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案例及分析(5岁幼儿成长故事范例经典——幼儿案例范例6篇)
幼儿园群体生活中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通过小、中、大班的个案分析,幼儿的攻击性主要表现为无意性、模仿性、攻击性。
案例一:明明,3岁,小班幼儿,抬手就打不喜欢的小朋友,随意性大。主要行为表现: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和小朋友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一定要抢过来,打人或者是咬人。当不能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会放声大哭。
分析原因:因为父母工作比较繁忙,孩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小时候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碰到桌子或者椅子摔倒以后,奶奶会马上打桌子或者椅子,埋怨它们碰到了明明。后来明明也跟着打碰到他的东西,不让打就会哭闹。父母从心理上觉得亏欠了孩子,发现明明这个坏毛病也没有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总是觉得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采取的措施:①学习好榜样。讲有关《好朋友》的故事,做《找朋友》的游戏。因为孩子年龄小,教师从情感教育入手,结合故事中的例子,告诉明明和小朋友要互相友爱,互相帮助;②转移注意力。当明明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时候,老师调整活动内容,或者是请明明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及时表扬明明的优点,淡化明明打人的缺点;③家园多沟通。和家长交流意见,共同分析孩子的心理需求。适当满足明明的合理要求,必要时地采用一些强制手段,慢慢地帮助明明改掉坏习惯。
达到的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心理与行为疏导,明明和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而打闹的行为明显减少。有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会主动帮助老师收拾玩具。
案例二:洋洋,4岁,中班幼儿,喜欢模仿奥特曼,打闹行为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具体行为表现:当小朋友议论奥特曼的时候,他会毫无顾忌地模仿奥特曼的打斗动作。列队做操时,会故意推前面的小朋友,或者是碰后面的小朋友。户外体育活动时,和小伙伴打闹一团,经常有孩子告他的状。
分析原因:①生性好动。洋洋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从小就十分淘气,经常爬高上低,父母也认可孩子的表现;②模仿心理。洋洋模仿奥特曼和小朋友打闹,没有明显的利益争夺,大多数就是喜欢动手动脚;③引起关注。孩子就是孩子,做事情目的很单纯,有的时候就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
采取的措施:①扬长避短。既然洋洋喜动不喜静,那么,老师可以利用他的热情帮助老师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在表现好的前提下,可以当班长,临时管理班级小朋友的纪律;帮助老师送教案等;②提供机会。如果小朋友都对奥特曼感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表演大赛,看谁表演的最像奥特曼,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机会。另外,在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划分场地,让洋洋自由自在地模仿奥特曼,练练拳脚,发泄精力;③对症下药。肯定洋洋当英雄的理想十分伟大,适当批评洋洋因为模仿动作而踢打小朋友的错误行为,引导洋洋正确评判自己的对与错,自觉约束自己的过激行为。
达到的效果:通过因势利导的教育,洋洋知道奥特曼只有遇到敌人的时候,才会显示打斗的本领。除了户外活动,洋洋会找块空地踢踢打打,在课堂和游戏中都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
案例三:亮亮,5岁半,大班幼儿,带有明显的敌意性攻击。具体行为表现:脾气急躁,经常因为和小朋友发生争执而动手打人。
分析原因:①家教不当。亮亮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妈妈因为无法忍受爸爸的性情暴躁而离婚。当爸爸听说亮亮打人就发脾气,说打就打,常常是“恨铁不成钢”。亮亮一方面承受来自家庭暴力的心理压力,一方面通过敌意性的攻击发泄内心的不满;②自我评价降低。大班孩子的道德感主要是通过他人评价来确定目标的。亮亮是一个插班生,因为原来的幼儿园老师的放弃导致了亮亮自我评价降低,有自暴自弃的心理倾向;③缺乏安全感。并不是所有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都很勇敢,有的时候恰恰就是因为他缺乏安全感,才会主动攻击别人,而且总是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采取的措施:①和家长真诚交流。经过了解才知道,亮亮的爸爸因为性情暴躁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再加上离异的现实问题,他的内心很痛苦,也想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他爱亮亮过于极端,好的时候“捧上天”,坏的时候“摔入地”。当我们告诉他有关亮亮的暴躁和脆弱时,他很吃惊,他没有想到自己给亮亮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②给孩子一份温情。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亮亮的生活和学习,用真情温暖亮亮的童心。引导小朋友和亮亮做好朋友,用集体的力量感召他;③教给孩子一份责任。当亮亮故意欺负弱小的同学时,给予一定的惩戒。让亮亮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纠正亮亮根深蒂固的打人观念。
达到的效果:出于美好的愿望,我们尝试和亮亮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把孩子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告诉了她。当亮亮的妈妈来幼儿园看亮亮的时候,亮亮先是不愿意和妈妈说话,随后就是嚎啕大哭,妈妈也是哭得一塌糊涂。亲情可以融化压抑在内心的仇恨,老师的教育也只是解决心理问题的辅助手段。
虽然教师无法预测孩子的一生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但是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帮助孩子建构和谐的身心状态,就能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幼儿案例范文2[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
