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春望唐杜甫解析(杜甫的成长故事探寻杜甫成长密码|读+长江日报2023-12-05 07:40长江日报2023-12-05 07:40)

■ 彭志强近日,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彭志强创作的36万字长篇非虚构作品《游侠杜甫》出版,此书是作者彭志强为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创作的杜甫传《秋风长啸:杜甫传》上部。《游侠杜甫》 彭志强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游侠杜甫》有别于以往的杜甫传记,是“以杜诗证杜迹,以杜诗绘杜像,以作者实地考察见闻与杜甫人生踪迹交织的新版杜甫传”,作者曾三次出川、横跨十省、行程万里、行走考察杜甫一生踪迹,堪称“一部用脚步丈量出的杜甫新传”,不论是双线索叙事,还是诗意化抒情,都有凭有据地还原杜甫在不同时期的真实形象。杜甫曾在献给唐玄宗李隆基的《进雕赋表》中自述“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馀篇”,可能因为杜甫四十岁之前的千余首诗作散失大半,以往的杜甫传对“青年杜甫形象”尤其是对“青少年杜甫形象”描绘较少,彭志强的长篇新作《游侠杜甫》则以史笔书写杜甫学界和文学界较少着墨的杜甫在三十五岁之前的读书、写字、学诗、赏画、观舞、壮游、骑射、科考、探亲、会友等人生轶事,勾勒了一个鲜活的游侠杜甫形象,为探究诗圣成长密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学密钥。【书摘】以“仁”行走天下“里仁为美。”这话出自《论语》的里仁篇。里,是指古人所造环以高墙的正方形居住区,东南西北均有三百步,唐代称为里坊,又称里,也称坊。孔子是说,美在仁的精神所在之处,他和弟子们主张要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或者比邻而居,否则就不明智。在唐代,由若干的里组成的东都洛阳城,就有一个叫“仁风”的里,以仁释里,注解孔子所说的“里仁为美”。以诗至圣,即被后人加冠诗圣的杜甫,正是在这个仁风里学到人生之初的儒家思想,把仁践行一生,大写其字“子美”。仁风里在大唐东都建春门内,北依洛河,西临南市,属于隋唐里坊制度的典型产物。杜甫在童年时期从建春门回家,此门北侧第一个里是怀仁里,第二个里就是他常住的仁风里,再往北走则是静仁里、延庆里。仁风里的隋唐地标建筑早已消失,旧址大约在今天的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楼村一带。六年前的那个秋天,我在洛阳楼村所在的隋唐建春门遗址周围转山一样转圈,试图寻找仁风里的蛛丝马迹,就因这里是杜甫儒家仁爱思想的养成地,尘封着诗圣的成长密码。此行,我的朝圣对象不止于杜甫,还有他的养母,少为人知的杜甫二姑杜氏。她,被他亲切地唤为“慈母”,也被他由衷地赞为“大唐义姑”。她的“仁”,在仁风里布施于他,让他终身铭记,不论后来客居何处,始终保持一颗《过津口》所说的“恻隐仁者心”,以“仁”行走天下,以“仁”关爱苍生。传承家风重礼写诗杜甫的孝道,除了学自二姑杜氏、伯父杜并,当然也包括父亲杜闲。其《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有载“甫以世之录行迹、示将来者多矣,大抵家人贿赂”。长大后的杜甫一直很忙,忙于四处远游,忙于奔走疾呼,忙于家国天下。他很豪放,有时也郁闷,更多时候是因壮志未酬而沉郁顿挫,最隐秘的一点是很克制,具体是在所有的杜诗中没有出现过一次“闲”字。这是唐代的避讳家风,说来也是他的一片孝心。就连给其他过世亲人撰写墓志,杜甫不得不提到父亲,也是写成“某”,不能直呼其名。尽管父亲很少陪伴自己,但是对于杜闲,杜甫一直孝敬。从现存杜诗追寻杜甫与杜闲的交集,除了七一七年去郾城与时任郾城尉的父亲团聚,顺便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萌生写诗冲动,还有兖州(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他可能在这里直接请教父亲关于杜氏家族诗学。就在杜甫进士科举落第那年,也就是七三六年,他去兖州拜见时任兖州司马的父亲杜闲,写过《望岳》《登兖州城楼》等诗。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些,是孔子教育儿子要学诗、学礼的传世名言,更是他的儒家思想箴言。杜甫借此比喻自己跟父亲的家学与家风,可见杜闲不仅重礼而且也善讲诗写诗。千年以来,杜甫的诗学来源,一边倒地指向其祖父杜审言。在孔子故里重读杜甫此诗,我以为,杜甫如此虔诚地向父亲趋庭承教,杜闲不该只是一个懂政事善理事的盛唐官员,而应也是一个传承了杜审言五言律诗家学衣钵的诗人。仁者情怀贯穿一生孔子说,里仁为美。杜甫,字子美,他的儒家思想初学于洛阳仁风里,他的儒家之仁却贯穿着一生所居之地。尤其是晚年在成都草堂生活的日子里,朱山人、斛斯融、明府、黄四娘等邻居多是仁义之人,杜甫与他们经常往来,友爱互助,以身示仁。哪怕邻居是一个粗俗的农民,即《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所言的田父“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杜甫也欣然相交,说此人“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心善的他正是“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杜甫当时住在锦官城外的江村,并非里坊,他主要靠为农为生,所邻乡野村夫却多热情好客,如《野人送朱樱》写的野人“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若是贵客来草堂访问,杜甫也会叫上邻居,共饮,同欢,《客至》一诗便留下“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种其乐融融的画面。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客居,杜甫写的《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是关照邻里的故事。杜甫在夔州有两个草堂,先是住在瀼西草堂,并在堂前种有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因缺衣少食常来打枣解饥,他从不指责,后来搬家去东屯草堂,便把瀼西草堂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打理,可是吴郎一来管理就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禁止外人打枣。得知此事的杜甫于是写了此诗,劝告吴郎“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让他放弃不义之举,要对这位贫穷妇人表示亲善。杜甫能够以诗至圣,可以说正是因为杜诗里密布着圣人一样的仁者情怀,即使是颠沛流离,他也在践行《论语·里仁篇》所说的“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将仁爱进行到底,不死不休。(长江日报记者马梦娅 整理)【编辑:张靖】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举报/反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