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杨改清简介(成长故事一百字杨换青:用爱和智慧书写幸福成长的故事 | 省百名师风采)

杨换青,广州市天河中学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班主任项目培养学员、广州市骨干班主任、杨换青心教育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01 荣誉奖项

获评“感动广州最美教师”提名奖者、广州市“感动天河好教师”,曾获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奖、天河区“育人奖”、天河区“毕业班工作先进个人”、天河区嘉奖、三等功、学校教育风云人物;

所带班级获评“全国书香状元班”、广州市“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集体”、天河区“示范班”、《中小学班主任》杂志“星班级”等;

在广州市教育局与广州市工会联合举办的“广州市教师幸福小方法”征集活动评比中,作品获优秀奖;

在“最受网民认同的广州教师幸福方法”评选活动中,位居前十名。《幸福共同体建设策略》在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班主任年会上推广;

近两年在省内外做教育教学讲座30余场次。《“幸福驱动”的师生教学相长模型构建与实践》获广州市教学成果奖。

02 研修成果

加入广东省百千万项目培训以来,在教育认知、教育理论、教育实践、职业心态等方面都有不少的收获。专家授课与指导填补了理论指导的欠缺,缩短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激发了灵感,增强了信心,使教育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在导师左璜教授、马早明教授、谭方亮校长的指导和帮助下,致力于班级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以“营造温馨的环境,创造温暖的故事,开展丰富的活动,打造多彩的文化”为路径,构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立体式幸福共同体发展模式,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让家长体验“家庭成长”的幸福,让教师获得“职业成就”的幸福。

目前,被聘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德育团队导师和班主任论坛讲师,其幸福共同体班级成长模式已在多所学校全面推广,参与广州市教研所研究项目独立课题《教师的幸福观》的研究。幸福教育理念和带班故事在至善学院等公益平台推广,全国参与听课学习的老师超6万人次,收到全国各地教师的听课心得超10万字。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大学生授课,传递幸福教育的理念和分享班级管理的艺术,大大激发大学生们对未来职业的憧憬。

培训不仅提升了道德修养和业务素养,也改善了职业心态。力求做新时代的幸福教师,以“幸福教育”作为研修方向,深入学习,不断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

03 教学理念

“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学生”为教育目标,旨在“把班级打造成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成长的幸福基地”。

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资源,构建幸福成长共同体,通过多方共育,拓展德育途径,构建“同心同向,外显有规,内涵有德,学而有成”的成长共同体,让每一位学生、家长、教师都有安全感、存在感、价值感、获得感,不仅能感知幸福,获得幸福,还能传递幸福。

04 教育故事

用爱和智慧书写幸福成长的故事

杨换青是广州市天河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在信息浩如烟海的时代,她选择用最传统最直达人心的文字为媒,和学生、家长、年轻教师沟通,在心与心之间架起温暖的桥梁。

她用爱心和智慧做帆,用责任和担当为桨,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前行。她用激情感染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用爱心呵护学生,用耐心陪伴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可敬可亲的“杨妈”。

她的教育故事,可以用她说的五句话来诠释。

1.“当老师让我有心灵的归属感”

早在学生时代,杨换青就已有坚定的信念——要成为一名老师。大学毕业后,她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一眨眼,她在三尺讲台已耕耘了二十年。回望来路,她依然坚定:“当老师,我越当越喜欢。这份职业给了我幸福感和心灵的归属感。学生是灵动的,教育的情境是不断转变的,每天都给我惊喜。”

2008年,杨换青从湖南来到广州,成为广州市天河中学的一名老师。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把写信这一方式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当时班上有一个桀骜不驯的学生,杨换青产生了用写信来感动他的想法:“我花那么多时间和小孩面谈,为何不写信呢?写信会有惊喜,而且文字更有穿透力。”学生看到了她的真心,成功被杨换青“收服”了。毕业时,这名学生给她写信说:“杨老师,我这么顽固不化的学生都被你‘驯服’了,以后就没有你搞不定的学生了。”

其实,杨换青把写信带入工作,还有其他原因。她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近些年来,颈椎出了严重的问题,一度无法站上讲台。于她而言,和说话相比,写信是一种更省“气”、省力的方式。在她看来,书信,充满庄重的仪式感,富含真情的魅力,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师生交流的需求。书信的深度融入,能让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从“以信换信”初级版变为“以心换心”升级版,拉近心理距离的同时,提升育人效果。近3年,杨换青给学生写的书信字数都超过15万字。