幼儿教育学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式及相关的教育以及工作中的规律进行研究的课程。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唱、跳、表演、弹奏的能力,学生还应该对幼儿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全面的掌握,通过对幼儿的活动与心理情绪的变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掌握,进而为幼儿的教学设置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1]。因此,这门课程是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与掌握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更好的联系,进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可以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
一、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各不相同
幼儿教育学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授,将育儿的知识通过课堂集中传授给学生。但是随着近年来对生源不断进行扩招,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参差不齐,这给幼儿教育学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的过程中难度越来越大[2]。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好的规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过着得过且过的学习生活,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二)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实践
许多学生在进入这一专业的学习之前,对这一专业没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实践的意识与经验,对这一专业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学习中,也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不能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大脑的潜意识中没有清晰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刻,这对学生进行以后的工作是极其不利的。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主要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运用,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而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运用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有关资料的整理与收集,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而对案例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凸显。
(二)教学的重点是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则不告诉学生。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较为重视,对学生运用教学知识的能力和对实际的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力较为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3]。在教学中,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占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这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还可以使案例教学的重点得到展示。
三、在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一)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的相关案例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具有时效性、典型、真实的案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选用自己教学生涯中的案例,既体现案例的真实性,又可以反映幼儿的真实情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很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可以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地区发生的情况,这样具有普遍性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其产生重视,进而对其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将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是发生在近期的,尤其是那些可以引起民众积极讨论的话题与案例,时效性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幼儿园每天早上的开园中,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教师可以以这种最为常见的情况作为教学的案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都可以见到的情况,再加上这是在大多数的幼儿园经常发生的情况,尤其对刚步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极为明显。教师将这个案例作为教学的案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兴趣与疑问,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与思考,进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合理安排案例探讨
