的题目是论文式,有的题目是反思式,有的题目是口号式……怎样才能像课题呢?前来开会的校长们发起愁来,他们从自己的题目中找不到“概念”,也就是说大家对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一片茫然。于是,大家开始讲故事,从故事背后寻找“教育问题”,用“叙事”的方法使概念严谨到能独立连成一个句子而无需用多余的词去串接。这是把问题课题化的过程。会后,大家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一件事:写故事。许多校长开始不以为然:日常教学观察、个人成长经历怎么可以成为科学论文?一个学期结束,笔者提出要求用“深描”笔记来撰写“家长学校”中期报告。等到将数十篇观察笔记写成“报告”的时候,校长们觉得千头万绪难以取舍。这时候吴国珍教授推荐阅读《教学勇气》,大家恍然明晰,原来作者帕尔默是经过了十年的深描记录、访谈录音、文字转码、思路梳理、要点选择,还要经过多少次的修改才能达到如此效果:传神的“来自地狱的学生”,典型的“恐惧”细节,舒展而又跌宕起伏的“认知于共同体”的过程,震撼人心的“伟大事物魅力”高潮。其中还要将所涉及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学术理论概念、“叙事研究”方法程序、观察者“聆听”、“对话”的心路历程,与被观察者的信任关系的发展等,一一交代清楚。最终巧妙地交织成一个整体,自然流畅地建构起漫步教师心灵的教育叙事。大家明白了,教育叙事是教师调动生命经验和直觉理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生命重要时刻的价值权衡和心灵选择。教师只有自觉地进入生命的叙事状态,才有勇气在生活惯性轨道中打破常规,解放学习空间,达到教育智慧。构建读书共同体。笔者自2011年跟随吴教授加入“勇气更新大学”吸收学习,做长线跨校叙事探究,历经超越恐惧、随缘播种、走向公众的发展。2012年开始思考如何把名师分享的教育智慧让基层农村教师共享,借唐山市政府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引领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在县域启动“大阅读”行动计划,建立省一级图书馆42所,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成立共同体,区域推进教师共同体叙事探究。2013年吴教授引领“重建农村教育过程中教师培养的研究”,系统探索得益于香港大学过伟瑜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杨小洪教授的指导,与TATEAL学习共同体和“美国地球村”结缘,重构教师读书共同体叙事文化。2014年受全国“飞翔者-教师勇气更新公益活动”影响,在河北省远程培训中滚动推送26期简报42万字,引导阅读进行叙事分享,吸引12.6万河北省城乡教师共读《教学勇气》,百万人次下载阅读并评论,影响到河北省继续教育中心在2015年5月启动面向全省43万中小幼教师的“勇气更新”活动:“教师读书共同体叙事探究”远程培训。2016年“勇气村”凝心聚力,杭师大杨小洪教授坐镇、全国名师孙彩文引领,以深厚的东西方哲学贯注心灵发展城乡统筹教师共同体。“勇气村”的诞生源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在我国教师心中产生强烈共鸣,是“教导自己认识自我”理念渗透区域推动城乡教师线上线下互动的同盟,是教师勇气更新和叙事探究神形合一的水珠汇海结晶。2017年,唐山市“区域推动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策略研究”课题驱动,与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共建研修平台,局长刘绍辉亲自引领,政策激励教师阅读和科研热情,吸引更多优秀校长和教师在共读中对接体验深入思考,大家在安适自在的氛围滋养下“经历一种叙述化的过程”。这意味着读书叙事不再是简单的故事重组,而是通过宽泛的深入的真实的研究投人地再次经历行动研究的全过程,重新诠释经验和“事实”。这是质性研究过程。重构阅读文化。读书叙事的质性特征在于,以教师共同体的经验知识分享与灵性觉醒为着眼点,从理念、制度、技术和文化层面等多个视角和维度形成区域推动教师成长阅读策略。首先需要小心翼翼地去经历和记录发生的“事实”。大家有了共通的认知,读书叙事的最佳方式是抓住教师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记录有关教育经验的故事同时,撰写有关教育经验的其它阐述性故事。这种复杂的撰写故事的过程即为叙事探究。这些故事接近经验,因为它们是教师经验的表述;这些故事也接近理论,因为对参与者和读者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其次,需要在研究中谦卑学习。我们谨慎地一边对叙事探究这一方法论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探究,一边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对研究方法本身的怀疑,自己内心的矛盾、彷徨、顿悟等变化历程。但是,作为叙事探究者,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把这些带有感性色彩的心路历程写进研究中,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成为对叙事探究本身的探究。再者,需要关系重构。我们和研究参与者——河北省继教网参训学员、“勇气村”的校长老师、研究团队的成员,以及每一位跟进阅读的一线教师,建立既亲密又理性的关系,彼此坦诚开放。以人为对象的研究,研究者需要注意的就是跟研究参与者的关系建构,这属于研究伦理范畴。建构和呵护关系成了整个研究的一大亮点。还有,需要建立读者自信。叙事性研究的评价更大程度依赖读者的参与,叙事研究的“效度”是读者头脑中所形成或理解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是否能让读者很好地参与进来”,也就是“研究是否具有开放性”是研究过程中需要努力尝试去解决的问题。现在,这本书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一直以来的努力和担心也都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所有问题的答案也都掌握在读者手里了。叙事探究在西方已有不少专著问世,“故事”类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经常刊登,我国教育研究界也出版过一些叙事类的专著和论丛,但与占主流地位的量化研究比起来,叙事类的研究还属少数,担心在“区域推动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策略研究”中,“叙事”成果会成为“另类”而不被接纳。