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成长故事高中生作文(学生成长故事成长故事(四)高中岁月)

高中岁月

初中的生活是很简单很快乐的,是不成熟的,还没来得及成熟我们又踏进了高中的校门。

高中的学生时光如果只是调侃一下,未免有些太随意太冒失了,那是青春期接受事物最多的阶段,也是最容易迷茫烦恼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却还不够成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出选择。

我们在这一时期遇到的问题愈发深刻起来,友情、爱情、理想、信仰,这些问题不只当时迷惑,他们甚至会困扰我们一生。

我是一个很乐观很快乐的人,更是一个很幸运的人。高一刚入学,每位同学都很特别,我的幸运在于我遇到了一位极为特别的女生。那个小女生:矮矮的个头、瘦弱的身体、黑黑的脸蛋、扎着一条小辫、戴着黑边眼睛、很柔弱、很开朗、很有气质,我最喜欢她那薄薄的开爱的嘴唇,因为那迷人的最总能讲出无数美妙的故事。

我和她是前后桌,我们两个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在高一上学期我以一种奇妙的生活状态步入了高中,我每天总是很兴奋。下课时她总是转过身来给我绘声绘色地讲她所知道的故事,她好像知道全天下所有的故事:言情的、悬疑的、武侠的、搞笑的、恐怖的,她就是一部《故事大全》。深深吸引我的不只是她所讲述的故事,更在于她美妙而富有磁性的声音,适时变化的语调,丰富的面部表情配上形象恰当的肢体动作。你可以想象在幼儿园里小阿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情景。我们两个一个沉浸在讲故事的成就感,一个着迷于听故事的乐趣。

有所不同的是,她带着愉快的心情听课效果很好,而我则完全沉浸在对故事情节的回味,对故事情节的发展的猜想中度过上课时间。我常常呆呆地望着老师,望得出神时会把老师当做那个讲故事的小女生。下课时,那个小女生便会接着讲还没讲完的故事。那段日子是那么的快乐和幸福。

当然,这位女生日复一日给我讲故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期末考试我的成绩由入学时的全班第三,直线下滑到了倒数前十(全班90多人)。她的成绩反倒是进步了不少,我就纳闷了,同样是天天混在一起的两个同学,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第二学期就文理分科了,我们不在同一个班便再也没机会听她讲故事了,不知她有没有找到新的听众,那听众是不是能够像我一样的投入和忘我。

真希望能够在有机会听她讲故事。

大家或许会很纳闷,我的每一次新生活、新阶段的开始,总要去歌颂和赞扬一位女生,请不要纳闷,因为我就是在不断地歌颂女性、热爱女性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历史已证明这是铁的规律。

文理分科后,我选择了文科进入了新的班级,选择文科或许是高中时期我做出的最不理智的选择。

在新的班级里我选择坐在了最后一排靠近后门的位置,在高二一年里努力学习。为什么突然间“改邪归正”我当时没来得及思考,后来总结了一下觉得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1.选择学习文科的同学中有很多是因为物理、化学、数学方面存在较大不足,以选择文科来逃避;或者是因为学习兴趣压根不在学习上,选择文科只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而我选择文科是出于对地理的喜爱、对文学的热爱。于是我天真的以为不一样的动机就一定要有不一样的结果。

2.一个偶然的事情:一个漂亮女生向我询问数学题,恰巧哪一题我刚刚看过,讲得十分精彩,得到夸奖的我心情飘飘然。于是,我这个巨天真的孩子把“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鬼话奉为了真理,再也没有比这更能激发人的学习兴趣的事情了。

3.大概你们已经猜到了,再也没有什么女生给我讲有趣的故事了,略带失落的时间只好用看书来打发了。

一段时间的努力,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坐在最后一排的我是很快乐的也是很郁闷的,一次历史测试试卷发下来后,成绩很不错,我在下面一个劲的偷着乐,心情棒极了,老师走到我身边时拿起我的试卷端详了半天,然后亲切的说了句:“分数蛮高的”,顿了一下,“是自己做的吗?没抄吧!”。我当时差点没气晕过去,我顶你个肺,我真想咬他一口,咬他一大口。

“斗殴”事件

某月某日夜,大概是九点多钟,天特黑。我和一同学(男)在学校操场玩,我们就坐在足球场变得台阶上聊天,聊天内容应该是关于女生的话题,这是男生们的共同爱好。正要离开时,突然有位同学问我们有没有见他们的足球,我们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十来个同学围住,个个光着膀子。把我们两个分开,我感觉情况不妙,有一哥们来了一个竖劈把脚踢到了我的鼻子上,我当时就傻眼啦!知道自己是遇到“专业人士”了(显然他们都是练过的,动作熟练、手法老道而且多打在软组织上,不伤筋骨不残不废不留后患)。接下来的场面是很悲壮很惨烈的,我被打倒在地,拳打脚踢大概持续了几分钟,后来他们看到执勤的保安过来就跑了,我也趁机溜走了。说是斗殴有些不太合适,实际上纯粹是是一方在斗一方被殴,民风就是如此彪悍。后来在老师的劝说下我们既没有报警也没有向学校报告,因为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警察们都很忙,领导们也很忙,实在不忍心给领导们添麻烦。(更重要的原因是依照惯例,学校保卫股会把双方叫到一起,根据参与有份、风险共担的原则,不问缘由挨个修理一顿先,有家庭背景的除外,这就是传说中的以暴制暴)。

但我不得不请假一周,右眼肿的像个弹力球实在没法见人,老师也是很爽快的,特事特办,对我说什么时候恢复好了什么时候再来上课。这个所谓斗殴事件实在是不光彩,很丢脸的事情,之所以写下来是因为在我成长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道伤疤不仅留在了身上更留在了心上,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