教学课堂的引入对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案例紧密相关的情景,进而通过场景的过渡,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故事结束之后,教师抛出教学案例,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案例教学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再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进而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进行提升。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对案例的理解与分析也不同。学生直接进行探究与讨论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思维发展更加全面,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例如,对于幼儿为什么往往不愿意讲“早上好”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周边幼儿园的这种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通过多媒体的借助,向学生播放与案例有关的视频或短片,逐渐将课堂教学引入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搭配,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个小组中都有安排,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都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落实,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在小组探究、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对探究与讨论的结果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进而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幼儿案例范文3关键词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就培养幼儿行为习惯这一问题而言,是有关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共同重要之处。对于幼儿而言,只有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在学校和家里以及各个公共场所控制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当然,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是指的积极方面的,也就是说,要培养乐观,正确以及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当一个幼儿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他都可以把握住内心,积极学习,乐观生活,不断进步。但是与此同时,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花功夫和耐心,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最后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伴随幼儿的一生,对其影响具有根深蒂固的效果。好的习惯将受益一生,坏的习惯一旦养成了将很难改正,甚至会使其终身受害。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归宿,应该最先培养,它将是幼儿的成人之根本。世纪捷克著名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说:德行应在邪恶尚未占据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堂课,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等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使幼儿一生受益。
美国学者山姆针对儿童成长需求做出了内容划分维度和具体要求。他将“幼儿的行为习惯”内容主要分为个人及社会发展、社会与文化、个人的健康与安全。针对此,我们可知不同年龄段的儿章有不同的、具体的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新时期幼儿成长阶段的全身心发展具有着鲜明的特征,对其行为习惯展开划分的话,大致能够衍分为以下4个层面内容。
1、优秀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鲁洁的思想充分展示了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德育是内在的、隐性的、精神的,对于一个人生活行为有重大意义。具体来说,儿童品德习惯具体囊括了幼儿在讲文明礼貌、关心友爱伙伴、集体纪律性、诚实勇敢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这方面内在的优秀道德习惯的培养,老师和家长要注意从环境的方面进行感染,时刻注重幼儿文明行为及礼貌常识的引导教育,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首要内容。
2、优秀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
生活行为习惯是保证幼儿在生活之中趋于规律化、理性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阿德勒建立了人格发展理论,认为生活风格是获得童年早期形成的优越和完美的手段。因此注重幼儿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中,培育幼儿生活习惯可以从各个方面着手,比如睡眠习惯、饮食习惯,只有从小的方面抓住开始,使得幼儿自觉养成优秀生活行为习惯,成为其自觉地行为。比方说针对幼儿应当引导其展开少餐多食的行为习惯,饭前不能够吃甜食与零食,
3、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具有十分重大影响。根据欧文的性格养成学说,即也就是说人从出生以后忧郁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养成各个良好的习惯。根据幼师经验,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相当重要,幼儿学习兴趣、活动参与、正确读写、握笔、坐姿、图书阅读姿势、文具用品整理等方面内容,这些学习习惯是保证幼儿日后学习成长的根本,只有促使其具有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及行为习惯,才能确保更好的生存在社会之中,达到终身受益发展的目的。
4、优秀卫生习惯的培养
卫生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囊括了日常洗手、面部清洁、身体正解及手帕等日用品使用等方面事宜。根据张宗麟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所进行的教育的基础是不能割裂幼儿生活和社会的练习。在现实里面,应该培养幼儿正常生活的卫生习惯开始,引导其学会自己挤牙膏、使用牙刷、脸盆、毛巾等,教育其经常洗手、洗澡、修建指甲,注重卫生习惯。另外还要告诫其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丢弃生活废弃物、做好垃圾分类等基本常识内容。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案例分析
1、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案例分析