市教育局师训处刘洪兴处长给予鼓励和建议,使研究在“叙事”中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文献。由于叙事探究的研究本身处于不断探索之中,无法预计我们的研究会走向何方,无法估计我们到底能写出什么样的专著。整个研究过程,在经历、讲述、再经历、再讲述的循环中,不断追问和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因此,笔者选择了尽量能够呈现探索过程的叙事式笔法,不同于一般学术专著的写作格式。本书在章节的安排上做了大胆尝试:第一章以研究者“自传叙事”为主题,叙述了研究者的人生故事、教学故事、成长故事,想向读者“交代”研究者的生活经验以及思考,因为本书正是这样的“我”叙述和诠释的结果。第二章描述了本研究历调查、收集研究数据的“路径”以及本研究故事的发生环境及文化背景等。叙事探究说到底是对“经验”的研究,“经验”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地点或场所,而地点或场所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对地点和场所的叙述本身是对“经验”所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探究和呈现。第三章以“开始叙事探究的叙事”为题,叙述了笔者在网络研修平台所经历的理论与现实之间、新旧研究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思考和理解叙事探究内涵及意义的过程。这一章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叙述研究者个人的经历,但是笔者认为这其实代表了初学叙事探究者在研究初期常有的经历。同时,探讨的“事实”以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揭示了叙事探究的本质内涵和意义。第四章至第十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分别围绕“网络平台”、“勇气村”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展开探究。叙述了25位名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以及大家对谈中发生的理念碰撞。这几章表面上看起来叙述了教师日常的教学故事,但目的却在探究。叙事中包含了笔者对教师在“阅读”环境下的实践方式、思考方式、研究方式,以及背后所隐含的“个人实践知识”的探究。此外,叙事中还包含了作为笔者研究者对教师教学经验进行的教育学层面的探究,以及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的对叙事探究本身的探究,还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探究。在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笔者始终在问询这些教学行为的背后到底隐含着什么样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故事?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教师特有的教育追求和教育哲学?教师们的这种“个人实践知识”具有专业意义吗?这就是第五章和第十章探究的主题。第五章采用人生传记的写法,叙述了阅读引领人杨小洪教授的家庭、学习经历、教学经历以及参与国际交流的经历,这些故事使研究者找到了促成教师教育追求、教育哲学的“家”,进一步理解了他的“个人实践知识”的意义。第十章采用文献综述加叙事探究的形式,论述了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所具有的专业性意义及其教育价值。第十一章是对研究的回顾和意义的再探究。本章从滚动简报的故事、研究者的学习与成长、研究参与者的学习等几个角度叙述和探讨了叙事研究的意义。附章作为文献和理论综述篇,叙述了本研究所依赖的学科理论,以及叙事探究的理论意义和内涵。在一般的学术著作中,本章通常作为第一章放在最前面。本书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前面的章节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本章放置在前面的任何位置都会有“突兀”之感。放在最后,对教师发展和叙事探究已经有所了解的读者可以省略不读;对于初次了解叙事探究的读者来说,读完前面的章节后再来读相对理论化、抽象化的综述更容易理解。从建立读书共同体到本书问世,得到了太多的支持和帮助。可以说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这本书。感谢全国继教网河北省办事处的高凌主任在国培网搭建读书叙事平台引领全省教师共读。感谢唐山市教育局“区域推动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引领人刘绍辉局长、刘洪兴处长推动系列专著出版。感谢玉田县教育局领导老师对“区域推进读书叙事活动”给予厚爱宽容支持和期望。感谢研究团队组长郝玲君鼎力合作。感谢叙事引领专家吴国珍教授、过伟瑜教授、杨小洪教授给予无私的帮助和激励。感谢叙事作者马永清、马妮、王建斌、王娜、王璐、石卫芳、代士健、许丽玲、吴艳超 、邱亦欣、李晓蓉、陈新娟、陈密哲、陈林、郑昌军、杨明蕊、侯晓斌、姚文佳、耿丽霞、韩春英(以姓氏笔画为序)等的无私分享和贡献。引发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探究必将开启教师自身认同与完整的成长之旅。正如吴教授所说:叙事探究是一线教师或教育研究者从最细微处用心领悟教育的精妙极致道理,自然激活教师的心灵智慧,唤醒和提升教育者内在生命力的一种体验方式。它帮助教师通过真诚分享和尊重倾听微妙复杂曲折的教育事件,外显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藉由解释性理解共情聆听和内听,理解建构其意义,重组个人经验,探究理解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后的深层意义,把鲜活的教育细节处理与追求的教育理念融为一体。如何把叙事探究内化为有助于参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方式?如何通过简单自然、话从心底流出的坦诚分享方式,渐进触摸微妙而深邃的教师内心世界?如何丰富教师的内部景观,把教育研究深入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灵世界?读书叙事将成为我们的一种阅读方式、思维方式、研究方式、生活方式。n