不知从何时起,杨换青的学生在“老师”之外,给了她另一个称呼——“杨妈”。在杨换青心里,学生叫她一声“杨妈”,便是打心眼里接受她、信任她。而“杨妈”的信,给了迷茫的学生以方向,给了彷徨的学生以坚定,给了叛逆的学生以柔软的关怀。

2.“教育需要以真心换真心”

2014年,杨换青的颈椎病发作,医生诊断她的七节颈椎有五节出了问题,骨头变形压迫神经,一度走路不稳,眼睛看不清书。当时,她住院半年,面目全非。杨换青的爱人心疼地说:“你不要再上讲台了,更不能做班主任了!”

2018年,倔强的杨换青说服了爱人,再次成为班主任。那一年,她的病情在每周两次不间断的针灸治疗下,有所好转,她所带的班级的高考成绩也是她从教以来带出的最好的。2019年,杨换青所带的高一班级获得全国书香状元班、天河区示范班、广州市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等一系列荣誉。“这一年,我学会了与疾病和平相处,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无私乃大私’。”杨换青感慨说道。

2018年,杨换青班上的学生黄俊荣高考成绩位居全省理科排名第105名,天河区理科总分第一名。他在给杨换青的信中这样写道:“高三一模前,我遇到了瓶颈期,而且不善言辞,是您察觉到了,经常写信鼓励我,是您让我更加坚信自己。谢谢您,‘杨妈’!”毕业后,黄俊荣将记录了自己心路历程的高三日志作为礼物,送给杨换青。如今,这本日志已成为杨换青班上同学们争相传阅的宝典。

如今已就读于中山大学的邹同学曾是让杨换青“头痛”的网瘾少年。他沉迷手机无法自拔,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杨换青给他写信,似乎也无济于事。但杨换青从没有用言语或行为伤害他,而是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一次次试图“叫醒”他。第一次高考失利后,他决定复读,今年被中山大学录取。高考放榜后,邹同学主动联系了杨换青,向“杨妈”报喜并表达自己的谢意。如今,他会隔三差五通过微信跟“杨妈”分享自己的生活,像朋友一般。

这件事让杨换青很有感触:“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一阵子,我们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陪伴他,爱他。可能他不接受我的爱,但并不表示我对他没有影响。我虽然是教育者,但有时学生也是我的老师,教育我怎么做一个更好的老师。教育,需要以真心换真心。”

3.“我希望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杨换青写信的对象除了学生和家长外,还有学校的年轻老师。当年轻老师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或难处向她请教时,她通过写信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借此鼓励年轻同事。杨换青认为自己做的这些事是理所应当的,能让自己的内心感到踏实。

有了20年的教学积淀,杨换青应对工作早已游刃有余。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她不会板着脸讲大道理,而是通过选择日常生活的细节,构建育人的情境,让孩子们热爱班级、懂得人生的道理。杨换青看到班上有废弃的花盆,便自己带来芦荟苗,让学生自己去挖泥巴、种芦荟。每个小组认领一盆芦荟,成为本组的组花。看到食堂门口的芦荟开花了,她会用手机拍下来和学生分享。她以芦荟为主题,上了三节班会课,让孩子们通过亲手栽种的芦荟,看到其坚毅品质和药用价值。她说,因为喜欢学生,心里有学生,所以遇到事情她喜欢和学生分享。

杨换青善于用活动的方式去教学生。在2019年带的高一1班,一年时间里,她组织了30多个活动。她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元宵节前,一位学生跟她说想吃汤圆。杨换青便组织了一场元宵节火锅大会,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吃了汤圆,还感受了爱,沉淀了记忆,积蓄了力量,鲜活了生活,丰润了心灵。

她组织班上的学生和远在黑龙江、贵州的班级联谊,两地学生通过书信互相学习,互赠礼物,还通过网络开远程班会。去贵州偏远山区给孩子们上课时,杨换青自己出钱,为当地一个班级的孩子建立阅读角,还为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买书、买零食。这名学生感恩在心,也以“杨妈”称呼杨换青,还将自己幼时种下的最珍视的树送给“杨妈”。

杨换青说:“这些不断更新的故事让我觉得我的教育生活并不枯燥。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的生命力是充满活力的,不只有课本。我希望我遇到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我这里得到不一样的东西,能够影响他的一生。”

4.“感动是最有力量的触碰”