在班级中有个叫李宇豪的小孩子,由于家庭原因,此幼儿脾气暴躁且任性。在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经常肆意的指挥别的小朋友,无辜推搡别的小朋友,且言语上也相对过激,别的小朋友稍有反驳,其便损毁别的小朋友的作品。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知该案例中李宇豪小朋友的思想道德习惯行为有待加强。要解决这类案例,首先应该知道幼儿的心理是什么?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根据鲁洁的德育观可知,其本就是内在的、隐性的以及精神上的,所以对这类案例我们可以利用儿童心理学理论,了解在家庭成长环境不完善的幼儿的心理,可知李宇豪小朋友由于爸妈不在家,安全感不够,且爷爷奶奶对其较为溺爱,因而较为霸道,根据类似心理特征对其思想道德习惯进行引导,并结合诺斯丁的关心理论,给予其足够的关心。比方说通过在班级中采取游戏活动引导的方式,进行促使李宇豪小朋友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积极融入到成长环境之中,协调和群体小朋友的关系,减少任性的行为。
2、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的案例分析
我班有一个叫于文博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良习惯,诸如不爱吃饭,挑食、厌食、浪费的情况严重,并且别的小朋友在午休的时候,他也不睡觉,要么躲在被窝里做别的事情,要么就是拉着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影响了别的小朋友休息。
根据成长方法论,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需求,由于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幼儿存在的模仿心理,以上案例中的于文博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因此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要循序渐进,首先从其需要以及思想上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的观念,结合欧文的性格养成学说,给予其足够个性化的教育,使其养成合乎理性的性格。
3、卫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案例分析
我班一个叫孟思妍的幼儿,这个小朋友日常中经常出现饭前便后不洗手,要么就是洗手时候水龙头开的过大,溅湿衣袖的情况。
这种卫生行为习惯是不好的,且这样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在幼儿中比较常见,但是如何改变这种行为却是一根难题。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能够使幼儿的生活更加健康,要想改善这种行为要以一步一步循循善诱的方式,促使李明养成了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并且要多多在无形之中灌输这种思想,根据马洛斯需求理论可知,幼儿也有基本的情感需求,因此对于幼儿的卫生习惯培养,一定要有耐心,讲究技巧,多多演示,以少数带动多数,这样就可以达到培育幼儿优秀的卫生习惯的目的。
4、 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案例分析
小朋友李珉宇十分的调皮,经常扰乱课堂纪律,上课不集中精神听讲,不爱学习。
根据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观点可知,在这一阶段幼儿的笔者在统筹此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特征以及成长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可以知道,幼儿在幼儿时期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不爱学习并非幼儿的常态。根据马洛斯需求理论可知,幼儿在这一时期也是具有学习需要以及欲望的,这时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只是幼儿年龄太小,这种心理上的需要有人来引导。要紧紧围绕成长方法论这一理论基础,抓住幼儿特点,采取旁敲侧击潜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总之,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它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的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可以耳濡目染,潜意识里自觉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可忽视。针对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幼儿心理活动和儿童成长论,认清楚现实情况,针对目前实际,因材施教,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幼儿各个方面的习惯引导好。
参考文献
[1] 于松梅,王波.学前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幼儿的教育建议
幼儿案例范文4一、慧慧为什么喜欢娃娃家
通过案例中教师的描述,我们可以感觉到慧慧很喜欢玩娃娃家。只要一有机会,她就会去娃娃家待上一会儿。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喜欢娃娃家是小班幼儿的共性特征
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3~4岁的小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开始出现大量象征性游戏,如自我模仿、模仿他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等嬉戏性象征游戏。他们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喜欢做自己常做的事情。试想,一个小班幼儿最先具有的生活经验是什么?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事情会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再也没有比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家庭生活让他们更熟悉的了,因为这是天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因此孩子们往往对家庭生活有着强烈的模仿欲望。
第二,喜欢娃娃家是因为幼儿拥有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
小班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家,最熟悉的对象是父母,因此,他们拥有大量的家庭生活经验,尤其是烧饭、照顾孩子等与他们自己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经验。正如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张的那样,幼儿喜欢模仿他们热爱、敬佩和熟悉的人,以满足他们快快长大、像成人一样做事的愿望。游戏则为幼儿提供了“安全岛”,幼儿可在游戏中做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情。所以,他们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扮演爸爸、妈妈、医生、超市售货员等。而对于在建构区可扮演的角色,小班幼儿的经验就相对较少了。如果建构区游戏缺乏假想的元素,只是重复操作积木,那么对于小班幼儿的吸引力就更小了。