研读关于叙事探究的文献资料,发现我国教师教育学界的许多权威都在大声疾呼,教育研究应该来自教育者,应该大力提倡教育叙事。

“滚动简报”的故事发人深思。

近年来,教师培训关注对本土问题的研究,以“叙事”文本呈现“作业”的方式并不鲜见。在全国继教网河北省教师全员培训平台,笔者负责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连续数月阅读了教师的“作业”。通常8千多参训教师,大约每晚有200多份“作业”需要阅读,一般两个小时可以写完评语并推优。其中“下载”现象令人担忧。笔者连续28天做了筛重和数据统计,对其中一个班的学员提交的“作业”做了认真筛查,发现这个班的“作业”无一例外都是在网上“下载”的。同时也发现,其他班有些教师的“作业”让人不时停下来慢慢深思,阅读过程好像身临其境。这样的“作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在述说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我反思。笔者与教师一起体验心路历程,不由得想起自己成长为教师、校长、教师教育发展者的人生片段,重温激动人心的教育功能,那一刻笼统地感到教师真诚的心金子般地闪亮。作为教师培训专家笔者提出建议,组建河北省教师共同体,名师引导教师读书叙事,以滚动简报分享叙事唤醒心灵内蕴成长的勇气能量。这一建议得到全国继教网河北省继续教育中心的支持和帮助,在继教网培训平台开辟了“读书林”活动板块,推出共读书目《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教师们对帕克·帕尔默的高度认同和信任、真挚的自我解剖、对教育事件过程的把握、细腻优美的文风等“叙事”特质,赢得百万教师跟进阅读扩大叙事场域。全国继教网河北省继续教育中心采用“教师共同体读书叙事”方式组织网络培训,使原来被“下载”经历折磨得毫无学习自信的教师,焕然变成一群充满激情、学以致用的人,原来死气沉沉的网络培训也变成了“勇气更新”的网络课堂。叙事探究这一自然探索的定性方法开启教师共同体探索教育真理之旅。这就是“滚动简报”的故事。

在传统“讲座+作业”的网络培训中,全国继教网河北省教师全员培训为什么有如此的勇气和动力,以滚动简报唤醒教师内生成长勇气?教师个体的哪些成长故事和思考造就了一线教师的教育哲学和人格品质?