阅览室,我的那扇窗

这是我在高二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我翻阅过里面的每一种杂志、每一种报刊。这小小的阅览室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窥探外部世界的窗。我最喜欢的报刊是《环球时报》、《青年参考》,最喜欢的杂志是《世界知识》、《军事文摘》、《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通过他们我喜欢上了军事,树立了从军报国的理想,我高中时的最大目标就是考上军校,我喜欢上了政治,被大国间的角力所吸引,并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分析国际政治事件,从中获益良多,对我的处事态度和思维都有影响。

高三的疯狂

高三是高中三年的精华,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语形容高三生活,我的答案是“疯狂”。

进入高三迎接我们的是高强度的学习、长时间的煎熬、不断地大考小考,每个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去拼搏。高三上学期我很难得的做了一次傻孩子,心想从小到大没怎么听过老师的话,现在就做个乖孩子吧!于是老师让干嘛我就干嘛,这一学期里我很认真的给老师背单词、背课文、给老师看书、给老师做作业、给老师做试卷。

然而事实证明我似乎永远无法去做一个太听话的孩子,最后一学期我变得极不安分,在寒假制定一份复习计划后基本上就和老师们分道扬镳了,于是我走我的阳关道,他走他的独木桥。

以自己的方式去复习,以自己的方式失去分解压力。我在班里成了一个很奇怪的人。

每天来得很晚、走的很早,早读时其他同学在读背政史地,我却常常站起来,捧起我心爱的校园文学选刊《散文诗》大声的朗读、尽情的朗读,其中的情诗有时是读给前面的两位女生听的、有时是读给所有女生听的、有时是读给所有同学听的。读过之后我的心情老好了,特备兴奋这样的状态能保持一整天。当然,有人说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晕,竟然这样夸我,我难道不是那样的人吗?

我可不再做傻孩子,学习还是要讲点策略的。像一些同学一样语文课上记单词,英语课上做数学,数学课上政史地,当然这样做之后老师是会很郁闷很崩溃的,语文老师就对我们寄予厚望,曾亲切的对我们说:“你们如果能考上大学,那天理何在啊!”。

在晚上,完成当天的复习计划后我会静静的细细的品读《余秋雨全集》(当然余秋雨先生现在不一定是什么“好”人,捐款门事件的确让我们很伤心也很无语,但无可否认这老头是写过几本好书的),每晚读一个小时,感觉很舒服。也就是在那时我开始试着体会这样三个词:文学、文化、文明。

真的,这样的生活学习方式,让我感觉每天都很精彩、都很实在、都很刺激、都很疯狂。

因为还要面对高考,还是有压力的,成绩要不断的提高是很困难的,英语就很是让人头痛。英语考试及格对我来说挺难的而我的英语成绩又是出奇的稳定,总是维持在80到90之间。有一件事让我感到很压抑,一次英语试卷发下来之后我特别兴奋,因为我及格了而且恰好是90,看了一遍试卷之后我发现了问题,老师把原先的得分89划掉之后在旁边写了90.而那一分恰巧是出在唯一的主观题作文上,作文分数由13分改为14分。很明显这是老师故意让我及格的,当然,点背不能怨社会,分低不能怨老师。我长时间不能及格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和煎熬,所以老师很坚定的给我加了这饱含深情的一分,他实在无法确定在他有生之年还有没有机会看到我英语及格的那一天。

我曾写下:英语折翼,数学断臂,苦寻政史地,创造奇迹。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场景是很悲壮的,但我还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我时常用我写给刘翔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2008

北京奥运

我来了

有我

就有金牌

欧耶!

桃花岛

这个“桃花岛”是我给起的名,具体是什么地名,我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它在学校校院后的河对岸,其实不是岛,只不过是两条河流交汇形成的一块凸出的土地,从这角看去很像岛,岛上的桃树也不多,不过有金黄色的连片的油菜花,有绿油油的菜地,河岸边的青草,也算得上不错的景致了。

在忙碌的高三,在阳光明媚的春天,能有这么一块好地方实在是很幸运,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老天刻意地安排。那里就像世外桃源,我对那块土地充满感激,它分享我的喜悦、分担我的忧愁、倾听我的诉说,留下我的脚印、写下我的真情。

谢谢你,我的“桃花岛”。

汶川大地震

高三的一切生活本应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就在接近尾声时汶川发生了大地震,这件事扰乱了我的计划,改变我的生活,汶川大地震以后我基本上就很少碰书本了。

我感觉有一种强大的发自内心的力量,意识到青年这个词,而且胸中那颗澎湃的心告诉我:我就是传说中的愤青。每天都在不断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搜集来自灾区的消息,和同学们一起捐款,我把生活费按每日三元的标准扣除后全捐了,如果不是老爸及时加强了后勤补给,恐怕我会饿晕N次的。那段时间真的是没心思看书的,知道灾区急需血液,便和同学一块逃课去献血,虽说最终也没能献血(1.未满18周岁2.在校高三学生3.前面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至今难忘。

高中最后的日子也很快结束了。

由于高考时我超长发挥,虽然只考取了二流学校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也算给高中阶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对高中时光的讲述中,我并不想去讲有趣、搞笑的事情,毕竟没有人能够在这段时间里轻松摆脱烦恼,不谈及悲伤、烦恼、忧愁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但很多事情是无法去写的,虽都已成为往事,经历却并不意味懂得。诸如,爱情、友情、理想、信仰,这些在我看来是既无法具体也无法抽象的东西,从具体的一两件事无法表现全貌,从抽象的角度无法清晰表述。我拙劣的语言无法表现出来,无法做到精致。

而且我坚信文字和情感是有距离的。是的,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的的确确、确确实实、实实在在是只有一个的。

所以我没有讲述我和朋友们的友谊、情感,也没有讲述自己的理想、信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