第三,喜欢娃娃家是女孩子的性别特征
慧慧是个女孩子,从慧慧游戏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在娃娃家的游戏中有情节、有角色,她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埃里克森通过对儿童积木游戏的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的偏好与其性别有关,女孩子更喜欢玩围合性的游戏。热爱家庭生活以及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使女孩子更喜欢模仿、扮演妈妈的角色,表现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游戏情节。
二、慧慧为什么要选建构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需要讨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既然慧慧喜欢玩娃娃家,那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选娃娃家而选了建构区呢?由于案例中的教师没有交代她是怎样让幼儿选择游戏区域的,因此,笔者只能以通常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选择区域活动时的做法来分析慧慧的相关行为。
第一,假设慧慧主动选择了建构区
如果慧慧主动选择了建构区,那她应该对此区域很感兴趣才符合常理。可她为什么要不断往娃娃家跑呢?这里有几种可能,一是建构区的材料不足以吸引她,二是她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或兴趣,三是她错过了主动选择娃娃家的机会。我们知道,与娃娃家提供的能唤起幼儿生活经验的成品玩具相比,建构区的材料可能多以半结构或低结构的积木为主,这样的材料并不符合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即使在建构区游戏也带有明显的象征性。
第二,假设慧慧被动选择了建构区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慧慧为什么不选自己喜欢的区域而要被动选择不喜欢的区域呢?我们可以从幼儿园教师通常给幼儿分配游戏活动时所采用的方式中得到一些启发。有的幼儿园在幼儿入园时会让幼儿以插牌的方式自主选择游戏,有的幼儿园会按当天是星期几就让第几组幼儿先选游戏的方式来安排幼儿,有的幼儿园会让当天的值日先选游戏……每个教师肯定都有自己之所以这样分配幼儿游戏活动的理由。但就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这一点来看,这些教师只是部分地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区域游戏,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和公正。这可能与教师要“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和游戏规则”有关,也许他们不想幼儿在游戏时显得过于无序吧。
第三,假设慧慧迫于权威,游走于娃娃家和建构区之间
从案例中可见,慧慧内心并不愿意离开娃娃家,只是迫于教师的权威。一旦离开教师的视线,她就立即回到娃娃家。后来,因为有其他孩子告状,教师认为有必要把慧慧带回原来的区域,教师可能认为这样做是对所有幼儿的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然而,慧慧两次被迫从娃娃家回到建构区,对慧慧来说是否公平公正呢?笔者以为,对所有幼儿的一视同仁,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幼儿的基础上的。维护秩序不应该建立在剥夺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否则这样的秩序也完全可能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三、教师应该怎样做
当发现幼儿没有在原先选择的区域游戏时,教师可能会觉得进退两难:干预可能会干扰这个幼儿的兴趣,放任可能会影响其他幼儿需要的满足。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第一,教师要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而不是牵引者
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教师要把幼儿的经验和兴趣放在首位,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及时给予支持,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创设好环境,再一一教幼儿认识和熟悉各个游戏区域,“好心”地剥夺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兴趣循序渐进地创设游戏环境,放手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以尊重幼儿在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第二,教师要做幼儿游戏的合作者,而不是替代者
作为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教师应以观察、等待代替包办、干预。教师应耐心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或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随时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伙伴关系,给幼儿充裕的自由游戏时间和机会,让幼儿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体验游戏过程,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教师切记,不能依据成人的经验为幼儿的游戏预设主题、情节、规则等,如果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把幼儿不知道或不熟悉的情节、规则教给幼儿,让他们重复模仿和表演,就远离了幼儿游戏的本质,因为这是把幼儿原本喜欢的游戏过程变成成人期望的追求结果的灌输活动了。
幼儿案例范文5【关键词】入园焦虑 幼儿 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34-02
新入园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幼儿自身发展和个体的差异性,刚入园的新生通常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一开始入园就哭闹,另一种是刚入园头两天或一两周一点都不哭闹,还对幼儿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是新鲜感一过,每天早上来园时就有哭闹现象。第一类孩子是因为离开父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陌生的老师,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分离焦虑,甚至认为家长不要他(她)了;而第二类出现分离焦虑比较晚的孩子,让家长们更加没有头绪,也显得更加焦虑。来园几天后才哭的孩子往往比同龄的孩子心智成熟得早,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对幼儿园的生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是入学没几天就没了兴致,开始哭闹,而且比第一N孩子哭得更厉害,更难适应幼儿园的大环境。如何缓解这类孩子的入园焦虑呢?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解决的策略。