阅读26期“滚动简报”,感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的动力。

生命相遇。与恩师吴国珍相遇,历时八年跟随她做城乡统筹发展教师共同体事业,唤醒从未有过的自身认同和完整。笔者在自传叙事中记录了心灵觉醒的关键时刻:辛卯年二月,“国培”班上与吴老师相遇。她微白的盘发、朴实的衣着,让人格外注意她眼睛的透亮清澈和声音的甜美轻灵。有幸聆听讲座,虔诚接受她的赠书《灵性觉醒》,一宿辗转。晨起下雪,应景生情,发去短信:在等/菊花黄/采摘陶渊明篱下的心情/在等/桃花红/晕染青花瓷的初装/在等/雪花白/飘飞当下智慧的灵光/粉笔黑板课堂/捡拾爱的力量/绽放满世界桃李芬芳。“灵性”的光如飘瑞的雪银色通透,这不正是笔者一路在寻找的“我”吗?五月,受邀给吴教授的研究生讲课,学生说:孙校长让我看到一名老师的优雅和体面,原来戴着镣铐跳舞亦可以舞得如此让人心醉。他们还说,正是因为拥有“等待”的智慧,孙校长才在历经波折之后等来“菊花黄”、“桃花红”、“雪花白”。十月,参加“教学勇气在中国”国际交流活动,第一次以叙事的方式讲座《成长,初恋般的感觉》,自此沟通局长亲自引领基层校长培训学习,组织校长做教育叙事。从2011年11月起,县域校长论坛每月一期从未间断,既有自上而下的专家报告,也有自下而上的叙事分享。校长引领教师、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带动家长,体制内的力量调动起县域心灵存养的教育真气,心灵共同体生命网络得到滋养。顺势引导基层学校与名校建立拉手关系,通过共读唤醒心灵。校长们梳理乡土文化率先组建共同体,他们说:“我们几个校长想合起来真心干点事!”大家每周六轮流在某一所学校聚会,听课然后研讨,爱上了叙事。常常沉溺在一个故事一种情节一份感动里,在娓娓道来中梳理心羽共情分享。老师们三五成群自愿结对,你来我校,我去他校,自发自觉自助的共同体就这样从土里长出来,使得每一件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快得像流水,少了许多障碍。笔者在《种善良》一文中这样写道:

吴教授第一次说我是“小太阳”是在冬日,有着雪后的暖阳,那极尽所能冷得瑟瑟的风晕开世上温暖的善良。我把良善播种,不意间开出美丽的人性之花,像无数萤火虫,用微弱的光照亮阴暗的残破。于是,我们有了“勇气共同体”。在共同体中读书叙事,心阳照亮自己,也照亮同行的人。

转向叙事探究。进入叙事状态需要真诚的教育情怀和自我超越的勇气。笔者开始做叙事探究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在一次关于“家长学校”的国家级课题研究中,开题虽然经过了斟酌和提炼,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次研讨会上,笔者把跟进研究的28所学校的开题“题目”摆在大家面前,大家读后发现,有的题目是论文式,有的题目是反思式,有的题目是口号式……怎样才能像课题呢?前来开会的校长们发起愁来,他们从自己的题目中找不到“概念”,也就是说大家对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一片茫然。于是,大家开始讲故事,从故事背后寻找“教育问题”,用“叙事”的方法使概念严谨到能独立连成一个句子而无需用多余的词去串接。这是把问题课题化的过程。会后,大家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一件事:写故事。许多校长开始不以为然:日常教学观察、个人成长经历怎么可以成为科学论文?一个学期结束,笔者提出要求用“深描”笔记来撰写“家长学校”中期报告。等到将数十篇观察笔记写成“报告”的时候,校长们觉得千头万绪难以取舍。这时候吴国珍教授推荐阅读《教学勇气》,大家恍然明晰,原来作者帕尔默是经过了十年的深描记录、访谈录音、文字转码、思路梳理、要点选择,还要经过多少次的修改才能达到如此效果:传神的“来自地狱的学生”,典型的“恐惧”细节,舒展而又跌宕起伏的“认知于共同体”的过程,震撼人心的“伟大事物魅力”高潮。其中还要将所涉及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学术理论概念、“叙事研究”方法程序、观察者“聆听”、“对话”的心路历程,与被观察者的信任关系的发展等,一一交代清楚。最终巧妙地交织成一个整体,自然流畅地建构起漫步教师心灵的教育叙事。大家明白了,教育叙事是教师调动生命经验和直觉理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生命重要时刻的价值权衡和心灵选择。教师只有自觉地进入生命的叙事状态,才有勇气在生活惯性轨道中打破常规,解放学习空间,达到教育智慧。