2019年教师节前,杨换青参评“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在主办方为其拍摄的宣传片里,讲述了杨换青和学生文文的真实故事。片中的主角由文文本人出演。文文曾被定义为“可怕”的学生,对老师有习惯性抵触。但杨换青用发自内心的爱,耐心地帮文文脱下了叛逆的马甲。接班三个月后,文文给她写了一封长达五千多字的信。他在信中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对杨换青的爱。

“我想看着您的背影,看着您慢慢走出校门,然后我会偷偷地叫您一声——杨妈。我希望您记住,您是我所见过的最成功的老师,也是唯一一个让我以母亲相称的老师。老师啊,我感谢您!杨妈,我喜欢你。”文文如此写道。这封情真意切的信让杨换青足足掉了半个小时的眼泪。杨换青在那本长达10万字的《文文成长记》中记录了她为文文写的教育故事、书信,以及文文写给她的书信。其中,文文母亲与杨换青在网上的交流记录就长达百页。

“因为家校互动,由于彼此感动。我与孩子母亲成了挚友。”杨换青说。文昕母亲对杨换青充满了感激,但她表达感激的方式如此特别:把孩子成长的过程记录成书送给杨换青;为班级做成长相册;杨换青举办学校家长讲座时,她默默准备录音笔,硬是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把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整理成两万字的讲稿……

“我对学生好是我该做的,但学生和家长对我好,给我回应,我应该感恩。”杨换青说。一个个家庭的改变、学生的成长,让杨换青感到教育的意义所在。在她看来,教育就是用感动书写一个个有温度的成长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又何止于文文?所有的教育故事,都是让她在内心深处感动的故事。它们曾经感动学生,感化学生,如今,成了滋养她教育生命的源泉。

她说:“我一直对‘感动’的奖励情有独钟。被评为‘感动天河的好教师’就让我幸福了很久。感动别人的前提是感动自己。这几年,我感动了我自己。‘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是一个多么隆重的评选,作为一名草根教师,能入围提名,我已是万分荣幸。参与过程中,我得到了来自领导、同事、朋友、学生、网友等的大力支持,感动、感恩!大家的支持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体验了过程中的最美。当感动成力量,过程已最美的时候,结果早已云淡风轻。我很幸运,遇上了可敬的领导们,他们为我营造了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工作环境,并给予了我成长的动力和方法。在平凡的生活中我真诚地爱我的讲台,爱我的学生,爱身边每一个相遇的人。爱,是无穷的力量,正因为我获得如此多的幸福和爱,我才具备了爱他人的能力!”

5.“我要把班级打造成学生、家长、教师的幸福成长的基地”

 班级共同体是家长、教师、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共同的价值信仰与道德责任为基本准则,以情感为交往纽带,以实现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成长为目的的组织。杨换青说:“我要把班级打造成学生、家长、教师的幸福成长的基地。”

 自2011年以来,杨换青一直致力于班级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以“营造温馨的环境,创造温暖的故事,开展丰富的活动,打造多彩的文化”为路径,构建了一个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立体式幸福共同体,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让家长体验“家庭成长”的幸福,让教师获得“职业成就”的幸福。目前,杨换青被聘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德育团队导师和班主任论坛讲师,其幸福共同体班级成长模式已在多所学校全面推广。

通过构建和谐的班级共同体,形成了凝心聚力的班级文化,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所在班级都被评为校级文明班、学习标兵班、行为模范班、全国书香状元班、广州市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集体、天河区示范班、《中小学班主任》杂志“星班级”。连续多年所带高三班级高考成绩100%达高优线,众多学生被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录取。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融洽,全方位调动了家长、科任、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拥有了归属感,产生了幸福感,体验了成就感。学生团队互帮互助,乐观善良,徳智兼收;教师团队团结协作,不仅收获了优异的教学成果,而且体验到强烈的职业幸福感;家长团队凝心聚力,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幸福和睦,全方位收获了幸福而完整的生活。

杨换青用爱和智慧陪伴了学生的成长,沉淀了教育路上的动人风景,学生是幸福的,她也是幸福的。

往期推荐

梁志:岁月浸染铸师魂  师者匠心育桃李|省百名师风采

胡瑞芬:总有一条路抵达学生的心|省百名师风采

卜晓薇:带着爱与责任前行|省百名师风采

【项目动态·小学名班主任】小学名班主任项目培养学员赴江苏跟岗研修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