案例一:童童是一个很有礼貌,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很感兴趣、有些男孩子性格的小女孩。刚来园时,她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当其他孩子还在哇哇大哭、和爸爸妈妈难舍难分的时候,她已经能够大声地跟老师打招呼,然后很快跟妈妈说再见。我们为童童的顺利适应感到开心。可是第二周问题出现了,“童童刚踏出家门就不愿意来园了”,童童妈妈紧张兮兮地说。童童一直勾住妈妈的脖子,不管如何都不愿意下来。我跟童童妈妈了解童童在家的情况,她用焦虑的语气说:“(童童)在家睡得都挺好的,跟往常一样,就是不愿意来幼儿园。”我猜想,童童可能对幼儿园的新鲜感过了。跟童童妈妈沟通一番后,我让她跟童童告别,可是童童死活都不愿意。童童妈见此又说:“那妈妈陪你一起吃早餐吧。”童童这才愿意走进教室。过了一会,见到童童能自己吃早餐了,童童妈妈又试图跟童童说再见,童童见妈妈要离开马上哭喊起来,童童妈马上担心地抱着童童说:“妈妈不走妈妈不走,在这儿陪你。”童童看到自己胜利了,放心地吃起早餐来。往后的几天童童来园都会哭,童童妈妈无论怎么哄都无济于事,几天下来便有点心烦了,才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果断和孩子说再见。
分析: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适应能力、心智发展都不同,刚入园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可是家长往往因为这个问题寝食难安,耿耿于怀。上述案例中的童童妈妈显得比孩子入园还焦虑,每天都很担心孩子在园的状况,经常询问老师“我的孩子吃得饱吗,睡着了吗”等。虽然老师已经通过一些视频和照片将每天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及一些分离焦虑的状况告诉她,但作用不是很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童童妈妈这种焦虑的状态,最好的方法是童童早上来园不哭闹。
案例二:颖颖是一个乖巧又有点敏感的宝贝,刚来园的时候,她都会听指令按规则活动,就是睡午觉时不愿意睡。对此,颖颖妈妈说颖颖都是下午两点以后才睡觉的。我们知道这个情况后,没有执意让颖颖跟其他孩子一起睡觉,只要她不吵到别的孩子就好。每天颖颖妈妈来接颖颖都会问“宝贝,你今天睡了吗?”,颖颖都会回答“睡了”。颖颖妈妈又过来跟老师确认“她睡了吧”,刚开始我们还轻松如实地跟她说颖颖没睡,可是后来她每次来接孩子时都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告诉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问这个问题,孩子会觉得有压力。国庆的前一周开始,颖颖的入园焦虑开始出现了,第一天闹情绪的时候,她拒绝爬床和吃饭。第二天她被妈妈送来的时候就不愿意说再见并哭了,颖颖妈妈看到孩子这样,也没果断与孩子说再见,哄了半天,结果还是不奏效。老师过去哄并告知颖颖妈妈关于道别的一些方法后,颖颖妈妈怀着不安离开了教室,之后的几天颖颖爸爸来送的时候,颖颖明显不开心,在门口哇哇地哭了。
分析:对于一个新入园的孩子,如果大人过分关注孩子的某一行为,会让孩子产生压力。颖颖本身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如果妈妈每天都强调睡不睡午觉这个问题,她会觉得自己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睡午觉对她来说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可是孩子对陌生的环境还没有熟悉,安全感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颖颖妈妈也说过颖颖很认床,所以刚来幼儿园不愿意睡午觉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颖颖妈妈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每天还是忍不住担心,这种担心和焦虑无形中影响了孩子,这便是颖颖入园不久后又哭闹的原因之一。
如何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呢?显然,家园合作是必然的,家长如果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给孩子一些过渡的时间,坚持自己的原则,并能信任老师,那么孩子的分离焦虑状况或多或少会有所改善。
一、相信老师,果断告别
家长送孩子到园后,不要试图和孩子聊太多,而要及时、简洁地与孩子告别。孩子的思维具有形象、具体的特征,看到自己的父母或者别人的父母,又会想起分离的痛苦,因此,为尽量减少刺激孩子的这种不良情绪,家长送孩子到教室以后,应恰当地告诉孩子傍晚来接的时间,然后果断地离开;同时要相信老师会想尽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毕竟老师的经验比第一次送孩子入园的家长会更丰富一些,知道怎样更好地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家长告别时要正面告知孩子来接的时间,切莫悄悄溜走,以免让孩子产生不安全、不信任的感觉。家长应避免早早来园陪孩子或中途去探望,以免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与孩子告别的时候,要告诉孩子自己将要去干什么。
二、接纳孩子,同理情绪
分离会使人的心里产生莫名的恐惧感,特别是亲人之间的分离,孩子在这件事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都不喜欢分离。分离焦虑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这恰恰说明我们很需要对方。家长应该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家长应调整自己的心态,包容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状况以及一些不正常的反应,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按着可能出现的阶段状况成长,切莫太过于操心,更不能因为孩子总是哭哭啼啼而对孩子不耐烦,家长要告诉自己这是孩子正常的发展过程,要学会换位思考。孩子的心理发展在这样的包容和接纳的环境下才会更健康。
三、按时接送,平常面对
幼儿案例范文6一、开展教学案例研究的意义
1、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理论素养的提高。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对实施课程的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不少幼儿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案例研究活动或相关研究课题的培训。这样的活动主要由当事人教师及同事、园长和研究员或专家参加,活动的目的旨在促进教学案例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化,间接实现自己从教学经验到教育理念的升华。