构建读书共同体。笔者自2011年跟随吴教授加入“勇气更新大学”吸收学习,做长线跨校叙事探究,历经超越恐惧、随缘播种、走向公众的发展。2012年开始思考如何把名师分享的教育智慧让基层农村教师共享,借唐山市政府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引领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在县域启动“大阅读”行动计划,建立省一级图书馆42所,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成立共同体,区域推进教师共同体叙事探究。2013年吴教授引领“重建农村教育过程中教师培养的研究”,系统探索得益于香港大学过伟瑜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杨小洪教授的指导,与TATEAL学习共同体和“美国地球村”结缘,重构教师读书共同体叙事文化。2014年受全国“飞翔者-教师勇气更新公益活动”影响,在河北省远程培训中滚动推送26期简报42万字,引导阅读进行叙事分享,吸引12.6万河北省城乡教师共读《教学勇气》,百万人次下载阅读并评论,影响到河北省继续教育中心在2015年5月启动面向全省43万中小幼教师的“勇气更新”活动:“教师读书共同体叙事探究”远程培训。2016年“勇气村”凝心聚力,杭师大杨小洪教授坐镇、全国名师孙彩文引领,以深厚的东西方哲学贯注心灵发展城乡统筹教师共同体。“勇气村”的诞生源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在我国教师心中产生强烈共鸣,是“教导自己认识自我”理念渗透区域推动城乡教师线上线下互动的同盟,是教师勇气更新和叙事探究神形合一的水珠汇海结晶。2017年,唐山市“区域推动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策略研究”课题驱动,与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共建研修平台,局长刘绍辉亲自引领,政策激励教师阅读和科研热情,吸引更多优秀校长和教师在共读中对接体验深入思考,大家在安适自在的氛围滋养下“经历一种叙述化的过程”。这意味着读书叙事不再是简单的故事重组,而是通过宽泛的深入的真实的研究投人地再次经历行动研究的全过程,重新诠释经验和“事实”。这是质性研究过程。

重构阅读文化。读书叙事的质性特征在于,以教师共同体的经验知识分享与灵性觉醒为着眼点,从理念、制度、技术和文化层面等多个视角和维度形成区域推动教师成长阅读策略。首先需要小心翼翼地去经历和记录发生的“事实”。大家有了共通的认知,读书叙事的最佳方式是抓住教师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记录有关教育经验的故事同时,撰写有关教育经验的其它阐述性故事。这种复杂的撰写故事的过程即为叙事探究。这些故事接近经验,因为它们是教师经验的表述;这些故事也接近理论,因为对参与者和读者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其次,需要在研究中谦卑学习。我们谨慎地一边对叙事探究这一方法论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探究,一边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对研究方法本身的怀疑,自己内心的矛盾、彷徨、顿悟等变化历程。但是,作为叙事探究者,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把这些带有感性色彩的心路历程写进研究中,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成为对叙事探究本身的探究。再者,需要关系重构。我们和研究参与者——河北省继教网参训学员、“勇气村”的校长老师、研究团队的成员,以及每一位跟进阅读的一线教师,建立既亲密又理性的关系,彼此坦诚开放。以人为对象的研究,研究者需要注意的就是跟研究参与者的关系建构,这属于研究伦理范畴。建构和呵护关系成了整个研究的一大亮点。还有,需要建立读者自信。叙事性研究的评价更大程度依赖读者的参与,叙事研究的“效度”是读者头脑中所形成或理解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的“研究是否能让读者很好地参与进来”,也就是“研究是否具有开放性”是研究过程中需要努力尝试去解决的问题。现在,这本书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一直以来的努力和担心也都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所有问题的答案也都掌握在读者手里了。

叙事探究在西方已有不少专著问世,“故事”类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经常刊登,我国教育研究界也出版过一些叙事类的专著和论丛,但与占主流地位的量化研究比起来,叙事类的研究还属少数,担心在“区域推动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策略研究”中,“叙事”成果会成为“另类”而不被接纳。市教育局师训处刘洪兴处长给予鼓励和建议,使研究在“叙事”中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文献。由于叙事探究的研究本身处于不断探索之中,无法预计我们的研究会走向何方,无法估计我们到底能写出什么样的专著。整个研究过程,在经历、讲述、再经历、再讲述的循环中,不断追问和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因此,笔者选择了尽量能够呈现探索过程的叙事式笔法,不同于一般学术专著的写作格式。本书在章节的安排上做了大胆尝试:

第一章以研究者“自传叙事”为主题,叙述了研究者的人生故事、教学故事、成长故事,想向读者“交代”研究者的生活经验以及思考,因为本书正是这样的“我”叙述和诠释的结果。

第二章描述了本研究历调查、收集研究数据的“路径”以及本研究故事的发生环境及文化背景等。叙事探究说到底是对“经验”的研究,“经验”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地点或场所,而地点或场所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对地点和场所的叙述本身是对“经验”所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探究和呈现。

第三章以“开始叙事探究的叙事”为题,叙述了笔者在网络研修平台所经历的理论与现实之间、新旧研究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思考和理解叙事探究内涵及意义的过程。这一章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叙述研究者个人的经历,但是笔者认为这其实代表了初学叙事探究者在研究初期常有的经历。同时,探讨的“事实”以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揭示了叙事探究的本质内涵和意义。

第四章至第十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分别围绕“网络平台”、“勇气村”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展开探究。叙述了25位名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以及大家对谈中发生的理念碰撞。这几章表面上看起来叙述了教师日常的教学故事,但目的却在探究。叙事中包含了笔者对教师在“阅读”环境下的实践方式、思考方式、研究方式,以及背后所隐含的“个人实践知识”的探究。此外,叙事中还包含了作为笔者研究者对教师教学经验进行的教育学层面的探究,以及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的对叙事探究本身的探究,还有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探究。在与教师对话的过程中,笔者始终在问询这些教学行为的背后到底隐含着什么样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故事?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教师特有的教育追求和教育哲学?教师们的这种“个人实践知识”具有专业意义吗?这就是第五章和第十章探究的主题。第五章采用人生传记的写法,叙述了阅读引领人杨小洪教授的家庭、学习经历、教学经历以及参与国际交流的经历,这些故事使研究者找到了促成教师教育追求、教育哲学的“家”,进一步理解了他的“个人实践知识”的意义。第十章采用文献综述加叙事探究的形式,论述了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所具有的专业性意义及其教育价值。

第十一章是对研究的回顾和意义的再探究。本章从滚动简报的故事、研究者的学习与成长、研究参与者的学习等几个角度叙述和探讨了叙事研究的意义。

附章作为文献和理论综述篇,叙述了本研究所依赖的学科理论,以及叙事探究的理论意义和内涵。在一般的学术著作中,本章通常作为第一章放在最前面。本书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前面的章节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本章放置在前面的任何位置都会有“突兀”之感。放在最后,对教师发展和叙事探究已经有所了解的读者可以省略不读;对于初次了解叙事探究的读者来说,读完前面的章节后再来读相对理论化、抽象化的综述更容易理解。

从建立读书共同体到本书问世,得到了太多的支持和帮助。可以说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这本书。感谢全国继教网河北省办事处的高凌主任在国培网搭建读书叙事平台引领全省教师共读。感谢唐山市教育局“区域推动中小学教师阅读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引领人刘绍辉局长、刘洪兴处长推动系列专著出版。感谢玉田县教育局领导老师对“区域推进读书叙事活动”给予厚爱宽容支持和期望。感谢研究团队组长郝玲君鼎力合作。感谢叙事引领专家吴国珍教授、过伟瑜教授、杨小洪教授给予无私的帮助和激励。感谢叙事作者马永清、马妮、王建斌、王娜、王璐、石卫芳、代士健、许丽玲、吴艳超 、邱亦欣、李晓蓉、陈新娟、陈密哲、陈林、郑昌军、杨明蕊、侯晓斌、姚文佳、耿丽霞、韩春英(以姓氏笔画为序)等的无私分享和贡献。

引发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探究必将开启教师自身认同与完整的成长之旅。正如吴教授所说:

叙事探究是一线教师或教育研究者从最细微处用心领悟教育的精妙极致道理,自然激活教师的心灵智慧,唤醒和提升教育者内在生命力的一种体验方式。它帮助教师通过真诚分享和尊重倾听微妙复杂曲折的教育事件,外显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藉由解释性理解共情聆听和内听,理解建构其意义,重组个人经验,探究理解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后的深层意义,把鲜活的教育细节处理与追求的教育理念融为一体。

如何把叙事探究内化为有助于参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方式?如何通过简单自然、话从心底流出的坦诚分享方式,渐进触摸微妙而深邃的教师内心世界?如何丰富教师的内部景观,把教育研究深入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灵世界?

读书叙事将成为我们的一种阅读方式、思维方式、研究方式、生活方式。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