2、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幼儿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基于行动的教学案例研究恰恰在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鸿沟得以弥补。教学案例研究归根到底是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促使幼儿教师把先进的知识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类似的情形下,并通过思考产生新的教学行为方式。
3、教学案例研究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教学反思是教师在组织教学的全过程中,对自身教学活动反映出来的教育观念、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应变能力等的利弊得失的思考和相应的调整。幼儿教师不光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更要重视教学活动后的反思,要在理论指导下学会反思,在反思过程中领会理论,运用反思推进实践。以教学案例研究为载体,理性地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具有价值,进而思考怎样完善自己的教学行动,使今后的教学行动更为长期有效。
4、促进教师在团队互助中成长。同伴是教师个体成长的合作者、支持者和推动者,教师个人的生存与成长有赖于同伴的支持。幼儿教师作为教学案例研究的主体,围绕同一教学案例表述自己的想法,贡献各自的智慧,案例才会更完善,教师个体成长才会更迅速。
二、开展教学案例研究的问题与困难
(一)客观因素
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幼儿园与幼教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但幼儿教育尚未从大众观念上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幼儿教师又普遍面临职业歧视、精神压力大和工资待遇低的现状,这就造成了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和急剧流动,对教学案例研究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教师缺少时间和精力。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与中小学生的不同,必然导致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不同工作特质。不少幼儿园的教师身兼数职,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外,多数幼儿教师还要编写各类台帐、教学反思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案例研究活动。
3、缺乏专业引领。幼儿园每次开展教学案例研究活动,虽然形式上搞得轰轰烈烈,但往往收益不大。在教学案例研究中,幼儿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但由于缺乏高一层次的专家、研究员或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帮助,同一水平的横向互助往往只停留在原始的水平
(二)主观因素
1、教师的态度。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把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视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但是很多自认为资质老的教师愿意坚持自己保守的、惯有的教学模式,这种“示范”作用直接影响到年轻教师对待教研活动的心态。往往多数很有教学经验的年长教师和年轻教师会采用观望的态度,对教学案例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无疑造成最直接的负面冲击。
2、教学反思与行动表面化。教学案例研究中的反思与评价大多局限于对个人教姿教态、幼儿表面行为等一些活动细节的反思与评价。在反思过程中,有的上课教师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而采用保守、封闭的态度,坚守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表面化的反思评价与教学行动毫无意义,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达不到实质性的效果,更谈不上对教师成长和教学行为的促进和发展。
三、建议与设想
1、有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对国民优良素质的形成和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政府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对幼儿阶段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教师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
2、重视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幼儿园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把积极进取的优秀教师送出去培训、进修,学习先进的教学案例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发挥园中骨干教师的最大优势,以此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
3、营造开放的教研氛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学案例研究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使教师工作中的思想和问题得以清晰地描述。教师应该成为开放的主体,愿意敞开自我、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勇于创新、乐于分享,成为积极与外部合作的、善于学习和吸纳来自外部经验的主体,不断从团队中汲取营养,一步步获得成功。
4、及时进行“行为跟进”。“行为跟进”是在教学案例研究过程中将具有改进空间的典型课例进行再设计、完善、实践、创新、思行结合的教研活动,通过总结提升,使之成为能举一反三的核心案例,以此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加深对案例深层理念的领悟和对自身教育行为的改进。只有不断地进行行为跟进,在行动中获取处理复杂的,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得以迅速提高。
5、深入反思与集体反思。真正的反思与评价不能停留在对个人表面化的评价上,应切实地把理论联系到实际中,针对教师在实践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困惑,对隐藏在这些做法背后的理念进行反思与评价,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与策略,以便教师自省感悟、提炼、调整并进行再次尝试。